拖延症就是懒惰?别再误解了,克服拖延提高效率你得这样做!
豆瓣评分8.0的一部动画片,叫做《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 ,这部影片用四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拖延症的几种表现,网友看完大呼:“膝盖好疼,全部中招。”在影片结尾,字幕显示:“拖延症是列清单,是无法决定用什么方法去做一件事,是将事情复杂化。拖延症是害怕完成一件事,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结束一件事,是不知道如何完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拖延症几乎成了当代人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别说普通人被拖延症困扰,就连前首富比尔盖茨,也曾经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2005年,盖茨在林肯商学院参与了一个问答环节,盖茨坦言,他在哈佛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就经常在考试前两天突击学习,甚至在他进入商界之后,拖延的坏毛病也没有褪去。盖茨说,“当我进入商界的时候,拖延实在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摆脱了这个恶习。”
有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不仅会影响做事效率,还会导致自我否定、负罪感,少数人甚至还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想要摆脱拖延症的困扰,我们就要首先认清造成拖延症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有关拖延症心理根源的几个误区:职场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哪有什么选择口恐惧症,还不是因为穷;哪有什么拖延症,还不是因为懒。”我们总是将拖延症与懒惰划等号,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对。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关于拖延症心理根源的几个误区,我们今天就来各个击破,重新认识拖延症。
误区一:拖延症就是懒惰
凯文·克鲁斯在他的著作《高效15原则》中,这样定义拖延症,他说:“拖延症是指把那些重要但是无趣的任务推迟,去做相对来说更简单、更让人预约的任务。”凯文·克鲁斯认为,拖延症并非懒惰,还有很大的几率,是那些更加勤劳的人反而会更加拖延。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他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一家能源公司付给他54425美元的酬劳,让他在三天里发表三次演讲。面对较高的回报,克鲁斯非但没有投入到演讲的准备中,反而选择了写书,因为他觉得,相对于花半天时间研究学术论文、制作PPT,写书反而更加轻松,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自己认为更加轻松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克鲁斯的拖延可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两个任务重选择了更加轻松的那一个,这就和懒惰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而职场上的拖延症也不是懒惰,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些忙碌的人,总是有打印不完的材料、整理不完的文件、回不完的通讯消息,他们总是忙到没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也就把艰难且重要的工作一拖再拖。
误区二:拖延症就是不喜欢要做的事
通常,我们会认为我们之所以有拖延症,是因为我们不想做某事,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马云曾说过,他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因为经营阿里巴巴让他变得异常忙碌,没有时间休息。他说如果有来生,他会找个安静的地方,过平静的生活。可惜,只要马云的商业帝国存在一天,他的愿望就难以实现,久而久之,愿望成了他的拖延症,他被绑缚在自己的商业帝国中不得动弹。
可是,你能认为马云不喜欢他的阿里巴巴,不喜欢他成就斐然的事业么?显然不是!事实上,拖延症对于马云来说,实际上是在保护他的幻想。
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你想把一个项目做好,但迟迟不愿开始行动,因为,这样就能维持一种幻想“如果我足够努力的话,又有什么事情是我做不到的呢?”而这个幻想能让你保持着高度的自信和自尊,并对未来满怀憧憬。
因此,可以这样说,拖延症并不是你不想做某事,而是太想做某事,但又担心做不好这件事会对自己的自信心产生打击,所以不去做,就保护了自信,维持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热情。
误区三:拖延症是时间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病急乱投医,说的是人们在遇到着急的问题时,往往容易偏离轨道,找不到问题的根源。而认为拖延症是时间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很显然就是一种病急乱投医。
通过时间管理,我们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更重要的事情,却不能让我们立马着手做更重要的事情,在《拖延心理学》这本书里面,作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造成拖延的心理问题,在于有难度的工作会让我们感到压力山大,而我们的大脑天然排斥带给我们认知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事物。加上人是最趋利避害的动物,所有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的事物,都会被我们直接拒绝,最终,有难度的事情就会被我们一拖再拖。
拖延症的三大克星在了解了拖延症心理根源的三大误区后,我们知道,拖延症就是一个心理问题,想要克服拖延症,一定要从心理层面解决。
1、在当下保持自律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时间不一致”现象,就是我们总是以为我们将来需要什么,就在当下提前做好准备,可实际上,将来的我们根本不会做现在的我们以为会做的事。
这个现象说起来有点难以理解,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计划下周开始减肥,这周,我们购买了家庭健身器材,打算下周开始好好锻炼,可是直到下周过完,我们一天也没有锻炼。我们总是低估在当下保持自律的难度,以致于未来的自己成了最好的自己的敌人。
所以,想要摆脱拖延症,就要在当下保持自律。这一点,著名画家齐白石做得就很好。齐白石每天都要作画五幅,在在90岁生日当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为他祝寿,导致他当天很劳累,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做五幅画的目标,在家人劝阻下,齐白石当天没有画完5幅画,可第二天清晨,齐白石早早起床,补完了前一天欠下的五幅画的任务。
2、提前衡量利弊
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清楚做完这件事有什么好处,做不完这件事有什么坏处。
有研究者对平时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评估他们在一次考试之后的表现,结果发现,那些提前准备复习,并且对好成绩有着更强烈渴望的学生,考试的分数更高;而那些总是拖延复习,认为考得好与不好都无所谓的学生,最后成绩都较低。
所以,在下一次,如果你想要拖延工作,就想想这样会离升职加薪更遥远;想要拖延复习,就想想你可能会挂科留级;想要拖延健身,就想想你继续增大的啤酒肚。如果想象的动力不足以激励你的行动,那就是想象得还不够。
3、找一个可靠的同伴
行为心理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如果只是打破对自己的承诺,内疚感并不会很强烈,但如果打破了对他人的承诺,内疚感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如果你真的拖延成性,不妨找一个可以监督你的人,他对你的监督就意味着你的行为是对于他的一个承诺,而在你心中,打破对他人的承诺比打破对自己的承诺,要难得多。
健身教练为什么那么贵,就是因为他既出售了自己的健身知识,又对你形成了督促与管理。而后者的价值,其实比前者更重要。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拖延也不会让事情变得容易,相反还会变得更难。打败拖延,走出对拖延症的误解,学会对抗拖延的三种方法,职场开挂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