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文 / 为肠之道
2018-02-05 10:37

作者:杜玮南(原创)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现代社会里似乎自闭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著名演员王姬的儿子就是自闭症。

自闭症通常于儿童早期即发病。典型症状是社交和沟通障碍、行为刻板及兴趣狭窄。不少患者伴有明显精神发育迟缓、以及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可见与其处境不相称的心境低落,情绪消沉程度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资料显示,1975年时美国自闭症的发病率仅为1/5000,而今已经骤升至1/68,也就是说每68个人中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

上个世纪中后期,中国的自闭症患者也非常罕见,但是今天它也跟美国一样,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病。今天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全国自闭症患者总数高达1000万。

抛开其它因素单独看自闭症,也许很难理解这种疾病的遽升。但是如果和其它变化一起观察,也许就能看出些许端倪了。

在自闭症飙升的同一时期,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国的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都有极大的增加。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1980年这一年,美国出台了史上第一份官方膳食营养指南;同年,调查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仅占人群的0.67%;而同一时期美国的糖尿病患者则是3%。

只所以把这份膳食指南单独拿出来说事,是因为这个每5年发布一次的指南深刻影响了数亿人的饮食和健康。

另外,它也是一个分水岭:美国肥胖率变化的分水岭。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因为1980 年以前肥胖率曲线还走势平缓,营养指南发布之后就一路飙升——从1980年的13%剧增至2010年的36%。这份指南应该是功不可没。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指南不发布还好,一经发布,跟预料的相反,很快就产生了强大的反作用,记住,是反作用!原来期待的效果没有达到,反而很快就让美国人在肥胖率上直追世界前列。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这个图让你感到惊讶吗?)

在30年后,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急剧增加至现在的大约10%,美国也相应地增加至大约9.3%。中国的增加趋势更为迅猛。

综合这些数据,大家应该可以看到,肥胖、糖尿病、自闭症等疾病几乎是同时以一种非常一致的步骤飙升。我们一定会猜测,它们背后是不是有一致的致病原因?

几种疾病发病率同时出现巨大的增加,只是一个巧合吗?还是说有必然联系?

现在已经知道肥胖、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都跟肠道菌群有莫大关系。是不是肠道菌群跟自闭症也有很大关系?

看来我们需要认真检视肠道菌群了。

有意思的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的产生,除了遗传因素以外,的确跟肠道细菌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下面就跟大家探讨一下。

精神性疾病的发病原因?

一个疾病的发生,无外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种。

凡是可以找到基因根源的都是遗传因素。除此以外就是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是最经典、最容易研究的领域。迄今人们已经找到了超过1000个疑似的致病基因。

等等,1000多个致病基因?有这么多吗?

这是真的,的确是这么多。但是每一个基因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还只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就是把其中的某一个基因完全突变了,也不见得会导致自闭症(大家可以设想,一座大楼有成千上万块砖瓦组成,你去掉其中一块砖,这个大楼也不会倒塌,但是你又不能说这块砖没有参与构建大楼)。所以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它们一定会导致自闭症。

也许需要寻找另外的致病原因,毕竟,遗传因素在治疗上是束手无策的。

那就是环境因素了。

环境因素范围非常广:饮食、射线、水、空气、阳光、生活压力、情绪。。。等等都属于环境因素。

在本例里,饮食和情绪、压力对自闭症的形成可能有最大的作用。

这个作用,目前推断应该是通过脑肠轴来实现的。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所谓脑肠轴,简单地说就是大脑和肠道互相影响的一条环形通路:大脑可以影响肠道,反过来肠道也可以影响大脑。

肠道又因此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第一大脑和第二大脑相互作用,这还不是顺理成章吗?

大脑影响肠道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比如大家生气时就会吃不下饭,兴奋快乐时就能吃很多。

再比如,有人一紧张(考试前,或者坐飞机前)就会拉肚子,频繁地跑厕所。

还有民谚说的“懒驴上磨XX多”等等,都是大脑影响肠道的例子。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可是“愁肠百结” ,你看,脑肠轴在我身上也发挥作用了。

另外一个方面,肠道功能影响大脑并不容易体会,不过近年来通过科研也逐渐地发现了。

加拿大小镇沃克顿十几年前曾经遭受一场大洪水,粪便里的细菌污染了当地的水厂,结果小镇有2300人遭受了严重的胃肠道感染,后来又发现这些本地感染者有许多人同时罹患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比大洪水以前多了很多。

这就是一个肠道影响大脑功能(主要是情绪和精神)的例子。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很多抑郁症、自闭症的患者同时也有便秘等肠道问题。说来也巧,向我咨询此类问题的父母都反映,他们的自闭症孩子都有肠道问题。

为了方便大家深入地理解肠道菌群和自闭症、抑郁症的关系,我不得不引入一些深层次的名词,比如迷走神经,比如神经递质等等。不想看的童子可以直接忽略它们,想看明白的童子可以慢慢咀嚼一下。

脑肠轴的核心是一根叫迷走神经的神经。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人类从大脑直接发出来的神经(也就是脑神经)一共有12对(左右侧各一对),迷走神经是第10对,也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神经,它不光作用在头部,更重要的是一直延伸到躯体里的内脏器官。作用非常广泛。

它决定了这个脑肠轴的上行下达通路,各类信号主要就是通过这个神经来发挥作用的。

神经系统发挥作用,靠的是神经末梢的突触里面所含的神经递质。目前已经知道的神经递质有很多种,其中跟人的情绪相关的有多巴胺5-羟色胺γ氨基丁酸这三种,它们都需要在大脑里发挥作用。

在脑肠轴的另外一端--肠道—是一个不同的存在。

人体的胃肠道非常独特,竟然受三种不同的神经支配,其中之一就是迷走神经。

以下内容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人体的胃肠道非常独特,竟然受三种

不同的神经支配:

1)脑神经的第10对神经——迷走神经;

2)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内脏神经);

3)肠神经系统;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肠道里可以产生很多重要的化学分子。说多了太复杂,怕大家不懂。总之,大家需要明白有一些重要的化学分子在我们的高兴、发怒、忧伤、思念等等情绪发生时发挥作用就行了。

我们刚才提到了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分子参与了人的情绪变化过程,令人惊奇的是,人体内有90%竟然是由分布于胃肠粘膜的肠嗜铬细胞分泌的。仅有5%来自大脑。剩下的,可能来自于肠道细菌。

其实我们提到的所有这几种与情绪有关的化学分子都可以在肠道内由细菌合成。

比如有研究发现,在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两个家族中有近半菌株能够合成γ氨基丁酸。双歧杆菌的效率更高。相信实际上还有更多的能够合成此种化学物质的菌株。

这种物质能促进脑的活化性,抗癫痫,促进睡眠,延缓脑衰老机能。

还有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的情绪和感受。

维持适当水平的多巴胺时,会让人感到乐观、积极、甚至满足感、幸福感和精神愉悦。

但是它的水平低下时就表现为:缺乏动力、失望、冷漠、情绪波动、疲劳等。

有意思的是,研究发现有50%的多巴胺是通过肠道产生的。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神经递质也可以由肠道细菌所产生,并且对人体造成很大影响,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通过对这3种化学分子的描述,大家应该可以初步明确它们都可以参与人体的情绪和精神变化过程,而且也都可以由肠道细菌合成。

如果合成这些化学物质的细菌比较多,人的情绪就比较饱满,精神也比较愉快和善于社交。

反之,如果这些细菌数目减少了,它们产生的这几种神经递质就会减少。这样人体的感受就会减弱,情绪随之下降,悲观的情绪蔓延,不爱社交和自闭倾向也随之占据主流。自闭症的症状也就会严重。

这种局面并不是猜测的,而是有科学依据证实的。

社交缺陷可能是细菌引起的?

去年发表的一篇国际顶尖杂志文章发现,相比正常膳食母鼠所生产的后代, 吃高脂饮食母鼠的孩子明显表现出社交行为问题,不愿意跟其它同伴交往。对肠道细菌的研究发现一种叫做罗伊氏乳杆菌的细菌在高脂饮食母鼠的后代幼鼠体内下降了9倍之多。

如果把罗伊氏乳杆菌加入到这些小鼠体内,则它们就会恢复跟其它小鼠的交往,变得跟对照老鼠没有区别了。

所以结论是这些细菌的确可以导致社交行为问题。

当然我们也有其它证据证实肠道菌群和精神情绪性疾病的关联。比如:

患有IBS(肠道激惹症)的病人有超过半数也同时患有情绪问题。

抑郁症患者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少于健康人群。

自闭症患儿体内的双歧杆菌减少;

最近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就是一种细菌叫Flavonifractor sp. KLE1738,它 竟然会以一种叫γ-氨基丁酸的神经递质(我们前面刚刚提到过这种化学分子可以让人情绪更好)为食物。 其结果就是把γ-氨基丁酸给吃掉了,含量减低了。一旦含量降低,人自然就会出现精神抑郁等症状。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基于以上的数据资料,我们可以达成以下结论:

1、脑肠轴是一个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之间的双向交流系统,对精神性疾病有强大的影响。

2、迷走神经是脑肠轴的核心通道,直接影响着精神健康信号的上行下达。

3、肠道菌群对人体的精神和社交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有鉴于此,我们强烈建议可以对自闭症患者通过调理肠道的方式先行纠正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这个问题纠正以后,可能会发现那些好的神经递质含量会增加,它们的自闭和精神抑郁症状会减轻,从而可以纠正健康问题。

下表列出来了一些从文献中发现的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益生菌。本文无意为任何益生菌品牌做广告,只是基于健康需要推荐给患者家属使用。

自闭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原创)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