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宝宝出生就应该开始补的东西,却被很多家长忽略
好像当爸妈的都有这样的共性:什么东西对孩子好,就给孩子补什么,生怕落下什么。
一通操作猛如虎,就怕该补的没有补,花点冤枉钱是小事,孩子因此「偏科」就得不偿失了。
这里面维生素 D 就是一种常常被家长们所忽略的存在。
谷传玲
丁香妈妈作者
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
7 年营养科普和健康管理经验
维生素 D 有什么作用?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跑得比别人快,长的比别人高」,所以在补钙这件事儿上都特别上心,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给刚出生的宝宝就补钙。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但是,钙吃得多不等于就够用,因为吃进去的钙得吸收了才能被利用,谁能帮助钙吸收呢?
维生素 D。
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缺乏时膳食中的钙只能吸收 10%~15%,充足时钙的吸收率大大提升,比如维生素 D 家族中的维生素 D3 就可以使钙吸收率提高 30%~80%。
孩子缺乏维生素 D 严重时会引起佝偻病,出现 O 型腿、X 型腿、鸡胸(胸的部分凸出来)、漏斗胸(胸的部分凹进去)等骨骼畸形问题。
所以宝妈们不能只担心孩子补钙的问题,还得好好操心操心孩子的维生素 D 补够了没。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什么时候开始补充维生素 D
补多少?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喝母乳的婴儿出生几天后就要额外补充 40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 D。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婴儿出生后 2 周左右,每日补充 40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 D。这个量能满足完全不晒太阳的婴儿对于维生素 D 的需求。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喂奶前直接滴入婴儿口中,也可以将维生素 D 滴在妈妈乳头上。
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在保证奶量的同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配方食品,也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D,无需额外补充。
如果是混合喂养的宝宝,要算一下通过配方奶粉补了多少维生素 D,剩余的由维生素 D 制剂来补。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额外补到什么时候呢?可以一直补。
0~64 岁维生素 D 的每天推荐摄入量都是 400 国际单位,65 岁以上是 600 国际单位。
不过引入奶制品后,要看一下奶制品是否增加了维生素 D 的摄入,通过含有维生素 D 的奶和维生素 D 补剂,补够 400 国际单位就行。
但不要盲目补充,过量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建议 0~1 岁宝宝的每日维生素 D 摄入不超过 800 国际单位,1~4 岁和 4~7 岁的每日维生素 D 摄入分别不超过 1200 和 1800 国际单位,成人的每日维生素 D 摄入不超过 2000 国际单位。
靠食补或者晒太阳
能补足维生素 D 吗?
· 靠食补补足维 D 真的很难
说到补充营养,营养师基本都建议优先食补,可是光靠食物补足维生素 D 真的很难。
这是因为母乳的维生素 D 含量较低,而大多数食物不含维生素 D。三文鱼和蛋黄的维生素 D 含量倒是多些,分别是三文鱼 436 国际单位 / 100 克、鸡蛋 80 国际单位 / 100 克。
但是 7~24 月龄宝宝和 2~5 岁的宝宝每天肉禽鱼的推荐摄入量分别是 25~75 克、50~75 克,鸡蛋的推荐摄入量分别是 15~50 克、50 克。鱼和蛋都吃到最大量也满足不了维生素 D 的需求。
· 晒太阳补维 D 有局限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以使皮肤中的 7 -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 D,也就是说晒太阳是可以补充维生素 D 的。
但是宝宝皮肤娇嫩,过早露着胳膊腿晒太阳可能会损伤皮肤。
再说了,一年四季也不总是阳光充足,阳光充足时出门,家长怕孩子晒伤或晒黑,又会头上带帽子,胳膊腿穿衣服或者涂防晒霜,这都会影响维生素 D 合成。
· 维 D 也可以这样补
给娃直接服用维 D 制剂是难度小、可靠性高的补充方式。
这其中,维生素 D 又分为维生素 D2 和维生素 D3,它们都可满足骨骼健康的需求;不过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和英国骨质疏松学会都优先推荐了维生素 D3 用于解决维生素 D 缺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6:201,212,234
2.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13版. 维生素D的基础知识. 北京,2013.
3.顾景范,杜寿玢,郭长江.现代临床营养学第二版[M].科技出版社,2009:216
4.世界卫生组织.婴儿补充维生素D.https://www.who.int/elena/titles/vitamind_infants/zh/
5.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上册)[M].北京.2019:183
6.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83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8.廖祥鹏, 张增利, 张红红, et al.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9).
本文经由复旦大学营养学硕士 李靓莉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