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药物的江湖:以进口药物为主,市场规模预计100亿
辅助生殖药物是指在一个完整辅助生殖周期中所使用到的药物,在辅助生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
①降调节药物,降调节可以更好的控制刺激周期,而且有助于预防早熟排卵;
②促排卵药物,作用是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发育;
③诱发排卵药物,作用是促进卵泡生成和成熟并可模拟生理性的促黄体生成素的高峰而诱发排卵;
④黄体支持物,作用是使子宫内膜为胚胎着床做好准备。
根据样本医院数据测算,目前国内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规模约100 亿元左右,随着市场的扩容,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上市公司中丽珠集团(根据PDB 数据,生殖管线产品占公司整体收入的15%,包含亮丙瑞林、尿促卵泡素、尿促性素等较大品种)、长春高新(重磅产品重组促卵泡素2015 年上市,原有产品生长激素和曲普瑞林也应用于生殖领域)、仙琚制药(PDB 数据显示,黄体酮、孕酮类产品占公司收入的25%左右)重点推荐。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认识下辅助生殖药物的市场和在辅助生殖中的作用,以及他们的江湖吧!
1、辅助生殖药物占到总费用的50%左右,市场规模在100亿
在试管婴儿诊治过程中,辅助生殖药物占到总费用的50%左右。
试管婴儿的费用构成:
①术前的检查。一般在进行试管婴儿治疗前,夫妇双方要进行术前检查,主要是排除一些不适合进行试管婴儿的疾病如传染性疾病和不适合女方怀孕的疾病,这花费大约在2000-3000元。
②试管婴儿的药物。试管婴儿是通过药物促排卵后取出女方的卵子的,所以一般要使用20-40支的促排卵药物,在加上前面使用的降调节药,总共需要9000-15000元。
③试管婴儿的取卵、培养、移植费用,如有多余的良好胚胎要进行冷冻保存,大约在10000元左右。如进行单精子注射(ICSI)要再加2000元左右。三部分的费用总共大约在3万元左右。
根据辅助生殖的费用构成测算,辅助生殖药物的市场规模在60亿元左右,但实际上很多辅助生殖药物还可以脱离辅助生殖周期单独给不孕不育症患者使用,例如促卵泡激素、绒促性素、克罗米酚等,用于诱导孕妇排卵,另外普通孕妇在怀孕后也可能使用黄体支持药物进行保胎。
所以实际市场份额会比60亿元大,但主要应用还是在辅助生殖领域,因此我们预计实际市场规模在100亿元左右(不考虑瑞林类药物在其他适应症领域的应用)。
根据PDB数据显示,辅助生殖药物中份额较大的还是促排卵药物和降调节药物,因为使用周期较长,价格维护较好。
2、降调节药物:开启辅助生殖周期的第一步
降调节作为辅助生殖的第一步,可以更好的控制刺激周期,而且有助于预防早熟排卵。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是最常用的降调节药物。
GnRH类似物主要分为两种:GnRH激动剂(GnRH-a)、以及GnRH拮抗剂(GnRH-A)。GnRH激动剂的主要产品是醋酸曲普瑞林,曲普瑞林是天然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
醋酸曲普瑞林全球市场目前增长较为缓慢,2009-2015年CAGR仅有3.47%。Ipsen是曲普瑞林的原研厂家,占据了国内乃至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据统计,2014年醋酸曲普瑞林全球销售收入4.2亿美元,Ipsen一家收入就超过了3亿美元。
国内市场的曲普瑞林的增长较快,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6%。但主要市场份额仍掌握在外企的手里,主要是因为有长效微球剂型。2016H1样本医院收入,Ipsen占比57%,辉凌占比39%,国内企业占比不足4%。在国内企业中,金赛药业2007年进入样本医院销售,虽然从2013年开始产品有放量趋势,但整体规模过小。
3、促排卵药物:促进卵泡发育以及诱导排卵
促排卵药物主要是用于治疗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而无排卵者,服用药物可诱发排卵。
促排卵过程利用了一个月经周期中一批卵子都具有发育潜能的特点,给予足够支持所有卵泡发育的促卵泡生长素,打破它们的竞争,促使一批卵子发育成熟,避免这些卵子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卵泡生长素而凋亡。
促排卵药物均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提高体内的FSH、LH水平而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且作用时点极为关键,常见药物包括克罗米芬、尿促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绒促激素。
1、目前促卵泡素(FSH)以外企产品为主,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重组促卵泡激素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有望改变外资独占市场的竞争格局。15年默克、丽珠集团和默沙东分别占据了57%、23%和11%的市场份额,外资药企目前占据超过68%的市场份额,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2、克罗米芬属于经典的促排卵药物,高特占据绝大部分市场
克罗米芬一个疗程5日,每日口服50mg(1片)。自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服药,在治疗后有排卵但未受孕可重复原治疗的疗程,直到受孕,或重复3~4个疗程。若患者在治疗后无排卵,在下一次的疗程中剂量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到每日100mg,共5日。个别患者药量可达每天150mg时,才能排卵。
克罗米芬的原研厂商是高特,市场产品主要剂型是片剂及胶囊,其中高特的片剂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克罗米芬全球市场发展稳定,2011-2015年复合增长率11.1%,2015年收入接近7000万美元。
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从2011年开始只有高特以及国内的两家企业广州康和药业和上海衡山药业,2011年至今产品销售规模整体萎缩,主要原因:
占国内样本医院超过90%市场的高特产品的规模的减少;
市场上促排卵同类药的竞争。
3、促黄体激素α,又称重组人促黄体激素,默克雪兰诺一家独大。
促黄体激素通常与重组人促卵泡激素(FSH)同时使用,皮下注射75IU/d,并根据患者激素水平调整剂量,平均用药天数7-14天,费用为1960-2800元。
在市场规模方面,我国不孕人群超过5000万人,其中女性不孕人群超过2000万人,而25%的女性患者属于不排卵性不孕,即500万女性患者可接受促排卵治疗。假如促黄体激素产品渗透率为10%,则理论市场空间为10-14亿。
国内市场上,促黄体激素药物由默克雪兰诺独家提供,药品名为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商品名为乐芮,2010年至2014年样本医院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69.76,至2015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为2733万元。
重组人促黄体激素α,被美国FDA列为孤儿药,目前是默克雪兰诺独家产品,国内外均没有新的在研厂家。药品招标方面,在国内中标价格稳定。
4、尿促性素(HMG)为一种促性腺激素, 国内市场中以国产药物为主
主要含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 LH),二者含量比值约为1,FSH可以刺激卵泡生长与成熟,LH可引起排卵与刺激黄体发育,但尿促性素中所含的LH量不足以使黄体发育,故其主要作用是促卵泡发育,为排卵而准备成熟卵泡,常常同时给绒促性素以刺激排卵。
国内市场中以国产药物为主,丽珠集团占据大部分市场,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样本医院销售中丽珠集团占比为66.57%,其次为辉凌制药占比27.72%。尿促性素的销售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样本医院销售额为8343万,同比增长5.48%,2016年前三季度样本医院销售额为7559万。
作为促第二代促排卵药物,尿促性素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过程中及辅助生殖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同类产品只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相比,尿促性素性价比最高。
国产普通HMG在我国已应用多年,可独立地作为促排卵治疗和IVF过程的用药,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明国产H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尿蛋白杂质多、尿源污染、批间不稳定性、过敏反应等,因此更高纯度和更高质量的HMG产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进口HMG为高纯度的HMG,也是天然提取的促性腺激素制剂,但是纯度达到了重组单组分制剂的水平。目前,国内企业中丽珠集团率先发展高纯度HMG产品,已进入临床申请审评阶段。
5、绒促性素(hCG)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促性腺激素,与LH分子结构高度同源,能作用于LH受体,使黄体分泌孕激素,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临床上常用于与氯米芬、尿促性素联合应用诱发排卵;
此外,hCG有助于维持黄体功能,并参与子宫内膜转化,增加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也应用于保胎治疗。
目前,国内市场上绒促性素产品的主要竞争企业为默克雪兰诺和丽珠制药,2016的上半年样本医院销售金额中,默克和丽珠总共占比达98%,其中默克占62%,丽珠制药36%;
在2016年上半年样本医院销售数量中,默克和丽珠总共占比达91%,其中丽珠制药一家的销售数量占比为86%。国内获批的生产企业有22家,包括第一生化、北方制药、人健药业和丰原制药等。
绒促性素的全球销售额及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均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全球销售额为6380万美元,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为3427万元。
绒促性素已进入国家甲类医保目录,在中标价格方面,绒促性素价格保持稳定,没有降价压力。
丽珠制药是国内辅助生殖药物研发先驱,产品注射用绒促性素规格全、应用广,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于2016年10月获得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的临床批件,预计2-3年内可上市,有望抢占默克雪兰诺的重组人绒促性素市场份额。重组人绒促性素价格高于尿源性绒促性素,产品盈利性更好,未来如果实现市场上尿源性绒促性素的逐步替代,公司该类药物销售利润将增加。
6、黄体支持药物:为试管婴儿保驾护航
黄体支持药物的作用是维持黄体功能,使子宫内膜为胚胎着床做好准备,主要包括黄体酮类、雌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 国产企业占据着主要市场,2015年仙琚制药占黄体酮市场的43.8%,爱生药业占据市场31%份额。
从国内样本医院销售方面来看,黄体酮类药物销售额连续增长,2015年黄体酮销售额达1.67亿,同比增长22%,屈地孕酮销售额达1.59亿,同比增长10%。
从产品类别分析,国内样本医院黄体酮口服制剂销售额占比从2010年开始受到黄体酮阴道制剂的竞争,黄体酮阴道缓释制剂售价远高于注射和口服制剂,口服制剂的销售额占比逐年下降,但仍占据较大份额,且国内口服制剂市场以国产企业为主,其中仙琚制药在国内黄体酮市场份额最高,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拿到黄体酮胶囊和黄体酮注射液生产批文的企业。
在医保收录方面,黄体酮注射剂和口服常释剂均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多个省份医保目录,凝胶剂目前仅进入江苏和安徽省乙类医保。
总结:辅助生殖领域很长时间都是以进口药物为主,实现进口替代有一定的竞争压力。纳入医保的范围也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