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抑郁症 | 余生还长呢,我们一起慢慢走
有时候,我们说,别人的痛苦和绝望,就像路边的水坑,你看见了,所以你绕过了。可你没有跳下去就不会知道它有多深。你就在旁边做一个看客就好,但不要笑出声,那样坏过头了。
如果碰巧,你是抑郁症患者,那么我想对你说:余生还长呢,我们一起慢慢走。
张国荣(歌手、演员、音乐人)
1956年9月12日生于香港,影视歌多栖发展的代表之一。1977年正式出道。1983年以《风继续吹》成名。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14年过去,张国荣的音容笑貌犹在人间,就如同他的那些歌词,“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2003年4月1日亚洲演艺界巨星张国荣在香港逝世,终年46岁。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撼整个华人社会。张国荣其死亡真相是抑郁症病发:“抑郁症有多种,张国荣患上的叫做(生理性抑郁症)。在患病一年的时间里,他一边继续作曲写歌录唱片、出席慈善活动,一边忍受着”发作起来时痛得好像要把他的肉都撕开了一样"的病情。2003年4月1日,他的病情失控,自杀获救。此后的他,或许已经预知黑暗随时降临。他走的那晚,无数人缅怀着与他一起走过的青春年华。几天内,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甚至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都史无前例地报道了这位香港艺人去世的消息。
抑郁?
以下是抑郁症的几种类型:
抑郁症是全球一种常见病,估计共有3.5亿名患者。抑郁症不同于通常的情绪波动和对日常生活中挑战产生的短暂情绪反应。尤其是,长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疾患。患者可能会受极大影响,在工作中以及在学校和家中表现不佳。最严重时,抑郁症可引致自杀。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估计高达100万人。
1
心因性抑郁
心因性抑郁又称为反应性抑郁。外界的刺激比较明显、多样。如生活中发生不幸事件,经常痛定思痛,愤愤不平;失业或其他情况,收入减少,长捉襟见肘;健康恶化;慢性病久治不愈;子女结婚后分居,顿觉寂寞;家庭内纠纷,心中郁结难解;丧偶孤独等等。开始时表现为一般焦虑,情绪沮丧,并伴有前述抑郁症状中的各种症状,甚至企图自杀。若精神创伤逐渐淡漠,病情可渐渐减轻。以后再遇精神创伤,症状会复发。
2
内因性抑郁
没有明显的精神创伤诱因,一般抑郁症状明显,持续时间长。伴有躁狂,但表现较短暂,仅数天,甚至不到一天。亲友可见有气无力、行动迟缓、情绪忧郁,或长期失眠却卧床不起。这类人也想自杀,自杀常发生在天明之前。在决心自杀前,常显得特别高兴,亲友应特别注意。
3
疑病型抑郁
开始时身体的某些部位会有症状出现,因治疗无效,慢慢出现疑病、抑郁情绪。随后病人甚至怀疑自己的所有器官都有疾病,抑郁症状也会更加明显。也会有自杀倾向。
4
隐匿型抑郁
此类型主要表现为失眠,并伴有身体各部位的不适。病人为各种身体不适而焦虑,但却不表现出来,也有自杀念头,且不易防范。
5
假性痴呆型抑郁
对周围事物无兴趣,对日期、地点、亲友姓名等一问三不知;情绪低落、反应迟钝,造成痴呆形象。若抑郁症状经治疗而消失,痴呆现象也不再出现。
6
焦虑性抑郁
此类人的精神创伤诱因可有可无,表现为容易激怒、焦虑不安,且夜间失眠,半夜起床常喃喃自语,惶惶不可终日。
Care
抑郁
YIYU
帮助
BANGZHU
抑郁症的产生原因分析
专家认为,导致抑郁症发生的病因一般以明显的精神创伤为诱因。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事业上的挫折、不受重用、人际关系不和等。抑郁症也与人的性格有密切联系。此类人的性格特征一般为内向、孤僻、多愁善感和依赖性强等。具体来说,可能导致患上抑郁症的原因包括以下七个方向:
1. 精神创伤
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可能诱发抑郁症,如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的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2. 先天性遗传
抑郁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中一人患有抑郁症,子女患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抑郁症病人,子女患病率高达50%-75%。
3. 个性特征
具有内向、孤僻、多愁善感、依赖性强、自卑、自责、悲观等个性特征的人,较易患上抑郁症。
4. 药物作用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可能会造成抑郁症。
5. 疾病诱发
患有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癌症与阿兹海默症等慢性疾病的人,得抑郁症的几率较高。轻微的甲状腺机能亢进,也会使人患上抑郁症。另外,通过抑郁症可以预知某些严重疾病,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6. 不良生活习惯
人们过去曾以为抽烟、酗酒与滥用药物等不良习惯是患抑郁症的原因,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不良生活习惯恰恰是抑郁症及焦虑症的诱因。
7. 饮食不当
如饮食中缺乏叶酸与维生素B12,可能引发抑郁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6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发起一项为期一年的活动:一起来聊抑郁症。活动的总目标是在所有国家促使更多的抑郁症人们寻求并获得帮助。虽然对抑郁症已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人们(在一些国家中仅有不到10%患者)接受有效治疗。影响有效治疗的因素有:缺乏资源,缺乏训练有素的卫生保健人员,以及社会对精神疾患的歧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