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口疮、鹅口病、疱疹性口腔炎大不同 口腔疾病需对症下药

文 / 乐清城市网
2018-12-15 22:43

昨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因季节交替,气温冷热变化大,来医院看口疮、鹅口腔、疱疹性口腔炎的儿童增多。

儿童患口疮、鹅口病、疱疹性口腔炎大不同 口腔疾病需对症下药

(图片来源网络) 补充维生素B预防口疮小儿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以口腔黏膜局部出现溃疡为主要特征。尤其是2~4岁儿童发病率较高。 乐清市中医院儿科医师杨雨蒙提醒家长,当宝宝长口疮时,要仔细观察其口腔,找到口疮的具体部位。 口疮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局部创伤、喂养不当、过食炙烤辛辣厚味、营养不良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都会引起口疮。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溃疡,可以服用复合维生素B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要注意调整儿童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可进食稀粥、烂面条,注意补充水分,这样利于口疮的愈合。 霉菌易引起鹅口病近日,八个月大的贝贝胃口不佳,吃奶时表情痛苦。张女士看到女儿口腔破了,以为得了口疮,就买了些维生素c涂抹,但不见好转。昨日上午,张女士带着贝贝来到市中医院儿科就诊。 医师检查贝贝口腔时发现,她得的并不是口疮,而是鹅口病。“贝贝的上腭、牙龈等处出现了白屑状块,与口疮的单个小水疱不一样。”杨雨蒙说,鹅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虚弱时可发病。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会引起鹅口病;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也会引起。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爱咬手指、玩具,这样也容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如果宝宝得了鹅口病不愿意吸食奶嘴,应耐心地用小匙慢慢喂奶。医师建议,可以先用中药外用药粉涂搽,若仍不见好转,可用制霉菌素涂抹,一般几天就可治愈。 疱疹性口腔炎多伴有发热在乐清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部,记者了解到,不少就诊的孩子得了疱疹性口腔炎。 据医师介绍,疱疹性口腔炎与手足口病发病相似,是由疱疹性病毒引起的婴儿常见口腔疾病。单纯疱疹性口腔炎多发生于天气冷热交替时期,6个月至2岁左右的婴幼儿最易患病,症状表现为发烧、胃口不好,严重一些的还伴有呕吐等,多数宝宝会因疼痛而影响吞咽,导致拒食、哭闹。 如果婴幼儿得了疱疹性口腔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来源: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