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开了一场完美的手术 患者竟和医生一起写了本书
2018-10-29 06:0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黄慧仙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对于救治自己的医生,患者会如何表达感谢?送锦旗?还是送感谢信?患者姚彤华的答案是:和自己的主治医师联手,一起写本书。
近期,姚彤华与其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益定共同撰写的科普书籍《陈益定支招乳腺健康人生》出版。如今,在新华书店和浙江图书馆都能看到这本书。
而要说起这本书的成书渊源,还要从姚彤华在2008年的一段遭遇说起。
身边3同事患乳腺癌 自己右乳也查出肿块
60年代生人的姚彤华是一所体校的英语老师。
2008年的秋天,放完暑假,姚彤华像往常一样回到学校上班。但此时校园里传来的消息却并不如秋天那般的宁静。
“才200多个员工的学校,体检中却查出了两个乳腺癌和一个甲状腺癌。”姚彤华说,一时间,对于乳腺癌的恐惧弥漫在整个校园中。身边的女同事纷纷开始做自检、互检,以及上医院做钼靶及乳腺B超。
相互交流有无肿块,边界是否清楚、血流信号是否明显、钼靶片上有无密集的钙化点,成了那段时间里,姚彤华的女同事们最常谈到的话题。当时年过四十的她自然也成了学校“恐癌症”的一员。
“那段时间我事业上比较忙,工作压力大,又处在乳腺癌高发的年纪,心里更加担心。”姚彤华说。
于是,不久她就去了一家省级医院做钼靶X线影像检查。然而,检查结果并没有给本来就忐忑的姚彤华一点安慰。检查结果显示,姚彤华的右乳有一个2.0cm×1.8cm左右的肿块。
“血流丰富、边界欠清”的字眼,钼靶片上的强光点及“右乳Ca待排”的结论,对姚彤华来说,都显得格外刺眼而揪心。而接下来叫住她的一位女医生的话更是让焦虑的她,似乎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乳腺癌威胁。
姚彤华说,这位女医生虽没有明确告诉她右乳的肿块是否为乳腺癌,却两次拉住她触诊,严肃凝重的神情让她惊慌。“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40岁以上的女人对于乳腺肿块不能等待,不能观望。”这位女医生的话,姚彤华至今仍印象深刻。
“我是不是和同事一样,患上了乳腺癌?”“一切又该如何是好?”走出医院,姚彤华的内心被迷茫与恐惧包围着。
耐心问诊+一句“99.9%是良性”成最暖镇定剂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肿块是否为乳腺癌,姚彤华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浙医二院肿瘤外科陈益定的门诊。
起初,男医生看乳腺外科的设定让姚彤华颇有几分犹豫。但很快,陈益定医师耐心温和的问诊态度便让姚彤华安下心来。
无框眼镜,白大褂下露出绿色手术服的些许边角,谈话间神态温和从容……这是近期记者见到陈益定时的第一印象。
作为姚彤华主治医师的陈益定也还记得当天的情景。陈益定说,那天接诊,他在看过姚彤华的检查单,又对其进行了触诊后,心中便已基本有了数。“你的肿块较软,边界清晰,99.9%是良性的。”陈益定的一句话,让姚彤华煎熬的心顿时有了几分镇定感。
考虑到姚彤华的状况,及其忧虑情绪,为彻底扫清疑虑,陈益定决定为其进行乳腺肿块切除术。
于是,就在姚彤华来就诊后的第二天下午,这场手术便在门诊中进行了。“手术只用了二十分钟就完成了,术中没有感到丝毫的疼痛和不适。”姚彤华回忆说,切下来的乳腺肿块是椭圆形的,陈医师拿给她看时说“包膜完整,质地柔软,肯定是良性的”,等这个肿块送病理科做了切片检查后确认是良性,便可以完全放心了。
术后,姚彤华回复得很好。“手术后的第二天,我就去讲课了,虽然需要抬起右臂在黑板上写字,我也没感到有牵拉感。”姚彤华说。
十天后,姚彤华的病理切片报告出来,一些正如陈益定所料:她的乳腺肿块是乳腺增生,并不是乳腺癌。
“能碰到这样好的医生,得到这样好的结果,真的非常幸运,很温暖。”姚彤华说,自己术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疤痕。这位乳腺外科医生的一双神手让她感到惊叹。
被救一命,决定写书还恩
在此之后,姚彤华又介绍了多位受乳腺疾病困扰的朋友来陈医师处就诊。
在一次次陪伴好友去陈医师的专家门诊就诊的过程中,姚彤华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女性对于乳腺疾病缺乏足够认识,但陈益定又只能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将这些知识讲给她们听。 从乳腺的结构,乳腺的常见病多发病,到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时候遇上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沟通起来难度很大,便颇费时间。
一番思量之下,姚彤华有了一个主意。她向陈医生提议说:“您有这么丰富的临床经验,应该写一本科普专著,让更多女性了解自己的乳房,教会她们如何进行自我检查,尽早发现乳腺癌的蛛丝马迹,以及得了乳腺疾病之后应该如何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等。这样能大大提高门诊效率,也可以让医生在有限的门诊时间里,接诊更多真正需要您帮助的患者。”
姚彤华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陈益定的赞同与支持。
但由于陈益定平日工作很忙,姚彤华便提出,此书可由陈医师提供一些平时做科普宣教的素材,并口述一些经典的病例,自己来做笔录。于是,为了完成这本书,姚彤华一有空便来到陈益定的门诊并积极参加各种健康宣教的讲座,一方面是记录陈益定的口述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将自己在科普宣教中听到的所见所闻,也收集下来,作为书的素材。
“每周四下午的名医门诊,陈医师常常从1:30进诊室开始,接诊一个又一个患者,几乎一刻都不离开座位。直到夜幕降临,整个门诊大楼空无一人。”姚彤华说,在她看来,“不急不躁”是陈医师最真实的写照,病人提出的任何问题他都能仔细地予以解答,并且详细地为病人介绍病情,探讨治疗方案。
“陈医生的慢声细语总是给人一种静水流深之感,举手投足间充满了无限的人文关怀。”姚彤华说。
遇乳腺疾病莫慌张,积极检查配合治疗是关键
如今,该书终于写成。
对于这本书,陈益定说,过去自己也写过一些书,但主要以教材等为主,专业性较强,这次这本由他与患者共同完成的《陈益定支招乳腺健康人生》的书,最大的不同之处,正在于用通俗化的语言,为大家讲述重要的乳腺疾病知识。
“乳腺癌是一种治愈率很高的恶性肿瘤,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仍要经历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需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陈益定说,作为医生,在用医术将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之外,还要学会医患沟通。这本书就是一道不错的桥梁。
陈益定提醒,检查乳腺癌的发生可通过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来进行,但对于未婚未育的女性暂不建议进行钼靶检查。“60%左右的乳腺疾病患者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陈益定说,其实,良性的乳房肿块很多都是不需要切除手术的,但现在不少此类患者都过于担心这种潜在隐患,才选择直接切除。因此,医生建议,在面对乳腺疾病时,患者应尽可能保持理性,多与医生沟通交流。
“我负责治病,你负责相信我!”这句来自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中的话,让陈益定印象深刻。
他说,医生真心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善于与患者沟通,并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病人能全心信赖医生,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构筑起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