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差,这4点家长们最容易忽略

文 / 爱宝贝聊育儿经验
2021-06-16 00:17

看过不少肠胃不好的小孩子,比别的小朋友更容易出现积食、便秘、腹泻、嗳气、感冒、扁桃体发炎等等问题,抗生素、寒凉药用的频率也比其他小朋友高。

孩子的脾胃差,可能在哪些环节掉了队?

1、生产、喂养方式

小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肠道里几乎是无菌的,经过顺产分娩、母乳、辅食喂养和其他接触,慢慢有微生物逐渐在肠道内定植。

这些微生物中一部分益生菌可以组成一道保护膜,保护肠道不被一些有害物质侵袭;一部分来分解消化食物,拆分营养分子,帮助身体更好的吸收营养。

2、饮食无节制,频繁积食

孩子的消化能力是比较弱的,特别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朋友有机会吃到很多好吃的食物,自控力本身就差,消化能力也弱,此时家长还没管住,肠胃一直超负荷运转,就会很疲惫,时间久了就会出问题。

年纪小的孩子消化能力比较弱,饮食也没有节制,如果家长不积食控制,很容易积食,再加一些食物本身不好消化,对孩子的肠胃更是负担。

拿积食来说吧,孩子吃了很多不好消化的东西,肠胃蠕动减慢,食物积滞在肠胃里不断发酵蒸腾,产生热量,大部分气体向上熏蒸着呼吸道,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或扁桃体发炎等等问题。

3、排便不规律,经常便秘

大便排不出去,产生的郁热很容易上冲,不光影响到消化,还可能导致出现积食性的发热。

所以保持大便通畅非常重要。少吃难消化的食物,每餐少吃一些,不要让过多的食物堆积在孩子的消化道里。

4、滥用寒凉药、抗生素、退烧药

遇到孩子发热、扁桃体发炎,又觉得孩子是“上火了”、“感染了”、“发烧了”,退热药、寒凉药、抗生素就轮番给孩子喂,孩子的肠胃更加受伤。

看过“肠漏”文章的粉丝比较了解,有些退烧药会造成肠漏,让肠道通透性增大,原本只能让营养小分子进入血液的肠道壁,通道变大后让一些没消化完全的大分子也进入血液,这时候食物就不是营养了,而是引发炎症反应的坏人,也就是常说的“慢敏”。

寒凉药也不可轻易给孩子用。孩子的体质和成人不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用药宜温,清热食疗方性多寒凉,但要注意“中病即止”,意思就是长时间滥用可能会导致伤阳气。像孩子早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口唇干红,或晚上睡觉手心、脚心、腹部灼热,或3岁以下孩子食指青筋变粗,很可能是积食,首先要消食导滞,而不是一味的清热降火。

抗生素是不分敌我的大杀器,对肠道内的有害菌有益菌一视同仁,许多频繁使用抗生素的孩子都会有肠道菌群紊乱的问题,会导致孩子的消化能力下降,可能会看到一些孩子舌苔变厚,更容易积食便秘。如果是必须要使用抗生素,在停用后,需要补充益生菌。

给大家一个通用健胃消食方

【材料】炒麦芽、炒山楂、炒神曲、炒鸡内金,各9克

【用法】饭后1小时喝,早晚各1次,喝7天。

【做法】先用武火煮开,然后转文火煮20~30分钟,3碗水煮成一碗倒出,然后再加水3碗水煮成1碗,把两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用。

注意:3岁以下孩子药量要减半,2岁以下孩子咨询中医师后再用。

如果孩子有腹泻和舌苔白厚,需要用消积食方+行气化湿药,也就是外加藿香正气胶囊2粒,如果孩子太小无法吃胶囊,可以把药膏取出放纱布里贴到孩子肚脐上,也能达到行气化湿的效果。

【饮食控制】:首先要控制食物种类,禁食甜食、烧烤、茶、咖啡、火锅等甘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其次要适度进餐,只能够吃“7分饱”,且餐后不能立即平卧或俯卧入睡,睡前3小时不能大量饮水,更不能吃东西,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容易积食的孩子日常要多吃蔬菜,多一些粗纤维,同时也可以补充益生菌,辅以小儿推拿和无痕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