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伴快速循环治疗康复的经典案例

文 / 精神心理何日辉
2019-03-18 14:22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治疗难度很高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案例。

患者小峰来自陕西,是985院校在读大学生,但因病情严重,被校方要求休学。

小峰曾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和焦虑,服用文拉法辛等药物,但效果不佳。

后转到中山三院精神心理科,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药物经过调整后,改用碳酸锂等药物,虽然病情有所缓解,但与家人的期待甚远,复学遥遥无期。

他母亲一心为了孩子康复,不断学习心理学,甚至上过艾瑞克森自然催眠法的课程。小峰来找我们治疗的时候,小峰已经休学3个月了,一家人焦虑不已。

小峰母亲参加艾瑞克森自然催眠法课程时,其拍摄的照片

(关于艾瑞克森自然催眠法,我曾撰文介绍,其与我们使用的深度催眠技术有很大不同,回看文章可点击:对催眠的权威解读,会颠覆绝大部分人的相关认知)

他有频繁的严重抑郁发作,有自虐行为,频繁自杀念头,而且情绪波动极大,经常在消沉、低落和愤怒、暴躁之间切换,周期最快1天,最长也不过5、6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小峰的这种症状,一般精神科医生可能会得出“双相情感障碍伴快速循环”的诊断。主流精神科意见认为,这比单纯的双相Ⅰ型、Ⅱ型更难治疗。

不过,我并不认可这个诊断,我认为我们提出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更符合小峰的病情,按照现行的诊疗标准可以考虑诊断为“抑郁障碍继发严重偏执型人格改变”。

而且,我们从叠加性心理创伤的角度切入,在药物辅助治疗的前提下,利用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技术(TPTIH)精准地找到了小峰临床症状背后的相应心理创伤,并予以修复,他的症状快速缓解。

小峰共接受了24个小时深度心理干预,目前已顺利返校读书。

01、“过山车”般的情绪

最令小峰痛苦的,是他那难以自控、如“过山车”般的情绪波动,在旁人看来的一些“小事”都会对他造成刺激。

比如,他告诉我们,坐地铁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乘客不守秩序,插队、推搡,“我脑子里会立刻浮现把那个人摁在地上,一顿臭揍的画面”。但在现实中,他又不敢出面阻止,心里就非常窝火。

再比如,小峰跟同学讨论问题,如果对方的措辞比较直接,或是说了脏话,他也会因此愤怒好几天。

可想而知,这样普通的小事都能让小峰大动肝火,那他一天之内该要经历多少次剧烈的情绪波动啊。

而且,他的负性情绪从不向别人发泄,而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摔东西,怒吼,找一个别人看不见的身体部位狠狠地掐自己,甚至自残;情绪发泄完之后又陷入深深地自我否定中,情绪又变得低沉,甚至陷入严重抑郁发作。

这个问题让小峰非常痛苦,经常陷入极端情绪中走不出来,导致严重失眠,被折磨得筋疲力尽。来面诊时,他头发凌乱,眼圈发黑,形如枯槁,整个人毫无神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小峰还有另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自我要求太高了。

小峰向我们举了个例子。大一时他加入了拉丁舞社团,有时代表社团参加竞赛活动。在大学之前他并没有舞蹈基础,自然只是业余水平级别,但小峰却总认为自己应该跳出国际大师般的水平。

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花整整一晚来练习,希望取得十分出色的成绩,但结果总是不如意,引发情绪波动。在学习的其它方面,他也对自己十分严苛,不允许自己表现得比别人差,总是设立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却又无法完成,导致自己的情绪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小峰还有一些行为、观念问题。比如做事缺乏持续的动力,总是要靠物质奖励自己才能完成;有严重拖延症,不愿意面对问题;在社交方面不懂得如何与人和平相处;不懂得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等等。

此外,小峰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很大的心理障碍,但从面诊到治疗中期他都不愿透露,导致后来病情有一定反复。关于这一点,我会后文中解开谜底。

02、精准定位并修复叠加性心理创伤

我们对精神心理障碍的病因已经理解得比较深入,绝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背后都是叠加性心理创伤,通过精准定位相应的创伤并快速修复,可令症状快速缓解甚至消失。

所以,我们决定在维持小峰原有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先由Lucy利用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TPTIH)寻找其症状背后的创伤,并一一修复。

Lucy先处理的是“过分严苛地要求自己”这个问题,在深度催眠下找到了两个主要的心理创伤。

第一个是在小峰初三的时候。当时的中考需要考核体育项目——跳绳,体育老师组织模拟测试,能在1分钟内跳120个便满分。

当时,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拿到了满分,只有包括小峰在内的3名同学没有满分。其中,一名体型较胖的同学才跳了30余个,而小峰跳了100余个。体育老师并没有责罚他们,而是每次上课就安排小峰与那位胖同学进行额外的练习。

老师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小峰却感到十分耻辱,认为自己只是跳少了10余下,怎么可以和只跳了30下的胖子划到一类,“他原谅我的态度,就像原谅胖子一样,这太羞辱了!我明明比他强得多!”

他觉得必须要争一口气,决不能比别人差,否则就会被人瞧不起。从那以后,他便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个创伤则与高中的恋情有关。小峰的女友比他低一届,在读高中的时候,他们就约定了要考上同一所大学。

后来,小峰考取了华中的名校,结果第二年,他的女友却改变了主意,报考了北京的高校。小峰非常在乎女友,一想到异地恋就难过,备受打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能够与他的女友团聚,他筹谋着要考上北京院校的研究生。但是他当时已经出现严重心境障碍,学习状态不佳,根本没有精力备研;他便越发对自己严厉,逼迫自己学习,结果恶性循环。

他还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很多高中同学都考了北京的大学,我明明也有机会啊,当时为什么就不考呢?现在这所大学一点都不好!”总之,小峰陷入了严重负面的单向思维之中。

Lucy为小峰修复了这个心理创伤后,他立马就没那么纠结了。Lucy还趁机引导他理性地看待问题,他现在才大二,等状态调整好了,再积极备研也不迟。就算考研不成功,毕业了到北京找工作,也不是难事。

接着,Lucy针对他易受外界刺激,情绪波动剧烈的症状进行了创伤修复。这是精神科医生考虑他为双相情感障碍伴快速循环的关键原因,也是康复的关键。Lucy在深度催眠下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与他幼年时的两个经历有关。

小峰3、4岁的时候,父亲曾给他经常观看哪吒的动漫片,只要哪里有妖魔鬼怪作乱,哪吒就会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把妖怪打得落花流水。在小峰的潜意识里,他的内心就住着一个小哪吒,认为自己也应该行侠仗义,警恶惩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个对应的心理创伤则发生在小学一年级。一天放学后,他和几个同学在学校的乒乓球室里打球,结果来了一群高年级的学生,凶巴巴地把他们轰走了,还抢走了他们的书包。

小峰他们非常生气,据理力争,想把书包要回来,结果还被揍了一顿。他们只能去告诉老师,老师赶来,对着那帮高年级同学一顿臭骂。

最后,书包要回来了,小峰却哭了。在深度催眠下,小峰说当时的自己既害怕又难过,觉得那几个高年级的师兄很可怕,不但满嘴脏话,还打人;老师也很可怕,训斥师兄们的时候也骂得非常难听,“小杂种”“畜生”等粗鄙的语言让他觉得非常刺耳。

小峰的父母素质较高,在家庭教育中很注意礼仪礼节,所以他对脏话和暴力鲜有接触,也非常排斥。因此,这件事对小峰的内心造成了很大冲击。

“我不能成为像师兄和老师那样的人,也一定要阻止身边的人,只要他们说话不干净,不守规矩,就一定要去阻止!”内心的小哪吒让小峰立下了雄心壮志。

可是长大以后,因为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他的性格变得内向、懦弱,虽然看到了别人的不良行为、语言,愤怒无比,自己渴望去阻止但又不敢,结果内心发生极大冲突,事后就严重自我否定,日积月累导致情绪障碍。

这些对应的创伤处理完毕后,再给予积极地引导,小峰能够理性面对这些他人不文明地行为了,情绪不再出现波动。

至于小峰做事缺乏内心动力,总是要靠自我奖励才能完成的问题,Lucy也找到了对应的创伤。

小峰弹钢琴弹得很好。7岁时,他在家练一首练习曲,却怎么都练不好,心烦意乱。他的母亲不但没有鼓励、安慰,还要求“今天晚上弹不好就别想休息”,说完就和他父亲到卧室看电视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峰一个人在客厅持续练习,直到把指甲都弹出血了,终于把练习曲弹好了,满心期待能得到父母的夸奖和肯定。没想到,母亲只在卧室里喊了一句“可以了,去睡觉吧”,连门都没开,就把他打发了。

小峰默默地处理了自己出血的手指,心里既委屈又很生气:我弹不好的时候就骂我,我弹好了也不奖励我,我手指头破了也没人关心!不行,我要自己奖励自己!

从此,他就开始学会自我奖励,而通常的方式就是给自己买点好吃的。后来,他还通过玩网络游戏来奖励自己,经常一玩就停不下来,黑白颠倒,导致父母一度怀疑他有网络游戏成瘾。

另外一个与自我奖励相关的创伤,与电视剧《士兵突击》有关。小峰非常崇拜“许三多”,电视剧有一个情节,许三多跑了33圈,战友们对他刮目相看,还给他送了锦旗。这加深了小峰的错误认知,认为只要成功了,就应该获得奖励。而如果别人不给奖励,那就自己奖励自己。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创伤事件得以处理后,又给予其认知治疗,让他学会精神上的自我肯定,沉迷网络游戏的行为也大大改善了。

我们还发现,小峰频繁的自杀念头除了与自我要求过高有关以外,还受到了电子游戏的影响。

小峰喜欢玩战争类游戏,被打败的角色会自动自杀,“保全自己的尊严”。在一些日本武士道的游戏里,还会有模拟武士切腹自杀的血腥场面。

受到这些游戏的影响,小峰也有一种不自觉的观念:成王败寇,一旦失败了,就得自杀。所以,在病情严重,他在学习、恋情上处处碰壁,内心绝望的时候,他时常产生自杀的念头。

小峰的心理创伤较多,大多都已被他本人遗忘,针对特定症状进行深度催眠时才逐渐浮现,在这里就不不一一列举。Lucy前后对他进行了5次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以上的突出症状大大减少,甚至消失,其中一次催眠治疗还解决了他的严重失眠问题,他本人和家人都十分惊喜。

03、迟迟不愿说出的“秘密”

处理上述问题后,小峰的情绪趋于稳定,我们都为他高兴。可没过多久,有一天来治疗的时候他的情绪又不好了,整个人无精打采,愁眉苦脸。

我和Lucy十分重视,细细询问,但他一直扭扭捏捏、拐弯抹角,就是不肯说重点。后来,实在隐瞒不了才和盘托出。

原来,小峰有严重的手淫成瘾,一天可达7、8次。对这个问题他一直隐瞒,连父母都不知道。他自己也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其它心理创伤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会逐渐消失,但实际上仍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是在2年前,我会考虑利用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为小峰进行成瘾康复治疗,改变他对手淫的病理性条件反射。

虽然这种方案远比认知行为治疗高效,但与我们现在的创伤修复技术相比,耗时仍然较长,需要多次治疗;而且手淫成瘾较为特殊,毕竟青少年适当的手淫行为是完全正常的,单纯使用CRRDH技术难以建立适度的手淫行为而不成瘾。

现在,我们对成瘾的本质理解更加深入了,我们发现其背后往往也有特定的心理创伤;进行针对性的创伤修复后,成瘾行为很可能明显减退,而且速度快,效果稳定,必要时再结合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重建新的积极条件反射,康复速度更快,效果更稳定。

于是,Lucy再次利用深度催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TPTIH),试着寻找小峰手淫成瘾的心理创伤。结果发现,在小峰4岁的时候,其幼儿园的厕所是男女共用的,他不小心看到了一名女同学的性器官,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

6、7岁时,班里有同学在看黄色图片,小峰也好奇地跟着看了一下,结果被班主任发现了,罚他写了3000多字的反思。12岁,他开始观看黄色视频,还打过色情游戏,甚至偷偷玩弄妈妈的内衣,有一定的恋物行为……

总之,在他成长中有一系列的不良性刺激,到了17岁时,他已经养成了只要一焦虑,就通过手淫来发泄的不良习惯。

这次深度催眠治疗做了将近4个小时,小峰的手淫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后来,我本来想通过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强化积极的条件反射,小峰反馈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强化,这让我非常惊讶。

后来,Lucy还处理了他学习障碍相关的创伤,效果立竿见影,他第二天反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持续2个多小时,这也让我感到很惊讶。

04、案例带来的反思

在治疗后期,小峰明显变得阳光、乐观多了,没有自杀倾向了,心态更平和了,学习状态也逐步恢复正常,而药物也在我的指导下不断减量。

除了Lucy的创伤修复治疗外,我也穿插着为他做认知治疗。他的专业是金融学,但一开始他对此不认同,觉得没有希望。但他很聪明,随着深入学习,学以致用,发现自己对一些金融区势的判断比较准确,产生了兴趣和成就感。我便跟他分享了我对国内经济、金融方面的看法和积累,引导他规划以后的人生道路。

后来,小峰和家人都认为主要问题都得到了根本性地改善,便提前结束了治疗。目前,小峰通过了中山三院精神心理科的评估,已经顺利返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我们认为小峰还有一些隐患没有得到处理,后续仍需注意观察。其中,他与女友虽然感情深厚,但女友是抑郁症患者,经常向小峰哭诉、抱怨,我担心他是否有能力完全接纳女友的负性情绪,担心会引起他的病情波动。

另外,他提及有一名留级两年的舍友,很可能有一定心理问题,行为懒散低沉,在宿舍养了一只仓鼠,却从不去照顾。仓鼠窝发出的臭味让小峰很难受,他长期忍受,但敢怒不敢言,他只好默默替舍友清理仓鼠窝。

后来因为忙于练舞和比赛,他回到宿舍时闻到一股恶臭,才发现仓鼠已经死亡好几天,尸体都开始腐烂了。他忍无可忍,对舍友发了一通脾气,但舍友仍无动于衷,他只好自己去收拾干净。

这件事他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创伤。但我提出为他处理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可以面对了。可我不免仍有担心。

在此,想借小峰这个案例告诉大家两个要点。

第一,既然选择了就医,就应充分地将相关症状、问题详细的告知医生,切勿因觉得难为情而刻意隐瞒、甚至撒谎,耽误病情。

如果小峰能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他的手淫成瘾问题,便能尽量避免中途的病情波动,我们也能更全面地、细致地制定治疗计划。

所以,对于计划在我们机构接受治疗的患者,我严肃、认真地要求,绝不能对病情、病史有所隐瞒,避免导致疗效不佳等不良后果。

第二,就算是被传统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伴快速循环,就算业界认为这种情况难以治疗,患者和家属也不必过分悲观。

就如小峰这样,我们清楚了小峰情绪转变的具体心理过程,再利用深度心理技术精准地找到了相应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进行修复,再施以适当的引导、巩固,小峰如今便康复得很好。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对于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不能光看症状、表面,而要找准其背后的心理规律和根本问题,才能“四两拨千斤”,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公号:晴日心身医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