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危害中国2亿宝宝的病!宝宝老抓耳朵就要小心了

文 / 十月呵护
2020-03-22 00:11

孩子感冒后哭闹不止、抓耳朵、烦躁不安是常有的现象,很多家长往往最关注的是如何哄好哭闹中的孩子,孩子的其他行为反而忽略了。

实际上,感冒有一个关系密切的伙伴——急性中耳炎,据统计有10%左右的患儿在感冒后会继发急性中耳炎。

患病后孩子最常见的行为就是抓扯耳朵、哭闹、烦躁不安等等。

急性中耳炎问题可大可小,不规范进行处理,可导致患儿听力下降, 严重者可引起脑膜炎、脓肿等颅内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

冬春正是急性中耳炎高发季,因此家长对于急性中耳炎应该有些简单了解。

认识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细菌、病毒或者支原体等通过咽鼓管逆行,蔓延到中耳腔,从而引起中耳腔急性感染。

感染后最主要的症状是耳痛,小孩子不会表达,多会表现为抓、扯耳朵,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影响睡眠等。

急性中耳炎主要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种。

一般来说急性中耳炎不会单独发生,通常伴随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少数孩子会出现耳道流脓,这种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中耳炎在家里很难观察到,因此有很多家长把耳道流脓当成患急性中耳炎的判断依据,这是不对的。

有耳道流脓情况,多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导致鼓膜破溃、穿孔等,分泌物通过外耳道流出来,才会出现耳道流脓,这种就应该赶紧送孩子去医院治疗了。

急性中耳炎在6岁以下的儿童中较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

成人与儿童咽鼓管解剖差异

因此儿童鼻咽部感染后容易经过咽鼓管传入中耳腔,导致急性中耳炎。

6岁以后,儿童的咽鼓管形态已经接近成人,上呼吸道感染后患中耳炎的机率就比较小了。

因此,当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后突发耳痛,应怀疑可能是得了中耳炎,建议送医院就诊。

孩子得了急性中耳炎怎么办?

上面已经说过,急性中耳炎在家是没办法判断的,一般需要送医院做几个检查,确诊后才能根据情况治疗。

1、如何确诊急性中耳炎

主要依据耳窥镜检查,查看孩子鼓膜是否充血,中耳积液情况等。

左边是正常的鼓膜,右边是急性中耳炎鼓膜

其次可能会用到听力学检查,主要有声导抗检查、耳声发射检查、纯音测听检查、听性脑于反应(ABR)和多频稳态反应(ASSR)检查等。

另外还可以采用血常规检查等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2、患病后如何治疗

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约占70%),其次是流感嗜血杆菌(约占20%),所以治疗主要依靠抗菌药物,也就是抗生素。

诊断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对于耳流脓或伴高热(≥39℃),以及小婴儿,应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推荐口服药物有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孩子耳痛明显,还可以使用1%的甘油滴耳剂。

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使用抗生素治疗副作用大,但只要确诊了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利大于弊,家长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给孩子服药,不要盲目拒绝使用。

除了上面这个治疗方案,孩子患中耳炎后,如果只是轻度、初发的,没有高危因素,且也有条件能够密切随访医生,那么也可以先密切观察48~72小时。

同时在孩子耳痛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孩子症状好转后,也可以不使用抗生素。

但如果观察48~72小时后,症状无明显感染或者症状恶化,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

如何预防急性中耳炎?

“上医治未病”,对于疾病最好的办法其实是预防,急性中耳炎也重在预防,平时家长主要应该做好这几点防护措施。

1、预防感冒

急性中耳炎基本上都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那么预防感冒则就是最主要的。

预防感冒主要是让孩子饮食均衡,适当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家里有人感冒最好暂时不要接触孩子,平时大人孩子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国内外的相关指南上明确指出,最少坚持母乳喂养到孩子6月龄,可降低急性中耳炎的患病率。

因此,宝妈身体情况允许的话,尽量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坚持母乳喂养到1岁后最好。

3、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

烟草的暴露会增加孩子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同样也会增加孩子患急性中耳炎的风险。

所以,不要在室内抽烟,抽烟后要洗手换衣服再抱孩子,建议照顾宝宝的家长戒烟,当然,家里其他人也能戒烟对大人和孩子都好。

4、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

虽然目前没有相关研究能够证实这一点,但这两种疾病都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接种疫苗可降低疾病的感染率,那么同时也是可能降低急性中耳炎的发生频率。

总之,急性中耳炎是个可大可小的病,家长应引起重视,但不必过于害怕。

平时做好预防措施,孩子生病了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最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制定)[R].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 Vol.31(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