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当成阑尾炎,险些误了性命!
今天看到群里一位朋友吐槽:一个右下腹疼痛入院的患者,去年10月份,被某民营医院忽悠住院(据查是莆田系,*大胃肠病医院),草率地诊断为阑尾炎,并花了近2万元做了手术。
谁知,术后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于是再次上门求治,医生说又犯了“阑尾残株炎”,于是又做了一次“阑尾手术”,又被骗去两三万。
该患者出院数月后,腹痛倒是减轻了,开始出现血便、消瘦,再去找这家医院时候,早已人去楼空。
这才到当地县医院求诊,腹部CT检查和肠镜确诊:进展期右半结肠癌。
今天,咱们不去谴责一些无良的莆田系野鸡医院,作恶自有报应。
咱们重点说说结直肠癌和阑尾炎的区别。
肠癌的成长过程我还想起一个相似的病例,是去年徐州医学院附院的符炜大夫分享的一个病例——
一位患者,拿着一份彩超报告问付大夫:“医生,为什么我阑尾已经割掉了还会得阑尾炎?”
付大夫拿过彩超报告一看,询问了一下病史,原来这位病人3年前曾经因为“阑尾炎”在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最近一段时间右下腹又开始隐隐作痛,而且有加重的趋势,自己怀疑是不是当初手术没有做干净,于是就到了医院要求做阑尾彩超,结果彩超报告说:右下腹可见一约3 cm的条索状物,怀疑阑尾残株炎。
知识链接——阑尾残株炎
阑尾残株炎则是指已行阑尾切除的患者,由于阑尾根部保留过长术后而再次发生炎症,称为阑尾残株炎。此症与手术处理失误有明显的关系,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由于该患者曾做过阑尾切除术,因此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以至于误诊,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严重的后果。
付大夫详细地询问了病人腹痛的特点、伴随症状以及大便的情况,再仔细地进行了腹部检查,告诉他,可能没有“阑尾炎”那么简单,然后开单让他查了结肠镜,结果证实是——披着“阑尾炎”外衣的结肠癌!
这算是误诊吗?也不全算是;
其实在临床,很多结肠癌的初期表现,还真的和急性阑尾炎发作的症状,特别相似。
结肠是段很长很长的肠子,小肠续着盲肠,盲肠又是结肠的起始,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段,几乎在每段,都有发生癌变的可能,这就是我们统称,也常说的结肠癌。可以看着下图感受下:
特别强调了盲肠,是因为阑尾就是这小段肠管的附庸,就是因为如此,阑尾和结肠的关系,就显得特别近,特别是出了问题的时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再加上阑尾炎是大夫遇到腹痛病人时必须要考虑排除的疾病,所以B超去看看阑尾,绝对是没毛病。
下图就是强调了下阑尾的位置:
对比两个图看看,阑尾和结肠,真的是大哥和小弟的关系。
但是发现了是阑尾的问题,也对症处理卓有成效时(保守时输液能缓解症状,手术时探查也可见发炎肿胀的阑尾),谁能想到,“小弟出了问题,原来是大哥出事儿了!”
那么结肠癌为什么会引起急性阑尾炎发作呢?原因有多种,比如发生结肠癌后刺激结肠使结肠节段性收缩加强,导致结肠癌病变上段的结肠腔内压力升高。
当肠腔内压力持续升高时,这种压力差最为显着,可致阑尾引流不畅,从而发生急性阑尾炎。由于结肠癌引起免疫功能减退,也可使抗感染能力降低。
阑尾壁含丰富的淋巴组织,本身又是一个退化器官,容易成为病菌突破口,招致细菌入侵,引起感染。这也是结肠癌易发生阑尾炎的原因。
想想两者位置关系,这边风吹草动,那边岂能安然无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病症相关又容易忽略本质问题。
阑尾炎诊断起来不难,但是性质单纯不单纯,就是套路所在了。
所以对于我们外科医生而言,倘若有典型的阑尾炎表现,手术中也发现确有阑尾炎症,最好也探查下附近肠管,那些结肠癌病变离阑尾较远术中也没有探查到以致发生遗漏,导致贻误最佳诊治时机。
往往到再次手术探查发现结肠癌时,病变已属晚期,失去了根治机会,就可惜了。
倘若条件允许,还是尽可能考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且不说创口小,相对伤口感染、不愈这些问题发生几率要低一些,腔镜视野下的腹腔脏器探查,是不是也更容易更有把握一些呢。
此外,也要再啰嗦提提,凡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在发现自己的右下腹疼痛时,若此前有过腹部隐痛、便秘或黑便病史的,应警惕有结肠癌与阑尾炎并存的可能。
这样的患者不要忽略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癌胚抗原、B超、CT、结肠镜等项目的检查,以明确诊断。阑尾切除后,患者也应定期进行这些项目的检查。其中应把大便潜血试验列在首位。这样做有助于早期发现结肠癌。
所以总的来说,患者阑尾切除后,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警惕结肠癌的存在:a、阑尾切除后患者仍觉腹痛、腹胀且持续发热而又可能不是感染所致;
b、阑尾切除后,患者的腹痛加剧,出现了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而又可能不是肠粘连所致;
c、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合,且流脓或形成瘘管;
d、术后患者的贫血症状不断加重、大便形状和排便习惯有明显改变、持续或断续便血。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问题,倘若不局限在阑尾炎的相关症状上,这些反常症状,是不是也是蛮典型的结肠癌的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