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抗癌药降价七成 “等不起”困局待解

文 / 中国城市报
2019-03-25 22:14

癌症是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也是当前社会重大民生“痛点”。

“患癌的绝望,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一位癌症患者表示,除了癌症致病因素复杂、防治难度大外,抗癌药物的高昂价格成为压垮不少患癌家庭的稻草。


部分抗癌药降价七成 “等不起”困局待解

伴随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推出举措促药品降价,国内外医药企业也开始为争取市场份额加入调价行列。这其中,有

昂贵药价让多数患者望而却步

3月19日上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乳腺科候诊大厅里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正在候诊大厅复诊的50岁张晓芬(化名)就是其中一员。

“2016年年底在老家体检,医生确诊我患了乳腺癌,这对我们每月仅拿3000多元工资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张晓芬告诉记者,在确诊之后她上网查了3天的资料,不少网友晒出的药费单让她对治疗心灰意冷。

“动辄就是10多万元的药费,有一些自费药甚至高达40多万元,感觉生活都没有了奔头。” 张晓芬说。

“虽然花费高,但病还是要治啊!”陪同张晓芬复查的家人告诉记者,从确诊到决定来北京寻医,他们思考了3天,尽管对尚未确定的高额医药费账单充满着的不安和恐惧,但让张晓芬活下去的迫切愿望成为驱动一家人到京就医的重要动力。

“初期的治疗费用还算能够接受,但我本身是HER2(重要的乳腺癌预后判断因子)阳性,需要接受赫赛汀(曲妥珠单抗)治疗,一针23000元的价格真的是让我们全家望而却步。” 拿着HER2化验结果的张晓芬快速算了一下治疗花费,体重未超过60公斤,按照一次一支来计算,17次治疗方案的花费高达近40万元。

“对于很多肿瘤患者来说,都指望着新药救命,但往往新药价格昂贵,也不在医保目录上,让不少患者失去了抗癌的信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科住院处的护士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肿瘤科护士,她见过很多家庭因病陷入困境。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

癌症防治难度大、疾病负担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抗癌药进医保后需求剧增

面对高昂的医药费,张晓芬一度准备放弃治疗。这时,一条消息传来,让她重燃了对生的希望。

2017年7月,国家将赫赛汀降价纳入医保,单支价格降为7600元,医保可再报销60%。一支药品的价格从23000元降至2960元,这让普通家庭的患者也能支付得起。

除了赫赛汀的大幅降价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2018年11月,阿扎胞苷、奥西替尼、阿昔替尼、安罗替尼等17种降价抗癌药品纳入医保目录。在经过和药企的价格谈判后,这17种药品相较于原来的零售价格有大幅降低,再加上报销的部分,平均降幅超过50%。

“心里的负担突然放下了,感觉自己还能多生存几年!”张晓芬说。

伴随着药物价格的下降,药物需求量开始呈攀升趋势。2018年5月,赫赛汀出现持续性断货,同为乳腺癌患者的河北梅女士就经历了此次“药荒”。

“我们当地只有一家医院有赫赛汀,医生不给我开药,说是供应紧张,在这家医院做手术的病人都不够用。”梅女士告诉记者,平时省吃俭用前期治疗已经花了不少钱,现在没有药更令人着急。

在梅女士加入的一个患者交流群里,大家都希望这个药尽快到货。

赫赛汀的生产商、瑞士罗氏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自赫赛汀价格下降以来,需求大增,生产厂商还未来得及调整产能,因此出现供货不及的情况。

赫赛汀缺药现象并不是个例,不少纳入医保的抗癌药物都面临着患者“难买、用不上”的困境。对此,2018年,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明确谈判抗癌药的费用不纳入当年医保总额控制范围,要求各地不得以费用总额控制、药占比和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目录等为由,影响谈判抗癌药的供应和使用。此举破除了谈判抗癌药“进院难”“开药难”等障碍,有力解决了抗癌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本月,“4+7”带量采购试点进入落地阶段。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一些高价抗癌药价格下调幅度超过70%。

早诊早治可降低

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我国医保体系的逐步完善,抗癌药降价的推动力度也在不断提升。包括减税、降价等在内的措施,对加速抗癌药整体价格下降以及加快进入医保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吴令英认为,抗癌药降价是减少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手段。

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802家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采购了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其中采购4种以上的医院达到259家,努力满足癌症患者的用药需求。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看来,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提高药品可及性的同时,做好预防与治疗工作也至关重要。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绍,通过中央财政支持,我国开展了农村高发地区、淮河流域、部分城市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以及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项目地区癌症早诊率超过80%,治疗率达到90%,筛查人群的癌症死亡率降低46%,早期病例诊疗费用较中晚期节省近70%。

此外,焦红还建议,组建国家癌症防治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支持,并完善考核机制将癌症防治重要指标与地方政绩挂钩。

链接: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即将调整

拟优先调入抗癌药、罕见病药

3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意见稿,新版常规准入医保药品目录将于6月公布,9月完成所有目录药品调整工作。

药品目录调整涉及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药品调入和药品调出两项内容。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急救抢救用药等。

调入分为常规准入和谈判准入两种方式,在满足有效性、安全性等前提下,价格(费用)与药品目录内现有品种相当或较低的,可以通过常规方式纳入目录;价格较高或对医保基金影响较大的专利独家药品应当通过谈判方式准入。其中,调入的西药和中成药应当是2018年12月31日(含)以前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上市的药品。

药品目录调整分为准备、评审、发布常规准入目录、谈判、发布谈判准入目录5个阶段。6月印发新版药品目录,公布拟谈判药品名单。谈判达成一致的药品纳入药品目录范围,并确定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及管理政策。8月,国家医保局发文将谈判成功的药品纳入药品目录,同步明确管理和落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