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儿科医生》里的肿瘤患儿故事:凑钱也要救我的儿子
上一篇文章,我们为大家讲述了今年夏天的爆款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里,畸胎瘤小男孩橙橙的故事(《你好,儿科医生》里的肿瘤患儿故事:9岁男孩的“蛋蛋”保卫战)。
在这8集的纪录片里,摄像头下不止橙橙一个儿童肿瘤患者。我们再次为大家带来其中另一个故事。
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来了一个患儿,叫闹闹。闹闹是父亲46岁时出生的,老来得子本是喜事,但儿子的脑肿瘤确诊结果却让做父亲的失去了所有笑容。

闹闹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但是父亲依旧表示,哪怕就是凑钱,也要让儿子动手术,活下来。

当然,面对可能风险,闹闹爸爸压力也一度大到连字都看不清。

闹闹被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室内,主刀医生范双石医生正在一丝不苟对闹闹的肿瘤进行摘除;
手术室外,闹闹爸爸正在焦灼等待。

外引流,穿刺,排出脑脊液,开后头骨,切除肿瘤......几个小时,医护人员与闹闹脑中的小恶魔奋战。

虽然中间有小波折,但闹闹还是成功完成了手术,挺了过来。


又一个战胜肿瘤的小勇士出现,恭喜闹闹!
闹闹所患的是脑肿瘤,这是儿童实体肿瘤的一种。
儿童脑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是儿童时期发生于脑部的肿瘤。儿童恶性脑肿瘤是发病率第二高的儿童癌症,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儿童恶性实体瘤,约占所有儿童癌症的三分之一。
根据北京天坛医院对2001-2005年间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统计,在17岁及以下的中国患儿中,最为常见的五种脑肿瘤类型依次为: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室管膜瘤。
儿童脑肿瘤的诊断主要通过神经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或CT来确定病变。就诊于小儿神经外科或神经外科,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结合治疗。
我们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田永吉主任,解答儿童肿瘤相关问题。
田永吉主任提示:
儿童脑肿瘤首先应咨询神经外科医生,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判断肿瘤性质并根据初步判断结果制定手术方案。
随着现代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还可对切除的肿瘤进行病理诊断、基因检测,从而有利于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 | 《你好,儿科医生》
编辑&排版 | 博雅
校对 | 姜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