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抽动表现一到晚上反而会变重?家长千万不要这样做!

文 / 张老师说教育
2021-10-21 18:10

抽动症孩子体质比较敏感,一般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都会有症状加重的情况,那为什么我家孩子一到晚上,休息的时候,反而抽动加重了呢?近期有家长咨询道。其实这个情况是正常的,一般这个情况从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

1、疲劳后晚上猛然松懈导致

孩子白天在学校过于紧张的环境中,到了晚上回到家松懈下来,疲惫的身体到了晚上猛然放松,所以,抽动症的有些症状会突然释放出来,可能就会相比白天的时候更频繁一下,是正常的一种表现,家长不用太担心的。

2、孩子白天过于克制症状

抽动症孩子在学校难免会受到一些同学和老师的不理解,容易遭受奚落或嘲笑,当孩子开始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时,在出现症状的时候,会刻意的去忍住。抽动症一般是不建议憋着的,偶尔的克制之后,症状会有一个报复性的爆发。长期的憋着的话,肯定对调理是不利的,尽量不要长期的压抑自己的动作。想要做动作却不得不憋着,这对孩子也是一种很难受的体验,可以让孩子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抽动症孩子的动作是一种释放,释放后孩子会感觉到轻松,但压抑着的情况下,孩子是会感到难受的,并且孩子的内心会紧张、焦虑,想要动作却不做出来,心理会很难受。长期的压抑,对孩子的调理也不利,家长需要多开导一下。

家长在面对孩子时,也应该要注意下,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症状,有些家长在孩子症状一出来,家长就感觉焦虑,紧张,希望孩子不要出现症状?这种焦虑和紧张是会传导给孩子的,给孩子一直心理暗示,妈妈不喜欢你有动作,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是不被接受了,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接受孩子的症状,又怎么期待其他人会接受孩子的动作呢?

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身体,做一些动作有什么关系呢,不影响到其他人就可以了,家长也可以跟老师沟通一下,说明孩子的情况,让老师和同学都理解一下,抽动并不是孩子有意识的行为,不是故意的。

石春雷主任提醒:抽动症需要早发现,早干预,3-12岁是黄金干预时期,家长切不可一拖再拖,一定要及时重视起来,才能尽早的让孩子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