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出现漏尿的症状,究竟是“妇科问题”还是“泌尿科问题”?

文 / 千金芳
2018-06-30 18:07

女人到了中年以后,不仅面临着卵巢“退休”的问题,盆腔也在悄然发生着微妙变化,比如部分器官开始发生“游走”现象。所谓的“游走”,就是指器官偏离了原有的解剖位置,而到了其它的部位,由此引发了盆腔的病变。那么对于这种“鸠占鹊巢”的现象,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女性表现出漏尿的现象,即盆腔的脏器通过下移,然后对女性的膀胱产生了压迫症状,于是女性在没有排尿的情况下,轻微的活动也会导致有管不住尿的现象。那么,对于这种问题的出现,究竟是找妇科医生,还是找泌外科医生呢?

正确认识问题才是关键,正如上述一样,问题的根源在于盆腔的器官出现问题了,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症状的出现?目前总结这样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女性年龄增加以后,各种盆腔衰老的器官会发生松弛的现象。简单的说,盆腔不再像以前那么紧致了,正如人的皮肤一样变得有皱纹了。另外在受到重力作用下,盆腔的器官开始出现下坠的现象,而位于盆腔底部的器官就会受到上面器官压迫,由此导致泌尿系统方面的问题;二是女性在接受盆腔手术以后,原本正常的盆腔解剖被人为弄乱了。比如控制子宫的韧带被切掉了,连接子宫和周围脏器的韧带也被干掉了,这就使得子宫和周围器官都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绳索”,每个器官从此变得摇摇欲坠,由此产生了盆腔器官脱垂的现象,最后导致所有下垂的器官全部堆到膀胱的位置,导致患者出现漏尿和失禁的现象。

所以说出了这样的问题以后,首先还是要找妇科医生检查,然后再选择行什么样的手术。具体的检查也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盆腔的B超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和妇科方面的检查。每项检查的意义均不同,B超是为了了解盆腔的结构和形态、尿动力是为了确定盆底肌群的功能、妇科体检是直接对盆腔器官的脱垂进行评分。所以说有了所述的这些症状以后,女性要尽早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以排查是否有膀胱受压迫的现象,然后根据评分结果来判定是否需要继续采取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症状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先采取康复治疗的方式解决腿垂的问题,只有到了康复治疗无法缓解的时候,才会选择进行手术治疗。


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所有女性一定要记住这样几点,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避免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预防措施,平时避免产后过度腹部用力,以及减少姨妈经期间沉重的体力活等,这些都是从物理角度预防盆底器官脱垂问题。另外对于有早期症状的女性,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手术对盆腔的二次打击,另外还可以将漏尿症状控制在最初阶段,方便患者和医生共同进行下一步治疗。

(本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