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力量,来自别人的肩膀——炒股圣经《金融心理学》读后感

文 / 智汇策略
2018-01-04 16:37

有些力量,来自别人的肩膀——炒股圣经《金融心理学》读后感

我这个人有个不知道算不算坏的毛病,那就是喜欢买书,但并不怎么看书,好多书籍买回来,能在书架上沉睡好久,我才临幸它们一次,昨天晚上闲来无事突然看到了多年前周为群老师翻译的一本书《金融心理学》,于是再次翻起,连续熬夜将其看完,不知道为什么,读这些投资类的好书,每一次看起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好比礼佛摩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一样。金融学和经济学领域一直承受这巨大的非议。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能力其实极其有限,该领域一向不乏精英,但目前世界上经济不混乱的国家还真的数不出几个,发展到现在,金融逐渐与其他学科相交叉,同时也大大充实了自身的发展。

有些力量,来自别人的肩膀——炒股圣经《金融心理学》读后感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看投资和金融,情况则会出现新的变化。许多经济学理论都是建立在“人是理性人”这一点去考虑的,然而人不一定都理性,甚至可以说,在很多事情上,大多数人都是不理性的。并不是因为人不够聪明,而是当人被放置在一个群体环境中时人和人之间会发生作用。群体和社会在人的决策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这样一来,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可能就站不住脚,或者说,不够完善。因此说,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金融、数学和法律研究的缺陷,并为之带来一些新的思路。价格才是自变量,需求是因变量。价格先行,面对涨跌各种乐观或者悲观的舆论声音随之产生,进而去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进而对需求造成影响,同时也直接地刺激着产量。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验证”过程。

有些力量,来自别人的肩膀——炒股圣经《金融心理学》读后感

比如其中一章提到的市场是“混沌”的,其实数学理论中也有“混沌”一词,比如著名的蝴蝶效应就是混沌的典例。经济中不仅存在导致稳定的负反馈,还存在更多破坏稳定的正反馈。当结果对某几个参数有依赖时,即使给出了范围非常精确的初始值预测,到最后可能性的分支数目可能相当巨大,并且拥有相当大的极差。如同一柱烟雾飘散在空气中,其走向越来越不可预测。因此说不可预测性可能就是宏观经济系统自身固有的内在属性,进行长期投资是不可能的。一直以来我觉得长期投资都是可行的,如果对一个公司怀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它在远期可以给自己优厚的回报,那就可以去长期持有它的证券。其实这并不一定是有远见,而只是去赌博。因为事实上混沌曲线在远期已经扩散出相当巨大的尾束,昭示着“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所赌的只不过是其中某几种利好的可能性。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有短期预测。

有些力量,来自别人的肩膀——炒股圣经《金融心理学》读后感

这又让我想到之前看到过一个心理现象名叫“历史终止错觉”。人们总是觉得历史已经终止,自己和环境都将按照现有趋势发展,不会发生巨大变化。而事实上,变化永远比人们自己想象的要大,要多。可能也是因此我们才决定长期投资可行,因为我们相信事情都会沿着当下的趋势发展。最后一项基本原理介绍了价格变化本身导致人们买进和卖出,这与之前讲的价格先行相一致。市场有时完全沉浸在一种希望,贪婪和恐惧的非理性感情中。心理学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那样做的原因,但无法回答为什么人们同时行动这个问题。所以需要分析复杂运动的数学家的帮忙。这种行为被数学家称之为“混沌”。

我很喜欢看这本书,也建议大家去书店把这本书收入囊中,财富的目的一定包含整个过程——取得与消费。在取得的时候,你不能眼睛只盯着那张纸,你还要知道你为此付出的成本;然后你又不能仅仅葛朗台似的守住那些纸,你要学会让你得到的财富变得更有意义,这何尝不是投资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