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须警惕误诊
■廖木兴/图
也有抑郁表现,还有躁狂情绪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专家指出,随着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其中,双相情感障碍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新快报记者 梁 瑜 通讯员 张灿城
A
双相情感障碍好发年龄在15-19岁
“都表现为抑郁,但这未必是单纯的抑郁,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相。”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潘集阳教授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双相情感障碍是以躁狂或抑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类疾病。一般来讲,患者两种状态时常反复地交替出现,可能某一段时间抑郁主导,下一段时间躁狂主导,接下来又是抑郁。他指出,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3%-6.5%。双相情感障碍通常成年早期开始,多在35岁以前发病,好发年龄在15-19岁之间。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25%-50%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死亡。这一数字在欧美国家还要更高。据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率较普通人群高10倍。
B
这种疾病误诊率极高
然而,这种疾病误诊率相当高,部分病人一开始表现躁狂,家人难觉异常,患者本身自我感觉良好更无看病的意识,一直到陷入长时间的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后,身边人这才发现情况不对。而此时患者就医时,就容易诊断为抑郁症。据统计,我国大约有20.8%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初诊被当作抑郁症患者来进行治疗,而美国约为6.9%。
“它和抑郁症虽然都属于心境障碍,但在治疗原则上显著不同,若把双相情感障碍当单相抑郁来治疗,结果会越治越糟。”他称,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高于抑郁症,如果按照抑郁症治疗,一是对抗抑郁药物有抵抗而让人感到难治;二是解除抑郁后,会导致转向躁狂,发病频率明显加快,治疗难度加大,患者自杀风险更高。
C
很多双相病人都曾被误诊为抑郁
古小姐,今年20岁,处于复读第二年,未来想当一个演员。她妈妈一直劝她根据专长选择科目,但其坚持自己一定要读电影专业,并且有机会想去好莱坞拍大片。令母亲纳闷的是,孩子一直个性内向,高中时曾诊断为抑郁症,那时与学校同学处不来,也对学校课业毫无兴趣。近两年坚持服抗抑郁药,最近擅自停药,没想到一停药,就变得活泼开朗、信心特足,起初觉得这样挺好的,但没想到她的目标越来越大,似乎有点夸张过头了。
潘集阳解析,患者的经历表明,她近期停药后出现了躁狂表现,应该修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很多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情况都与古小姐相似,一开始只有抑郁的表现,后来出现躁狂的症状,因此需注意抑郁障碍与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这对临床上的用药方案非常重要。
D
提防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轻躁狂表现
潘集阳认为,在因抑郁症就诊时,医患都要特别关注患者有无躁狂、轻躁狂症状或病史。一般来说,双相情感障碍需要注意治疗和预防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而抑郁症的治疗可以只专注于抑郁症状和预防抑郁症。
陈先生,今年28岁,常常在凌晨三四时发微信给同事,微信内容常常牛头不对马嘴,频繁提到其公司有望跻身世界十强企业,明天便可超越李嘉诚。而且,他晚上几乎不睡觉,白天工作精力旺盛,经常吹嘘即将成为富豪,扬言要买飞机带全家去玩。即使医生询问,他仍对其想法深信不疑,并且容易情绪激动和发脾气。患者姐姐还补充说,患者先前还闷闷不乐,常常觉得自己很没用,有自杀冲动,且怀疑有自残现象,最近又亢奋得有点异常。
潘集阳表示,陈先生目前处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阶段,表现典型,包括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患者显然工作上成功也无法明日就超越李嘉诚)、睡眠需要减少(半夜三四时发微信,白天工作感到精力充沛)、言语增多(在微信上不断发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思维奔逸或主观体验到的思维速度增快、注意力难集中、主观体验到或被观察到的随境转移、目的性活动增多(患者表现工作上无比的精神,然而做事却马虎)或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无目的无意义的活动)、无节制地取乐而不计后果(如无节制地狂购乱买、轻率的性行为或愚蠢的商业投资)。
他介绍,双相情感障碍就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疾病,药物治疗还是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治疗方法(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同时间家属也需要理解体谅,督促患者服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