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成国际新增疾病!要防止儿童科技上瘾,家长首先放下手机
相信不少人都玩过王者荣耀、阴阳师、吃鸡等游戏。午休和同事来几盘,公交上、地铁里也能看到年轻人紧盯屏幕,沉浸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等到晚上下班回家,你可能会叫上三两好友“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如今暑假来临,游戏更是成为不少学生消磨时间的方式。
偶尔玩游戏放松自己,是一种不错的休闲娱乐活动。但总有不少人沉迷游戏直至上瘾,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健康。
你知道吗?游戏成瘾已经成为国际新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持续或反复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行动”定义为游戏障碍。国家卫健委发布专家共识:患病后可出现精神萎靡、情绪或行为失控。
如今,“低头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人们不止沉迷游戏,包括沉迷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你有没有想过,科技产品为何让人如此欲罢不能呢?
路上读书给你分享一本书《欲罢不能》,为你揭示了科技上瘾背后的原因,以及对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危害,从朋友圈的点赞到无休止的煲剧,习惯成瘾已经让现代人沦为数字化的奴隶。幸运的是,通过打破上瘾的循环,我们可以重新建立健康的行为习惯。
1.手机和游戏真的会让人上瘾假如让你一天不用手机,你会怎么样呢?假如整整一个星期不能用手机呢?是的,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不愿意去想这个可怕的问题。有时候手机出故障送修,或者是在外面手机突然没电,哪怕只有几个小时用不了手机,我们可能都会无比焦虑、坐立难安。
这种表现听上去跟犯毒瘾有点像吧?没错,现代人跟智能手机可以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奇关系,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上瘾现象。上瘾?这么严重?不会吧!不过你扳着指头算一算,自己是不是在手机上花了太多时间,甚至都没工夫跟家人朋友联系了呢?其实,有这个问题的不止你一个人。
2014年,凯文·霍尔什想知道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到底有多少,于是他开发了一款叫Moment的app。结果呢,用户数据显示,人们每天拿起手机的平均次数有40次,一共用掉的时间多达3个小时。不过要是问用户,你觉得自己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有多久?他们回答往往是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你花在手机上的实际时间,是你以为的两倍。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每天用在手机上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而Moment的用户有88%都远远超过了这个限制。每天只能玩半小时手机,试问我们谁能做到呢?随便刷个微博、淘宝、朋友圈,可能一个小时就没了,更别提拿手机打游戏、看电影电视剧了。
除了手机,电子游戏是另一个上瘾的重灾区。就算大家不怎么玩游戏,应该多少都听说过魔兽世界的大名吧?在这款大型多人线上角色扮演游戏中,玩家可以打造自己的角色形象,跟其他玩家实时互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它有多火爆呢?每天,有几百万的用户从世界各地的电脑进入这个虚拟的游戏世界。电子游戏专家杰瑞米·瑞莫认为,其中多达四成的人都已经上瘾。
结果,各种戒瘾中心应运而生。比如一家离西雅图不远名叫ReStart的机构,由一位心理学家和一位程序员共同创办,帮那些打游戏上瘾的人摆脱诱惑。
2.行为上瘾跟毒瘾一样会损害我们的健康过去,人们认为上瘾往往跟一些物质有关,比如毒品、酒精、药物等等。不过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很多行为也能像这些物质一样影响我们的大脑,让人上瘾。
这是为什么呢?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家克莱尔·吉莉安认为,有些行为刺激的大脑区域,跟海洛因、可卡因之类的毒品一样,这些行为包括很多在线活动,比如打网络游戏、视频裸聊以及线上赌博等等。在所有这些境况下,大脑会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从而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快感。
不过,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些行为,快感的强度会逐渐减少。于是,为了追求一开始的那种快感,我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结果只会恶性循环、越陷越深,最后就是上瘾。
难道就没得救了吗?别着急,好消息还是有的,跟毒瘾相比,行为成瘾没那么强烈,也更容易戒掉。要是觉得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那我们来看看科技上瘾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不良影响,这或许能促使你下决心控制上网和用手机时间。
整天盯着屏幕,最大的坏处之一就是影响睡眠质量。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每天都会把手机、平板放在床头柜上呢?甚至躺在床上还要继续看,明明已经很困,看着看着就又精神了,结果又是夜里两三点才睡。
可是你知道吗,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向身体发出错误的信号,让身体继续保持清醒。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褪黑激素负责调解睡眠,它只有在光线暗下来的时候才会释放,而蓝光会阻碍身体释放褪黑激素,从而让我们失眠。
随着睡眠时间的减少,心脏疾病和抑郁的风险会有所提高。不仅如此,睡眠不足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损害,这样一来,我们就更容易染上其他各种疾病。
3.儿童应该受到保护,防止科技上瘾事实证明,经常对着屏幕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包括阻碍同理心的发展。尽管如此,孩子们在屏幕前的时间还是每年都在增加。在过去的20年里,儿童在电子产品上消耗的时间增加了20%。
2012年,儿童心理学家耶尔达·乌尔斯想知道电子设备对儿童有什么影响。她找来一群孩子,让他们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整个星期都不接触任何智能设备。
为了准确评估夏令营对孩子们的影响,乌尔斯在活动前后分别对他们进行了同理心测试,通过面部表情和声音腔调来判断他们的感受。让人惊讶的是,仅仅一个星期没有接触电子设备,孩子们的同理心测试成绩就提高了33%,进一步说明电子设备会妨碍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更容易对新科技上瘾,因此保护他们的责任就落在了大人身上。在防止儿童接触烟草和酒精方面,我们的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甚至还有法律可以遵守。对于现代科技,我们也应该对孩子进行限制,防止他们沉溺上网或者游戏。
当今的电子媒体对年轻一代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但一些不良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了。
比如,很多孩子只要一觉得无聊或者不开心,就会打开手机电脑玩游戏、看视频。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呢?因为生活的乏味和情感上的挫折都不可避免,而且需要耐心和努力去解决,如果遇到问题不主动处理,而是自动转向那些毫不费力的乐趣,那么孩子以后很可能会有社交和情绪障碍。
4.想要遏制成瘾,寻找替代品比一味压制更有效有多少人因为减肥狠心决定戒掉晚餐,之后又快速反弹,结果越减越肥?有多少人为了戒烟忍了十天半个月,结果复吸之后烟瘾更大?对于那些自己觉得不好的行为,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克制,不过一味的压抑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上瘾更加严重。
举个例子,在美国比较保守和虔诚的几个州,性冲动和欲望都是不能公开谈论的禁忌话题。然而,2015年的谷歌搜索记录显示,这几个州在网上浏览色情内容的人数比美国其他地方都要多。
也就是说,想单凭意志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不现实。那怎么办呢?更靠谱的办法是寻找替代品。《习惯的力量》的作者查尔斯·杜希格把上瘾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触发条件、惯性行为和奖赏回报。
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来分析一下移动设备和网络让我们上瘾的过程。首先,当我们拿出智能手机的一刻就开始了上瘾之旅,这是触发条件;接着,我们熟练地点开微博、微信,手指不断在屏幕上滑动,看看有什么新鲜事,这就是我们的习惯;最终,我们看到自己发的照片收到了一堆点赞,或者觉得自己了解了最新的头条,感到心满意足,这些就是奖赏。
你看,我们很多人都可以算是手机瘾的重度患者了吧?2014年,有一家公司为了打破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推出了一个新设备,它看上去摸上去都跟手机没什么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没有屏幕,而是一个透明的窗口,人们在看它的时候,看到的其实是现实的世界。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上瘾阶段,触发条件和惯性行为依然存在,但当你拿出这个假手机的时候,看到的不再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而是你周围的真实生活,这种办法就是替代。
和其他所有上瘾一样,科技上瘾当然也可以克服,方法多种多样也简单实用。不过在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得承认问题的确存在。大家不妨在听完这本书之后就试着把自己的手机、电脑、iPad关掉一会儿,然后问问自己,我究竟离不离得开这些科技和设备呢?
总而言之,只要环境合适,每个人都有可能上瘾。在今天这个充满各种信息和科技的时代,上瘾就更轻而易举了。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处都是让人上瘾的陷阱,回不完的邮件、打不完的游戏、看不完的电视剧、刷不完的朋友圈,一个不小心就会失眠、抑郁、充满压力。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排除干扰、寻找替代品、改变习惯等等方式重新掌握生活的自主权。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