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诞生100多年 为何我国不到10%的产妇体验过
2017年9月,陕西榆林产妇马茸茸死亡事件,让人们在悲痛中感知到女性的分娩之痛。同时,也让在国内的普及率和推广率极低的无痛分娩再度被讨论。
到底有多低呢?
据人民日报报道,受传统观念束缚、麻醉人才短缺、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无痛分娩率还不到10%,且东西部、城与乡差距大。
无痛分娩适用于所有的产妇吗?为什么在“无痛分娩”技术已经存在100多年之后,中国的产妇还要忍受生育之痛?
以下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通常会打消许多人的追问:
“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打麻药对孩子不好吧?”
“女性产痛,是激发母爱的必由之路。”
产房/在/太平间底下。有人用一首短诗来形容产房的恐惧,而这其中的恐怖,大多都来源于一个字——疼。
这是一种怎样的疼?在医学疼痛指数上,生产痛仅次于烧伤灼痛,排在第二位。关于这种疼痛,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类可以承受45del(单位)的痛楚。但是当女人生孩子的时候,要承受57del的痛楚,相当于碎了20根骨头。
其实,真正让产房变成“地狱”的原因或许并不是真正的疼痛,而是对这种疼痛的忽略,甚至将其视为女性必须承受的天经地义。
对于产妇来说,忍受生育的疼痛是天经地义的吗?
马茸茸事件发生后,有网友留言写道:“不是所有的苦难都有意义,也不是所有的苦难都值得歌颂。”
作为缓解产妇生育疼痛的手段,无痛分娩技术已经存在超过100年,早已在欧美普及。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接受无痛分娩手术的产妇大幅增加。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2008年,61%的美国产妇采用了无痛分娩。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妇产麻醉科主任称,2001-2012年,洛约拉地区产妇接受无痛分娩手术的比率从75%上升到近90%。
在欧洲,无痛分娩普及率因国家而异。一般而言,东欧的普及率低于西欧,西欧又以法国普及率最高,能达到近80%。
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名为(一流生育)的活动后,无痛分娩在英国迅速普及。如今,英国90%的医疗机构都能24小时实施无痛分娩手术。
一本名为《你一定要知道的无痛分娩——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的书中,如此写到无痛分娩在中国的普及状况:“80年代改革开放后,重症监护和分娩镇痛几乎在同一时期重新起步。到了2011年,前者几乎遍及了每家医院,而后者几乎没有。”
“无痛分娩”在中国推广艰难仅仅是被传统观念所困吗?医生们有不一样的看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2001年开始开展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是国内最早进行无痛分娩的医院,但不久后,该院医务人员发表文章,感叹无痛分娩在中国的普及之难。
时任该院妇产科副主任的陈倩说,“无痛分娩可以减少产妇的痛苦, 其实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这是医疗护理理念进步的体现。但是,医院要开展无痛分娩服务,仅有技术是不够的,必须有良好的人员组合。因为,生孩子与做手术不一样,做手术可以预约、预定时间,生孩子不能预约不能等,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该生的时候就得生,因此,麻醉科必须24小时有人在妇产科值班。”
一位麻醉科医生说:“经常有患者担心麻醉意外。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麻醉意外的几率,要远远低于麻醉医生的猝死率。”
微博大V于莺也通过微博表达了自己对于无痛分娩的意见,“光呼吁推广无痛分娩,无异于给现在非常忙碌的产科一线又抽了一鞭子。”通常,各大医院的妇产科都是全院最忙碌的科室,无数产妇抱怨“在产房,连喝一口水都得求护士”的背后,是医护人员超负荷的工作状况,如果实施无痛分娩,医生护士的工作量则会在现有基础上再度翻倍,还要随时和麻醉师进行配合,而这也正是于莺口中“又抽过来的那一鞭子”。
知名健康博主陈达书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她认为医疗资源不足同样是制约无痛分娩推广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在麻醉师的人员配备不足方面。麻醉师工作强度和收入成反比,近年来选择当麻醉师的医学生越来越少。这让原本就少的麻醉师更加少的可怜。这一点直接导致了无痛分娩的推行困难。除此之外,她还认为医务人员观念跟不上也是原因之一,“总有拎不清的医务人员担心无痛分娩会影响妊娠结局,狠心不给产妇上无痛。当然心还是极好的,只不过因为没有更新知识而办了坏事。”
阻碍无痛分娩推广的还有政策因素:其未列入经物价部门审核的单独收费项目。医院只能对实施无痛分娩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器械等按价计费,而医疗服务、人工劳动等就无法合理合法收费。而无痛分娩的过程会有数小时乃至更长,需要麻醉医生和助产士定时巡视、监护,所获却远不如一台手术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医疗资源不足、麻醉医师本已超负荷的前提下,综合性医院及医务人员对这项服务的推广,注定缺乏动力。
目前,国内的镇痛分娩,妇产专科医院的普及度高于综合医院,民营医院普及度高于公立医院,发达地区普及度比偏远地区高。
专家担心,明确定价、适当提高镇痛分娩中麻醉师、助产士收入,或意味着加重产妇生育费用,有可能导致无痛分娩沦为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因此他们建议考虑将镇痛分娩视为基本医疗需求,纳入医保制度。
本文综编自人民日报、每日人物 、新浪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