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一生会遇到4大劫难 呵护乳腺别再等待

文 / 乳腺癌学堂
2018-07-21 12:33

世界上的每一对乳房,都应该被细心呵护,长在男人身上的也不例外。无论男女,乳房里都藏着一种叫乳腺的组织。女人的乳腺能分泌和存储乳汁,男人虽然没有这个功能,但他们的乳腺和女性一样有患癌风险。

乳腺一生会遇到4大劫难

乳腺一生会遇到4大劫难 呵护乳腺别再等待

增生让胸部每月“阵痛”

高发阶段:20~40岁

乳腺增生可以理解为乳腺过度生长,一般表现为月经前一周左右乳房胀痛,月经后自然缓解,呈现周期性变化。

30岁以下,多为生理性增生,通过有氧运动、健康饮食、舒缓精神,一般可自行缓。

40岁以上,病理性增生较多,要加倍留意乳房变化。

结节乳房里面长了“包”

高发阶段:20~30岁

乳腺结节是乳房里的“肿块”,九成是良性的,大部分是乳腺增生或纤维腺瘤引起。

纤维腺瘤常发于20~30岁育龄期女性,3/4的人有疼痛等不适症状,这种结节触感光滑、边界清楚、质地较硬、能移动,一般不需要治疗。

乳腺炎排空乳房利“恢复”

高发阶段:哺乳期女性

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女性中更为常见。哺乳时,乳头不干净或破损、哺乳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吸吮少或口腔环境差等,都会使细菌趁机侵入,引发乳头感染,导致乳腺炎。

预防乳腺炎,要注意哺乳姿势和乳头清洁。已患上乳腺炎,要勤喂奶,尽量把乳汁排净,如不能缓解,建议咨询医生。

乳腺癌男女都要防

乳腺一生会遇到4大劫难 呵护乳腺别再等待

高发阶段:45~55岁

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男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虽然低于女性,但也不能疏忽大意。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分泌液体,皮肤溃烂,或者皮肤像橘子皮一样坑坑洼洼。

有乳腺癌家族史、12岁以前来月经、52岁以后才闭经、35岁以后生育、肥胖者、长期性生活不和谐的女性、心理压力巨大的人,发现乳房外观变化,或者摸到肿块,要及时就诊。

对镜“自摸”,揪出乳腺病

2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检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问题。

最佳时机

自查乳腺的最佳时间,是月经后第9~11天。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较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检查步骤

看:最好在大镜子前进行,观察乳房外观,对比双侧是否对称,皮肤是否有凹陷、颜色是否异常、有无橘皮样等改变。

摸:站立,手指并拢平摸,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仔细全面地检查是否有肿块,触摸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然后压迫乳晕,看是否有液体排出。

没啥关系需要警惕:皮肤肤色正常,光滑发红、像橘子皮

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1)20~35岁女性,每3年到医疗机构做一次乳房检查。

(2)36岁~39岁,每1~1.5年检查一次。

(3)40~45岁,每年一次乳房钼靶检查。

(4)45~69岁,每年1~2次乳房钼靶检查。

(5)70岁以上,每2年一次。

扰乱雌激素的乳腺“杀手”

乳腺癌、乳腺增生等问题,都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一定关联。如今,雌激素分泌紊乱越来越普遍,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高脂饮食

常吃炸薯条、炸鸡翅、奶油蛋糕等高脂饮食,易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引起恶性肿瘤。

过量饮酒

乳腺一生会遇到4大劫难 呵护乳腺别再等待

女性大量饮酒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刺激乳腺细胞,导致增生和癌变。男性过度饮酒,会使肝脏灭活体内雌激素的能力减弱,相对提升了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乳癌的发生率。

母乳喂养不足6个月

母乳喂养会减少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压力过大

职业女性承受着各种压力,压力会影响各种激素的水平,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缺乏运动

中国成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下降近一半,女性下降的速度比男性更快。

温柔呵护乳房

呵护乳房,还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入手。

水果蔬菜赶走乳癌

多吃植物为主的饮食,可以降低乳腺癌风险。

果蔬:辣椒、西红柿、茄子、胡萝卜、西兰花、洋葱等果蔬,建议每天吃8~10份(约800克)。

豆类:豆类(如扁豆)富含膳食纤维,建议每天摄入30~45克。

好脂肪:橄榄油、牛油果、坚果等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减少炎性反应,有助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穿

好内衣解放乳房

文胸尺寸太大,会使乳房下垂,起不到托举的作用;而尺寸太小,穿起来胸部又会有压迫感,容易影响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

乳房与文胸之间的距离,最好能容纳1~2个手指;文胸的材质最好是纯棉的,文胸也最好每天清洗一次。

每天按摩保养乳房

正确的胸部按摩可缓解乳房胀痛等不适,并增强韧带的弹性,从而达到紧实丰满的效果。

躺在床上,由乳房周围开始,向乳头旋转着轻按,先是顺时针方向,然后逆时针方向再按一次,直至乳房皮肤微红,最后连续提拉乳头5~10次,早晚各1次。一旦发现乳房内有肿块等异常情况,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乳腺学堂”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