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疯狂“幼升小”:现拼的是“赢在子宫里” ,赢在“射精前”
今天,一部TVB纪录片上了微博热搜。
这部名为《没有起跑线》的纪录片,揭秘了香港“幼升小”有多拼。
用片子中一位香港妈妈的话说就是:
赢在起跑线已经落伍了,现在拼的是“赢在子宫里”、“赢在射精前”。
1
有人说,如果在香港不做两件事,你可以活得很潇洒:
一不要买房子。
二不要生孩子。
买了房子,就会成为银行的奴隶;生了小孩,就会成为社会的奴隶。
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关注的四组香港家庭中,有富人家庭,也有一般平民家庭。
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送孩子去早教。
而在早教前,家长们会做好充分准备。
二胎妈妈Lrene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之前的自由成长理念,一岁半的大儿子幼儿园面试多次失利,面临无学可上的局面。
于是,Lrene发誓要让二胎“赢在子宫里”,甚至还要“赢在射精前”!
因为有些竞争激烈的好学校,一年只招收10名孩子,并且还得是1月份生的。
所以,要上这些好学校,什么时候怀宝宝,什么时候出生就成了关键。
为了能控制生孩子的时间,自然怀孕的时间也要控制。
好不容易把小孩送进幼儿园,家长还要面对互相比较的局面。
为了学到比同龄小孩更多的知识,有的孩子同时上着两所幼儿园。
一边让孩子正常就学,一边去国际班“深造”。
在香港,从准备怀孕的那一刻,教育这场战争便已打响。
2
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如今悄然无息地成为大陆一线城市学龄前儿童的日常。
有不少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真的太累了!”
的确如此,不过与香港地区的孩子们相比,却又显得“小巫见大巫”。
在这部纪录片里,香港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用两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痛苦!
节目组请来两位香港艺人吕慧仪、陆永,分别在两个真实虎爸虎妈的带领下,体验了一天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
一天连上两个幼儿园;
吃饭的时间全部在车上完成,即便这样,还要被督促学词语;
走在路上,任何一个出现汉字、英文的地方,都有可能被抽查问答;
为了赶时间,在公厕换校服;
熬过两家幼儿园的轮番摧残,立马连赶几个兴趣班;
终于回到家,还要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内,完成白天两个幼儿园布置的作业。
一天24个小时,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可能比国家领导的时间安排还要紧凑。
而小学和幼儿园唯一的区别在于,家长给小孩报的兴趣班,只可能更多,不可能够更少。
兴趣班上完,还有面试班等着他们。
一天的体验生活结束后,两个被邀请的成年人都被折腾的够呛,直言被孩子繁忙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
陆永更是夸张地说:
“我要是当代的小学生,估计就完蛋了。”
在香港的幼升小过程中,家长们信奉的一点是:
才艺多,获奖多,你的简历才好看,才更容易获得名校的青睐。
看似每天课余学乐器、游泳、舞蹈、武术等等,多么丰富多彩,其实目的都是一个——为了让简历更好看。
不仅是学习,学的还要和别人不一样,才有竞争力。
普通的乐器,别人也能想到,要学就学冷门的没人学的乐器,才好拿得出手。
不仅要学,还要学得多。
别人学10个,你就要学20个。
不仅要学得多,还要学到顶尖的级别。
8级别人也能学到,要上小学就要拿到表演级。
听到这样的论调,不由觉得简直惊悚。
这些“唯考试论”的家长们,似乎已经把孩子看做成了一件件商品。
而商品的质量高低就取决于,会几门语言、几项技能、拿过几个奖杯……
正如节目里说的:
你不爱竞争,竞争自然会找到你。
这样“丧心病狂”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香港的幼儿教育的一个潜在“游戏规则”。
在这种“执念”之下,所谓的起跑线也越来越提前。
但同时,压在孩子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片中,有一位名叫Tessa孩子。
成绩拔尖、会滑冰、会舞剑、会乐器,甚至在美国夏令营千人选拔中进了前50。
这样的履历,对一个几岁的小朋友来说,真的足够优秀了。
可这样,她自己却觉得,这还不够,还需要自己给自己压力,原因是:
别人都在学习,自己不进步就是退步了。
3
这部纪录片所说的教育情况虽然出现在香港,反映的却是一个共通的社会问题。
不仅是普通人家,就算是明星或是富豪的小孩也不能幸免。
霍启刚和郭晶晶5岁的儿子霍中曦,同样要被爸妈牵着参加“幼升小”面试。
虽豪门出生,霍中曦也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被各种培训班占据大量时间。
同样被培训班占据时间的还有刘恺威的女儿小糯米。
每次港媒拍到的照片,都能看到爷爷和爸爸抱着小糯米参加各种兴趣班。
有各种资源、资金和光环加持的富二代、星二代们尚且如此,那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除了更加努力,似乎也别无他法。
而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有38.3%的小学家长表示子女每天游戏时间不足一小时。
19.1%家长更表示子女每天完全没有娱乐时间。
孩子们也是胆战心惊,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只知道这是父母的意思。
但是,以快乐为代价的孩子们,最后就一定能赢在终点线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不论是影视剧,还是我们的身边,都不缺少这样教育失败的例子。
不同背景的孩子,起跑线本就不一致。
“为了你好”的强迫行为,对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家长们与其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辅导班,倒不如认真想想孩子需要什么。
陪伴、鼓励、安慰、帮助、尊重,比一味通过剥夺孩子的天性和权利来达到揠苗助长的效果要好得多。
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