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会得乳腺癌?10个关于癌症的误传!年轻人、皮肤黑都得注意

文 / 叮当快药
2019-05-10 17:16

癌症,可以说是人人都惧怕的疾病,几乎所有人也都有过“认识的人因癌症去世”的经历。

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

2018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在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我国占380.4万例;在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占229.6万例。

男性不会得乳腺癌?10个关于癌症的误传!年轻人、皮肤黑都得注意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

在癌症如此常见的今天,我们对于癌症仍有很多误解。

结合国内情况,总结出我国公众对癌症的10个错误认识,并请多位权威专家逐一解释。

有的时候对于癌症的错误认识常让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恐慌。

1、错误认识:我很年轻,不会患上癌症

有些肿瘤本身就是年轻人甚至儿童更容易患,比如白血病、淋巴瘤、肾和骨的一些恶性肿瘤。

近年来,除了发病率普遍升高外,很多肿瘤的发生都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倾向,比如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防癌不分老幼,年轻人同样要警惕癌症的侵袭。

2、错误认识:男性不会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男性也有乳腺组织,所以同样可能患乳腺癌。

男性不会得乳腺癌?10个关于癌症的误传!年轻人、皮肤黑都得注意

但男性发病率很低,约占所有乳腺癌中的1%,我国西部地区仅为0.5%~1%,也就是说,100位乳腺癌患者中大约有1位是男性。男性乳腺癌容易早发现,预后也较好,治疗方式也与女性患者相似。

3、错误认识:切除肿瘤会导致其爆发性生长

肿瘤是否进行手术切除要看肿瘤分期及患者的身体情况。

绝大多数早期实体肿瘤,如肺癌、肝癌、食管癌、胃肠癌、乳腺癌等,可通过手术实现根治性治疗。手术切除早期肿瘤,不仅不会导致癌症爆发性生长,反而有可能获得根治的机会。

但如果已是晚期,或者肿瘤已出现转移,特别是远处转移的,进行手术就要十分慎重,毕竟手术是有创的,会对病人身体造成伤害。

4、错误认识:辐射会导致癌症

辐射一般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多存在于医疗环境中,如X光、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放疗等,这种辐射携带能量大,可直接造成人体细胞DNA损伤和基因突变,这也是放疗可杀死癌细胞的原理。

非电离辐射:手机、微波炉等,能量比电离辐射低,不足以直接造成DNA损伤和基因突变。

X光、CT等的电离辐射,需要达到一定的辐射剂量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按照标准,普通人一年内在天然环境里的电离辐射是1~2个单位,一次X光造成的辐射是0.2个单位,CT是2~10个单位。

在做影像检查时可优先考虑无辐射的MRI(磁共振成像),如果MRI不能解决问题,一般是先拍X光片,再做局部CT。只要不是一年内经常做这些检查,就没必要对这类辐射过度焦虑。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的辐射属非电离辐射,合格产品的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致癌可能性微乎其微。

5、错误认识:肤色较深的人不会得皮肤癌

由于皮肤中的黑素小体及黑素颗粒的保护,肤色较深的人受到紫外线的损伤较小,皮肤癌发病率的确比肤色浅的人低。但皮肤在过度光照下同样会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因此不能说肤色深就一定不会患皮肤癌。

男性不会得乳腺癌?10个关于癌症的误传!年轻人、皮肤黑都得注意

皮肤颜色深的人患皮肤癌的部位多为手掌、脚掌和指甲周围等区域。他们同样需要在太阳充足时涂好防晒霜,做好防晒工作。

6、错误认识:儿童是缩小版的成人

儿童的癌症与成人癌症明显不同,并且二者对治疗的反应不同,治疗结果也明显不同,通常儿童癌症治愈率更高。

儿童和成人不仅存在形态大小的区别,更关键的是,儿童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其脏器与成人的脏器不仅是大小的区别,更在功能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治疗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些成人能用的药儿童就不能用。用药还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充分考量药物对儿童未来的影响,应更为慎重。

7、错误认识:有癌症基因就一定会得癌

这是一个普遍误区,除了极少数有明确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外,绝大多数肿瘤不具备明确遗传性。

常见的有明确遗传倾向的肿瘤包括乳腺癌、结肠癌等。有这些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其发病率往往比正常人群高出许多,但也并非一定会得病。

男性不会得乳腺癌?10个关于癌症的误传!年轻人、皮肤黑都得注意

另外,有些肿瘤表面上看有家族聚集性,但并不是由于遗传因素,而是因生活方式和传染性因素造成的,比如肝细胞癌,常常是由于病毒互相传染所造成的。

8、错误认识:乳腺癌患者要远离豆类

乳腺癌患者不必刻意远离豆类。豆类的雌激素作用微乎其微。另外,植物雌激素会根据体内雌激素的高低而表现出促进或拮抗作用。

当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时,植物雌激素可竞争本属于人类雌激素的受体,从而有效地减弱靶细胞对雌激素的应答,起到了抗雌激素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它就会替补上场,起到保护心血管系统、预防骨质疏松等作用。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是安全的。食用豆类不仅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对乳腺有保护作用,对乳腺癌患者病情的恢复也有帮助。

9、错误认识:抗癌就像一场战役,不是赢就是输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治疗肿瘤的主导思想被打上了“瘤子不灭,性命不保”的烙印。但经过多年实践,医学界已普遍认识到,肿瘤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机体出了问题。

很多时候,即使经过治疗,肿瘤也不一定会停止生长。只要能维持平衡,就能实现带瘤生存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目前临床治愈的标准。

如果有一天,肿瘤能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虽无法根治,但能够通过治疗来控制,相信大家会把带瘤生存看成像患感冒一样,不再如此恐慌。

10、错误认识:得了癌症,全是我的错

患者一旦被确诊患了肿瘤,很容易出现自责心态。肿瘤的原因错综复杂,大多没办法归于一个确定的因素,有自身生活习惯原因,有环境影响,也有先天基因的作用,任何人都有可能得癌。

男性不会得乳腺癌?10个关于癌症的误传!年轻人、皮肤黑都得注意

实际上,追究过去已没有太大意义,最重要的是积极向前看。患者要少想一点“如果”,多想一点“幸好”,去掉消极心态,以积极心态去面对疾病。任何一个抗癌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积极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