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远视储备有多重要?一旦不足,就可能诱发近视

文 / 教育有得谈
2022-03-12 09:14

远视储备是什么?在搞清楚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眼睛的发育、成长过程。

在刚出来的时候,因为发育不完全,孩子的眼球都是比较小的,眼轴也比普通人短,因此光线都成像在视网膜后面。也就是说,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远视眼”。这是生理性远视,也是一种“远视储备”,正常情况下, 3 岁以前的孩子都有 300 度的远视储备。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眼睛逐渐发育完全,眼球变大、眼轴变长,孩子眼睛会慢慢地从“远视眼”变成“正视眼”,远视的储备也会逐渐的降低,保持一定的远视储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眼轴增长的进程,让孩子没那么快近视。



一般情况下,眼轴的长度会在18周岁时保持稳定,远视储备也会在这个时候用完。但远视储备提前用完了,就可能导致孩子近视。因此,保存足够、适当的远视储备是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的一个重要举措。

那么,如何减少远视储备的消耗呢?

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

每隔半年带孩子去眼科医院或诊所,进行视力检查,并建立一份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一份眼睛的生长发育档案一样,记录眼睛的各项重要参数,如视力、屈光度(近视、远视和散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

通过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医生不仅可以详细了解眼睛的生长、发育情况,还能及时推测出孩子是否有患近视的可能,让孩子远视近视。比如一般情况下,6岁儿童的远视储备应该有150~200度,如果低于这个度数,就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需要进行提前干预。

二、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遵守“20—20—20法则”

近视近视,就是看近处多了,看远处就看不清楚了。因此,我们尽量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多多看远处。建议用眼时遵守“20—20—20法则”,该法则起源于美国,指的是每近距离用眼(比如写字、看书、玩手机等)20分钟,就要花20秒时间,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尽量减少长时间持续用眼。

三、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以上

在户外晒太阳,能够促进体内多巴胺的释放。而多巴胺能抑制眼轴的增长,预防近视发生,因此每天2小时或每周超过10小时在自然光照下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发现,或是延缓近视的加深速度。

如果下雨或者疫情管控等原因,孩子不能外出,可以尽量让孩子多在窗边或者阳台活动,让更多的自然光线进入眼睛。

四、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遵守“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则

孩子读写时不可弯腰驼背,不可趴在床上、桌子上做作业,不可在昏暗的环境里看书,更不能在行进的车上里看书、玩手机等,应该端坐在书桌前,保持头位端正、肩膀端正的姿势,并坚持“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则,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远,胸口离桌沿一拳远,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3厘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