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是常有的事,您有没有一时着急给错了剂量?
《儿童用药及护理》
小儿尽管比新生儿、婴幼儿年龄大一些,但是处于生长旺盛期的器官仍然娇嫩,脏器和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所以用药仍需谨慎,应该按照小儿的生理特点,做到合理用药,具体如下:
不能随意用药
由于小儿看病要到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小儿科,有些家长特别是隔代抚养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往往感到去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路远比较麻烦,而就近的社区医疗机构有的没有小儿科,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会自充“医生”给孩子服药。但是,由于家长普遍缺乏医学常识,难以正确把握孩子的用药,因此随意用药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例如最普通的退烧药,选择品种不恰当,也会造成不良后果。不少家长急于给患儿退热,往往加大退热药的使用剂量或使用次数,甚至是几种退热药物同时使用,其实退热药的药效并非是应用剂量越大退热效果越强,数种退热药物的联合应用并非有协同作用,反而易引起患儿过度出汗,甚至造成虚脱、脱水、电解质紊乱,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
如个别的孩子会因应用磺胺类药物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又如抗生素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损害或血尿等。
药物剂量要准确
有些家长由于比较忙碌,有时会忘记给孩子服药;也有的家长当孩子病情刚有好转就停止服药。在这里药师强调:药品最好不要漏服,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规定次数服用,除非医生另有嘱咐。
人们在用药过程中常有一种错误的“自愈标准”,比如因头痛发热使用解热镇痛片治疗,当体温接近正常或者疼痛缓解刚消失,即认为疾病自愈,于是就擅自减药、停药,但有时这些症状好转只是表象,疾病尚未彻底好转,这时候如果擅自减药、停药,会使病情“反弹”,因此服药应根据医嘱服用一定的疗程。
也有的家长操之过急,给孩子加大剂量或者增加药品品种,加大剂量或者多品种联用,有可能产生药品毒副作用。
药物滥用
最常见的药物滥用有以下四种现象:
滥用抗菌药物
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时使用抗菌药物,国家卫生部门有非常详尽的规定,2004年10月公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表明医务人员、家长、患者都必须严格遵循、执行,应努力避免抗菌药物使用中的无指征预防和无指征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
滥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中使用较多,但是应用不当可降低机体免疫力,扰乱内分泌功能,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出现胃肠出血、高血糖等并发症。
滥用解热镇痛药
儿童发热的原因,也许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麻疹,肺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特别是小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虚脱。
滥用维生素
对于儿童来说,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骨关节痛、多尿、肝肿大及肾脏损害。大量服用维生素C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官方公众号(PSMChina)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