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筛查?避免癌症发生

文 / 小晓医生
2018-12-04 21:27

由于胃癌的发现的时候,病情已经发展中到晚期。早期症状不典型,很难从临床症状中发现,需要从茫茫人海中,把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筛选出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高危因素有:

  1. 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
  2. 胃癌的高发地区人群,如山东临朐县、福建昌乐县、江苏、上海等地。
  3.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癌前疾病。
  5. ​家族中一级亲属有患病者,如父母。
  6. 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如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

符合第一条和2~6中任何一条者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慢性胃炎如何筛查?避免癌症发生

胃癌的发展过程: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正常的胃组织,其黏膜都是正常,当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下的情况下,可以使正常的胃黏膜转变成为非萎缩性胃炎,继续发展可致,使胃黏膜肠上皮的化生,特别是大肠型的肠上皮化生,此类型转变成癌的几率较大,需要警惕。肠上皮化生再发展,可发展为不典型增生,此时可以给予胃镜干预治疗,如果不予干预治疗,可发展为早期癌症。

慢性胃炎如何筛查?避免癌症发生

如何筛查:

  1. 胃蛋白酶原,主要用于胃癌的筛查,检查方便,但是阳性预测值较低。
  2. 胃泌素检查,胃癌患者中血清胃泌素增高明显,特别是胃底癌。
  3. 肿瘤标记物,CA50、CA72-4、CA19-9等肿瘤相关抗原可升高,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有助于判别肿瘤的预后及化疗的疗效。
  4.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方便快捷,痛苦小。但是准确性欠佳,目前已被胃镜代替。
  5. 胃镜检查,是发现、诊断、治疗早期胃癌,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诊断的金标准。
慢性胃炎如何筛查?避免癌症发生

高危人群的筛查:

  1. 幽门螺杆菌(-)胃黏膜萎缩(-) 每5年复查血清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
  2. 幽门螺杆菌(+)胃黏膜萎缩(-) 正规治疗后 建议每3年内复查胃镜。
  3. 幽门螺杆菌(+)胃黏膜萎缩(+) 正规治疗后 建议每2年内复查胃镜。
  4.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萎缩(+) 没有治疗 建议每1年内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