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觉得自己缺乏自控力怎么办?
本文内容及观点来自网络,由“享读者”编辑整理,欢迎转发
工作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
减肥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吃个披萨,
学霸也可能虚度整个暑假,
“没有自控力”成为了我们每天懊恼的原因,
据说十个人里有九个半觉得自己有“拖延症”……
所以,我们真的没救了?
要点导读
自控力的假相与真相
提升自控的3个方法
你需要的,其实不是自控力
“拖延症”可能有利于创新
自控力的假相与真相
原标题:自控力极差的人,还有救吗?
来源:知乎@自嗨的多罗
作者:多罗
自控力的两个真相:
一、保证我们高效运转的其实是习惯,而不是自控力。
想想在高考之前的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我们被动的养成了很多习惯——每天规律的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所以高中的那些学习,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自控力。而当你进了大学,课程安排变得自由了,你丧失了那些被动习惯,开始自己规划学习和生活时,才是需要自控力的时候。
二、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
很多人不知道,自控力和肌肉力量一样是有限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每拒绝一次诱惑,你的自制力就消耗一分,如果面临的诱惑太多,总会有一个时刻,我们会累到无力抵抗,任由暴饮暴食、刷爆淘宝、熬夜看剧这些行为支配我们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不同人天生力气不一样,自制力强弱也不一样,自制力超群或是弱到掉渣的,在人群中都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那个状态——不好也不坏。
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自制力,去构建这样一套体系,才是我最想说的东西。
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四个部分:
一、触机:即触发习惯的原因。
你早上刷牙的触机是起床这个动作;去吃午饭是因为时间到了(额,好吧,还有肚子饿了);有人习惯睡前刷微博,那么触机可能是你躺下来盖上被子。触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决定习惯好坏的,是它引发的惯性行为。
二、惯性行为:之所以叫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
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制力,就用于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在更正坏习惯时,你需要格外留意引发它的触机,同时关注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步是最消耗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可能要与旧习惯反复拉锯。
三、奖励:这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被人们忽略。
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因为它们的奖励往往即时而明显:打游戏、刷网页、吃零食这些哪个不是这样?好习惯难以形成,也恰恰因为短期的奖励不够明显。
诸如学习、健身这种事本身是有点反人性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快速建立正向奖励机制呢?我想提供一种思维:积极的、开放性的、成长性的思维。即多去看看那些享受学习、享受健身的人是怎么做到这些事情的,尝试去学习他们的方法,把目光放在积极面上,而不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觉得自己做不好。
四、信念: 这是支撑你建立习惯的内在动力。
信念能让你在养成好的习惯时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同时,你的信念越强烈,就越能忍受改变过程中的痛苦与反复。
提升自控的3个方法
原标题:完成不了目标?你需要增强隐形自控力!
来源:时间管理
作者:易效能
第一,调节呼吸,提升注意力。
当诱惑来临,做深呼吸,或者冥想。
当深呼吸和冥想时,我们的大脑吸入更多的空气,消耗更少的能量,有助于让大脑放松,提升我们的注意力,就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时,大脑“克服冲动、深谋远虑 ”的自我会逐渐占据上风。
第二,规律“充电 ”,增加个人自控力 。
人体就像一个蓄电池,自控力就是里面的电量,我们一直使用自控力去处理难事,就是在一直放电,放到低电量的状态,你就会非常疲倦。那么怎么充电?充电的方式有:吃饭、睡觉、运动等。那什么是放电?放电的方式有:工作、沟通、决策等。
我们仅仅是做到“吃饭、睡觉、运动 ”还不够,还需要规律地进行。规律地进行是一种前提,保证身体有持续稳定的能量输入。身体获得了持续稳定的输入,大脑才会有持续稳定的输出。就像你三天不睡觉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也很难谈好一个方案一样。
第三,善用“社会认同 ”,增强隐形自控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中存在“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就是群体里其他人都在做某件事时,我们容易认为这件事是应该做的聪明事。在“社会认同 ”下,自控力就像情绪一样,会传染, 即“无意识模仿的倾向”。
去图书馆阅读,去健身房运动都是一个原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学习要有氛围 ”。“社会认同 ”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如果能善用“社会认同”,无形中就比别人增强了自控力的阈值!所以,为自己找一个良好的“意志力环境”很重要。
提升自控力只是途径,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什么才能让你感到真正的快乐。
你需要的,其实不是自控力
原标题:你的自控力怎么样?
来源:憩栈
作者:思洁大太阳
你需要的,其实不是自控力,而是对自己以及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更加清晰地认知、理解和洞察。
比如,当你的自控力表现为“我不能生气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想着如何压制自己的愤怒,你也可以选择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求自己不能生气?”“我到底在对自己说什么?”“我到底在害怕什么?”。同样地,当你觉得你是在工作要更加严肃认真一点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正襟危坐或者让自己显得很忙的样子,你也可以选择探究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工作时候就一定是要是严肃认真的?”这背后的信念、观点和逻辑到底是什么。
总觉得自己在大学以前的生活就像是被“别人”设定好的一套程序,老师、父母、环境要求好好学习,那就听他们的话,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他们说吵闹是不好的,乖巧懂事是好的,那就只乖巧懂事不吵不闹;他们说孔融让梨谦虚是美德,那就理所当然觉得要做一个无私的人而自私是不好的……
后来,我很幸运地拥有了很长一段仅仅用来探索自我和这个世界的时光,我将自己抽丝剥茧,去审视过去数十年来自己有意无意为自己建立起来的围栏和堤坝。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建立的?怎么建立的?对我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同时,我开始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天地的宽广,用自己的双眼目睹人世百态,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人世冷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将过去父母、老师和环境教给我的认知、信念以及以此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反应模式一一洗牌、割舍或者整合,用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重新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认知体系。
我到现在还是会有很多的堤坝和围栏,庆幸地是,我可以看见这些堤坝和围栏并且去审视、修正乃至丢弃、新建;而有些人,终究是心甘情愿画地为牢了。他们意识不到那是“限制”,是在让自己流动的生命渐渐冰封,甚至还四处求医问药“怎么变得更加有自控力。”
生命是一汪水,有的人让它欢畅如歌,有的人把它变成一潭死水;有的人沉淀杂物让它清清澈澈,甘甜如泉;也有人让它涟漪不断,混沌不堪。选择权一直都在自己手里,不是吗?
“拖延症”可能有利于创新
原标题:你的“拖延症”,可能正在拯救你
来源:梦径
作者:艾霖
去年到意大利的旅行,我发现一个好玩的共性:那些名留青史的艺术家经常是花了几十年的时候,断断续续地才最终完成创作。
他们是懒吗?他们很勤勉。他们中途确实灵感吗?是,也不是。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走走停停,让他们登上了艺术领域无人能够逾越的高峰。
在古埃及里,人们用两种不同的动词表示“拖延”:一个是懒惰,另一个意思却是等待时机。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他让一组大学生写商业计划书,去设计一片大学校园空地的使用。那些立刻动笔就写出来的人,他们提出的想法基本比较传统。而那些先去玩游戏的人群,却设计出来了更多新颖的经营理念。实验结果显示,不管打游戏还是休息,都不是提升创造力的原因。因为当人们在不知道任务之前就打游戏时,他们提出的观点并没有多少创新。
1927年,俄罗斯心理学家Bluma Zeigarnik指出:“相比于已经处理完成的事情,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成的事情会更加印象深刻。一旦任务完成,我们就不再考虑这件事情了。但当它被中断,或者未完成的时候,它在人们的脑海里仍会保持活跃。”
这里的拖延,指的是“克制冲动,避免做出过早的回应”的方式。所以,“有利的拖延”的前提,不是毫无目的和规划,而是需要在人们的脑海里有一个任务。这种方式可以让人们花更多的时间、考虑出更多的方式去实现它。在此基础上的故意拖延,会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并产生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