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并不一定适合儿童,别被噱头迷了眼,给娃选食品谨记3点

文 / 宝儿无敌
2021-03-27 18:30

小朋友嘴馋喜欢吃好吃的是天性,但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食品的时候都会选用儿童食品,像是儿童酱油,儿童饼干,儿童牛奶等等,但是标识着“儿童”的食品真的就对孩子的身体好吗?

刘嘉以往是一个对儿童食品深信不疑的妈妈,她过去认为儿童食品想必都会依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身体特点做出一些配料方面的调整,更适合孩子去吃,也更放心一些。

于是她给孩子做饭用儿童酱油,平常的零嘴也都是清一色的儿童零食。令刘佳没有想到的是,在一次儿子学校组织的体检中,医生检验出儿子有钠超标还有肥胖症的前期表现。

在咨询和检查过后,刘嘉才发现,自己以往信任的那些儿童制品,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安全和健康。

非但没有比正常的食品更有营养,反而为了吸引孩子,增加了更多的调味料和添加剂,不知不觉间就让儿子得了病。

儿童制品不敢一味轻信,那么家长给孩子选用食品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去挑选?又从哪些标准去衡量食物呢?以下三个标准更为健康科学。

一.加工程度

食品的加工程度是家长们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所谓加工程度,其实就是看拿到的产品和食物的原材料中间隔了几道工序。

“加工品不如原材料”是营养学一直盛行的一个说法,也就是说食物加工程序越多,和原材料差距越大,就越要考虑健康性。

小文以往很喜欢给女儿买加工食品,像是海苔,薯片,蔬菜果干之类的,她认为这些零食都是用蔬菜水果制成的,吃起来应该和原材料的营养没差多少,比辣条烤串肯定更健康一些。

但她发现女儿最近总是不好好吃饭,比起自己精心搭配烹调的食物,女儿更喜欢吃零食,总说妈妈做的没味道不好吃。

小文为了一探究竟也尝了几口女儿经常吃的小面包干,竟然吃惊的发现面包干的调味料非常重,而且味道怪怪的,有不知名的甜辣味。对比之后小文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经常给女儿买加工食品,把女儿的味蕾刺激的已经偏嗜重调味料了。

像是我们都知道的,喝橙汁不如吃橙子,吃薯片不如吃土豆,加工品往往为了食物呈现出的新鲜度,和刺激的口感会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大量的添加剂,不仅会让食品原来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会因为过量的化学添加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二.添加剂过多

我们在买零食的时候,正规的零食都会在会在包装袋背面写上使用的添加剂。很多家长总认为都是化学用剂,自己在这方面也不专业,看不懂也就没有必要去看,这其实也是一个错误。

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都是为了食物保鲜,色泽提亮,口感丰富而添加的。化学名称繁复复杂看不懂不要紧,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添加剂使用的多少。

有的食品只是为了保质期做简单的添加剂处理,而有的食品添加剂则是五花八门的列了一箩筐。

无论这些添加剂是什么,种类这么多的添加剂对儿童的消化系统和生长发育更多的是弊大于利的。

如果家长给孩子挑选食品的时候,不妨先看看背面的添加剂数量,如果数量过多,不如再挑选更换其他添加剂相较而言少一点的食品,对孩子的身体会更好一些。

三.控制碳水

除了看食品的加工程度和添加剂,还有一项家长们也要从营养学上去考虑,那就是要控制孩子的碳水摄入,保证孩子每天摄入的碳水适量。

许多减肥的人可能知道,合理的碳水摄入保证了我们每天运动所需要的人体热量,但是过量的碳水摄入会诱发心脏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等等问题。

但有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这么小,没有必要过早的去考虑控制饮食,吃的放心健康就行,但这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想法。

茜茜是一个很爱吃面包的小姑娘,从小每天能吃三四个面包,主食上也更喜欢吃面条馒头。

在上二年级时,茜茜就表现出明显的儿童肥胖,除此之外,还因为维生素营养摄入过少出现了脱发的症状。

过量的碳水摄入不仅会让孩子身体发胖,还会引发另类偏爱碳水,而忽略了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其他营养元素摄入的问题。

家长们给孩子搭配饮食的时候。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和孩子的要求一味的以碳水为主,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和发育程度,合理的搭配碳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等的健康摄入。

让孩子吃得健康,放心,可口是每个家长都想做到的事情,在给孩子选择食品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迷信“儿童”标签,用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判断,才能让宝贝吃的安全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