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了CT后得了肺癌是真的吗?做一次CT,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
前几天我们收到读者陈小姐的私信:
她说她的父亲咳嗽一段时间了都还没好,他自己去诊所里开了一些药来吃,但还是没有缓解,反而还越来越严重。于是陈小姐就想带父亲去大医院看看,但是被父亲一口回绝了。
原来,陈小姐的父亲说去大医院就肯定要做CT检查,那是有辐射的,听说还会致癌呢,所以他拒绝去医院检查。
这让陈小姐感到非常为难,虽然听说CT有一定的辐射,但是真的会致癌吗?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一下陈小姐的疑问。
别把CT当做洪水猛兽,辐射其实无处不在
CT是一种很常见的检查方法,但是很多人一听到CT首先想到的就是辐射很大,甚至认为还会致癌。
其实,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对辐射损害的耐受程度,而CT检查的辐射量是在人体能够接受的安全范围内的。
此外,就算没有做CT检查,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接收到各种辐射,比如香蕉中含有的钾也具有天然放射性,吃1根香蕉的辐射剂量大约是0.0001msv;
正常人平均1天接收来自宇宙微波背景的辐射量约为0.01msv;乘坐飞机从日本东京飞到美国洛杉矶来回接收的辐射剂量约为0.02~0.05msv;做一次胸部CT的有效辐射量约为1.5msv。
因此,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要将CT认为是洪水猛兽,该检查的还是要听医生的建议。
做一次CT对人体致癌概率有多大?
不过,总有人过不了心里那道坎,认为做CT不仅辐射大,还会致癌,那我们就来看看CT和癌症有哪些关系。
CT的危害主要来自于X线产生的电离辐射,能够破坏人体中的某些大分子结构,从而损伤人体细胞。但是,在医学上常说:
抛开剂量谈辐射就是耍流氓,偶尔做一次CT所受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只有当每年受到的辐射高于100msv时,才可能会明显增加患癌几率。
有人说做了CT后得了肺癌,这是真的吗?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CT和肺癌之间存在关系,与吸烟以及其他致癌因素相比,正常人接触CT的次数和时间要小得多。
因此,做了CT后得了肺癌,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使患者得了肺癌,只是在做CT的时候被检查出来了而已,并非因为CT导致了肺癌。
那么,做一次CT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人体各部位在做CT检查时,承受的辐射量大概如下:
头颅CT的有效辐射量为2mSv,相当于在大自然中本底辐射八个月,致癌的风险很低;
胸部CT筛查肺癌的有效辐射量为1.5mSv,相当于在大自然中本底辐射六个月,致癌风险很低;
冠脉CTA的有效辐射量为12mSv,相当于在大自然中接受本底辐射四年,致癌的风险低;
腹部+盆腔CT重复扫描的有效辐射量为20mSv,相当于在大自然本底照射7年,致癌的风险为中等。
肺癌早筛到底该选择什么方法?
肺癌是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面对高发的肺癌,我们在平时应该做好肺癌早筛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影像科医生提醒大家要做科学的肺癌早筛,肺癌早筛首选的方法就是X光胸片,如果检查发现有肺部结节,那么就要进行肺部CT低剂量筛查。
有些患者过度依赖某些检查,比如还没检查出问题,就要求直接做PET-CT检查,医生并不推荐这样做。CT、增强CT与PET-CT都能用于肺癌筛查,这三者的用途有什么区别呢?
CT:也就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将人体的某些结构切成薄片进行观察,比如肺部CT,可以观察到肺部结节的形态、大小、密度,医生可以通过这些影像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增强CT:近年来,增强CT的发展非常迅速,通过静脉注射高密度的对比剂,让血管内充满该对比剂,就会产生不同的对比,这就叫做增强CT。
在增强CT的检查过程中,扫描技师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来进行扫描,判断病变的密度改变情况。
PET-CT:在CT的基础上加上核素PET的功能,主要是进行全身的筛查,比如肺部发现有肿瘤,需要查看全身是否有转移,或者癌细胞已经转移,寻找病灶究竟隐藏在哪里。PET-CT的作用虽然很强大,但是不能乱用。
总之,CT是一种很安全的检查方法,虽然存在少量的辐射,但偶尔做一次CT并不会对健康造成明显的影响,就医时还需遵医嘱进行检查。
参考资料:
[1]卡丽娜·斯托尔斯(Carina Storrs),贾明月(翻译).CT检查会致癌?[J].环球科学,2013:90-91.
[2]无.辐射其实无处不在[J].电脑迷,2011:65-65.
[3]《CT、增强CT、PET-CT……肺癌早筛到底该选择什么方法?》.人民网.2019-11-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