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高发!传染性强!无特效药!这个病毒宝妈要警惕

文 / 张掖育儿帮
2021-08-31 00:10

又是一年换季期,每当换季来临,宝宝们总是特别容易生病。

即将入秋了,你家娃出现这些症状了吗?

呕吐、腹泻、发烧……

每年这个时候,“秋季腹泻”总要狠狠折磨宝宝和宝妈。

最近我们的妈妈群里的话题已经开始讨论宝宝呕吐、发烧、腹泻问题了——饭点都不敢打开群聊。

我就知道,又到了提醒各位妈妈们预防“秋季腹泻”的时候。

所以,今天文章就是关于——导致宝宝“秋季腹泻”的元凶——轮状病毒的N个问题。

第1问

“秋季腹泻”是什么?

应该有不少妈妈们好奇:为什么每到秋天就一定要特别强调宝宝腹泻这个问题?别的季节腹泻就不重要吗?

其实,秋季腹泻是对轮状病毒胃肠炎的俗称。因为轮状病毒感染高发于较寒冷季节[1],于是经常把轮状病毒胃肠炎叫做“秋季腹泻”。

虽然俗称“秋季腹泻”,但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可见[2]。妈妈们不要因为“秋季腹泻”就在春夏冬季放松警惕哦~

儿童腹泻分非感染性腹泻与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中病毒感染占绝大比例,而病毒感染性腹泻中轮状病毒占绝对优势[3]。

所以,预防秋季腹泻的重点是防“轮状病毒”。

但轮状病毒真不好防。每年秋冬季,每隔两三天就有宝妈在妈妈群里问关于轮状病毒感染的问题:我家娃咋也中招了!

第2问

轮状病毒为什么防不胜防?

1.难杀灭

这个轮状病毒简直有“主角光环”。

轮状病毒可以在环境表面存活数天至数周,在我们的手上可存活至少4小时[4]。

我们日常清洁双手的卫生习惯可能无法100%杀灭它。

➤普通酒精湿巾、免洗酒精消毒液无效,95%乙醇才能杀死轮状病毒。

➤搓肥皂、流水冲也不一定能完全杀灭和带走手上的轮状病毒[5]。

这就是为什么轮状病难杀灭的原因!

2.易感染

几乎每个宝宝都有中招可能!

有研究显示:在1986-2000年间,到5岁时,几乎每个孩子都曾经历过轮状病毒胃肠炎[6]。

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感染儿童粪便中的菌落形成单位不超过100/g通常即有传染性,而患者大便中的病毒量可能为该感染负荷的106 -109 倍[1]。

但只要<100 颗轮状病毒就足以感染另一个人[7]。

举例一个简单的传播链:如果有一个孩子感染轮状病毒,那这个孩子的父母手上可能就会有轮状病毒,如果你接触了被他们手污染的物体,比如门把手、公交拉环,你就可能把轮状病毒带回家。

知道这些后,妈妈们应该不会再有“为什么我家娃从没出过门也会感染轮状病毒”之类的问题了。

第3问

轮状病毒“毒”在哪儿?

1.感染症状轻重不一

轮状病毒感染在发病时,大多数宝宝先是发烧、呕吐,然后就会出现腹泻症状。

病情严重的宝宝还可能发生脱水、惊厥甚至死亡[1]。

据估计,轮状病毒疫苗出现之前(1986 -2000),轮状病毒每年在全球 5岁以下儿童中导致了大约44万死亡病例、200万住院病例和2500万门诊病例[8]。

2.宝宝越小症状可能会越严重

我国2014-2015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研究显示,在我国轮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中,小于5岁的儿童占确诊病例的92.2%,其中0-1岁的婴幼儿占确诊病例的79.8%[3]。

印度一项关于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严重程度的监测研究显示,因轮状病毒感染住院的儿童中31%为0-5个月的宝宝[9]。他们感染轮状病毒后脱水和代谢功能障碍比年龄更大(6-23月龄)的儿童严重,住院时间≥7天的人数更多[9]。

这意味着,宝宝感染年龄越小,病情可能会越严重。

年龄越小生病越受罪,为了更好地保护宝宝,宝妈更应该尽早做好预防措施。

3.还会反复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中很让妈妈们悲伤的一件事情是——它会反复感染。

轮状病毒有多种血清型,一项基于我国213家医院的哨点监测研究显示:2009-2015年在我国≤5岁的儿童中,G1,G2,G3,G4,G9是最常见的G血清型,占比98.6%;P[8]是最常见的P血清型,占比76.3%[10,a]。

墨西哥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轮状病毒的感染中52%为首次感染,48%为反复感染[11,a]。

我经常看到妈妈们发出“我家娃又中招了”的感慨。这不是你家孩子有什么问题,是大多都会这样。

第4问

轮状病毒怎么防?

最令很多宝妈头疼的是,轮状病毒胃肠炎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2],很多宝宝生病了都要长时间受罪。

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年龄高峰是6-24月龄[12]。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从宝宝6周龄开始,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早接种早保护[13]。

孕妈及准妈妈们一定要提前为宝宝做好免疫规划,尽早为宝宝安排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这点很重要!很重要!

撰文:十月菌

插画:十月呵护漫画组

题图:Unsplash

参考文献

[1]Uptodate.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儿童感染和肝病学组. 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预防诊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 (04): 392-405.

[3]张平, 张静. 我国2014-2015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监测现状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38(4): 424-430

[4]Dennehy, Penelope. (2000). Transmission of rotavirus and other enteric pathogens in the home.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19. S103-5. 10.1097/00006454-200010001-00003.

[5]Dennehy PH. Rotavirus infection: an update o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Adv Pediatr. 2012;59(1):47-74

[6]Parashar UD, Hummelman EG, Bresee JS, et al. Global illness and deaths caused by rotavirus disease in children.Emerg Infect Dis 2003; 9:565.

[7]美国CDC,Surveillance Manual Home ,Chapter 13: Rotavirus,https://www.cdc.gov/vaccines/pubs/surv-manual/chpt13-rotavirus.html#f10

[8]Uptodate婴儿.轮状病毒疫苗

[9]Mathew A,Rao PS,Sowmyanarayanan TV,et al.Severity of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in an Indian population:report from a 3 year surveillance study.Vaccine.2014;32 Suppl 1:A45-8.

[10]Yu J, Lai S, Geng Q, et al. Prevalence of rotavirus and rapid changes in circulating rotavirus strains among children with acute diarrhea in China, 2009-2015. J Infect. 2019;78(1):66-74.

a研究设计:一项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全国213家医院对33616例5岁及以下儿童急性腹泻进行的哨点监测研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轮状病毒A,使用RT-PCR方法检测G和P基因型,旨在评估中国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的患病率和流行株情况。

[11]Velázquez FR, Matson DO, Calva JJ, et al. Rotavirus infection in infants as protection against subsequent infections.N Engl J Med 1996; 335:1022.

a研究设计:一项1987年10月至1988年10月在墨西哥圣佩德罗马尔蒂尔社区的研究,招募了200名新生儿,并对其进行了两年的监测。每周从每个孩子身上采集粪便样本,并在当腹泻发生采集额外的粪便样本,通过酶免疫分析和菌株分型进行测试。同时从出生后的第一周开始收集血清,此后每四个月检测一次抗轮状病毒IgA和IgG。旨在根据病毒的粪便排泄或血清学反应,判断轮状病毒感染。

[12]方鹤松. 小儿腹泻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2

[13]WHO,轮状病毒疫苗,

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Rotavirus_Chinese.pdf?ua=1

本内容由默沙东提供支持

若您想了解更多有关疾病知识的信息,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内审编号:08-2023-CN-ROT-0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