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早期发展之”0-1岁婴幼儿的营养和心理发育“暨第17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活动之二

文 / 儿童健康俱乐部
2018-06-03 12:50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潜能。人生的早期在表观遗传、免疫、生理及心理方面对环境的适应,会影响一生的发展,成人社会面临的许多挑战(心理问题、肥胖/生长迟缓、心脏病、犯罪等),在儿童早期阶段均可找到其根源。儿童的早期发展是个体、家庭甚至整个国家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在生命的最初3年,通过提供育儿、父母教育支持、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和对儿童早期发育进行干预十分关键。正因为如此,0-3岁阶段尤其是0-1岁婴幼儿的营养、健康、心理发展等知识,愈发引起儿童家长的广泛关注。

第17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活动之二“关注儿童早期发展”,以期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早期发展观念、了解儿童常见的发育行为问题,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素养,让父母、家庭从项目中获益。

关注婴幼儿早期发展 开启宝宝人生良好开端

每个家庭都希望有个聪明健康的宝宝,过去,这种健康更多地集中在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宝宝的全面发展,儿童早期的生理、情感、思想、能力,蕴含着人类未来发展的萌芽和基础,关注宝宝的早期发展,不仅仅是让宝宝吃饱穿暖不生病,更包括良好的动作发展、恰当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完善的认知功能、以及在各月龄段表现出的良好心理特征,恰当的情绪和行为。

出生后0~3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人一生中体格发育速度最快、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还是决定个体未来的黄金时期。因为除了基因之外,孩子在这一阶段尤其是1岁以前得到的养育或关爱,避免有害压力、暴力、忽视,都将为个体日后的学习、行为和能力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产生终身影响。促进婴幼儿的早期发展,就是确保父母增强养育技能、增加对婴幼儿的关爱,给予婴幼儿良好的生命早期的营养,以及充分的保护,使其获得健康的体魄;并通过积极地改善环境(给予丰富的刺激、耐心观察、积极回应等),来促使宝宝先天潜力充分发挥,变成现实的后天能力。

宝宝出生后头3年内,特别是0~1岁期间,能力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种快速的变化源自脑的功能。大脑的功能并不取决于脑细胞的绝对数量,而是取决于脑细胞之间建立的复杂网络。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出生后大脑神经元所在的系统,还像一棵小树,随着丰富的外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营养、丰富的感知觉刺激、积极的回应、良好安全感的建立等),各种类型的神经元之间形成神经回路,构建起丰富、发达的信息传递网络系统,小树变得枝繁叶茂起来,大脑功能越来越强。所以我们知道了:大脑发育的生理基础出生就已具备,出生后发展以及潜能转化为现实的程度,需要丰富的环境刺激。这个环境,就是家庭环境。

0~3岁的婴幼儿在家庭和主要带养者的身边成长,很难受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最好的早期发展环境,来自家庭;最重要的早期发展促进者,一定是父母。促进宝宝良好的早期发展,请注意几个重要的原则:

父母的自我学习。

很多工作在上岗前都需要培训,在岗后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更何况父母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职业呢?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育儿知识,但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这些知识虽触手可及却也纷繁芜杂难辨真伪:在妈妈朋友圈疯传的育儿信息,一段时间后就被辟谣,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育儿不焦虑的秘密,是爸爸妈妈要随着宝宝的成长,不断地主动学习,主动地去寻找那些能促进宝宝身体和大脑发展的奥秘及所需的“营养”,尽量选择权威来源的知识,学会根据自己宝宝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灵活处理,不偏听偏信。宝宝不断发展,爸爸妈妈不断学习,共同成长。

尊重婴幼儿发育规律,不因噎废食、不拔苗助长。

促进早期发展的基础,要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宝宝各阶段中,哪些表现或表现是需要鼓励而非禁止的,哪些是需要警惕的,哪些是需要积极干预的。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善,给予积极回应、创造安全感和有利于为宝宝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在我们的工作中,不乏看到家长对宝宝正常的行为给予不恰当的制止、对心理和情绪的需求视而不见,或是追求与孩子年龄发育阶段并不相称的能力训练等情况。早期发展首先要更新理念,是从婴幼儿的角度出发,创造有利于发展的机会。

重视家庭学习环境的建立。

家庭对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家庭影响对儿童早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说的家庭养育环境主要是指家庭心理社会环境,包括:心理因素如喂养行为、游戏活动、亲子关系、教育行为、家庭气氛、情绪情感、言语信息、行为控制、规范养成等;以及社会人文因素,如家庭结构,家庭传统,家长兴趣、性格、等。作为个体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家庭中心理因素的改善,对个体早期甚至未来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父母可以通过开展家庭学习活动,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和音乐启蒙等亲子活动,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平时耐心、鼓励性的互动关系,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本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