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患癌男孩:我死了,你们就不会吵了吧?

文 / 最后一支多巴胺
2018-08-26 22:08



那个时候小灿17岁了,还有四个月就要参加高考。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会考上一所大学,来一场毕业旅行,或许还会有一场在不普通不过的谢师宴。


但,意外却出现了。


有一天深夜十一点钟,正在家中复习功课的小灿突然出现高热,峰值高达40℃。


父母将小灿带进了医院,做了化验。


在等待检查结果的时候,他还在对着父母开玩笑:“不会检查出来什么大毛病吧?”。


然而,当医生看见他的检查结果后却眉头紧皱了。


因为在那份几乎每一个发热病人都要检查的血常规报告里,有着许多明显异常的指标。


其中最让人震惊的便是高达410X10^9的结果,它的正常值在4.0X10^9到10.0X10^9之间。


原本平静的生活就此画上了句号,原本平凡的生活步骤一去不回返。


小灿被收住进了病房,很快便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不仅会让病人承担很多痛苦,更加需要花费很多钱。


自从小灿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之后,他的父母便开始了无尽的争吵。


起初,父母还寄希望小灿能够在四个月后参加高考,甚至抱着能够治愈的希望。


但是,生活总是会给不幸的人更加不幸的磨难。


不久之后,小灿又罹患上重症肺炎。


感染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甚至很多白血病患者便是死于感染。


小灿的病情让父母心力交瘁,也让这个家庭风雨漂泊。


除了对病情的绝望之外,便是来自于医疗费用的无尽压力。


他们从开始私下里的争吵,慢慢演变成毫无顾忌随时随地可能爆发的争吵。


而,小灿除了眼睁睁看着父母为了自己争吵之外,便是默默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因为化疗和无止境的抗感染治疗,让小灿的消化功能十分脆弱,他根本没有任何食欲。


“妈妈,我想吃鸡腿。”小灿觉得自己有了一些胃口,像妈妈说道。


但,这个要求却被妈妈拒绝了。


因为妈妈觉得小灿根本消化不了鸡肉,而这些钱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蔬菜。


但,小灿的爸爸对妈妈有着非常大的意见,当场便要妈妈立刻去买。


就这样,两个人当着小灿的面再一次争吵起来。


小灿闭上了眼睛,他没有力气去劝阻曾经深爱着自己的父母,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劝说疲惫中的父母。


他只是静静的说:“我死了,你们就不会吵了吧?”。


第二天,小灿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间。


父母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痛哭流涕,只是默默的办理着出院手续,无声的办理着小灿的后事。


从发病到死亡只不过四个月的时间,但对于小灿和父母来说却要比一辈子还要难熬。


从心怀希望到绝望,从痛哭不能接受到无可奈何。


在疾病面前,有时候我们除了选择接受之外,竟无能为力。


小灿再也没有能够参加高考,父母再也没有机会再爱他一次。


这是发生在网友身边的真实故事,也是人世间最寻常不过的悲伤。


每一天都有病人从我的眼前离开,每一秒都有悲剧在这个世界上上演。


但,这些发生在他人世界里的故事却依旧能够隐隐撼动着我们的内心。


少年去世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不幸


小灿只是一个17岁的大男孩,原本他应该有着美好迷人的花季雨季雾季。病魔却将魔掌伸向了他,并最终夺去了这花儿一般的生命。


虽说疾病无情,虽说生死有命。但,当我们真的要面对这种不幸的时候却又不能自己了。


医学是局限的,局限到我们对大多数疾病都无能为力,甚至对一部分疾病依旧一无所知。


人力是有限的,有限到有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死神带走一个又一个生命。


都说医生的职业是救死扶伤,但我们真的能救的了死,扶的了伤吗?


我们不能,从来都不能,也只有总是去安慰罢了。


这种安慰,不仅指的是对症处理疾病,也不仅指的是安慰病人的心理,也饱含对病人家庭、对医者自己、对整个社会的安慰。


可惜的是,并没有人能够理解。


宇宙繁芜,人心悲凉。


多年之后,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过往时,或许才会猛然发现:我们救了很多人,却送走了更多人。


历经沧桑之后,当我们停下来思考前路时,或许才会蓦然领悟:治病救人,靠的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医学。


像小灿这样的年轻病人我见过很多,甚至有比小灿更年轻的生命从我的指尖溜走。


他们溜到了另一个世界,带着灵魂旅行到了另一个地方。


除了深深的无力感和指责之外,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最可笑的是,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年轻生命的离去,我们却还要装作无动于衷,却还要总是把那份内心的沮丧或悲伤深深的隐藏在薄薄的口罩之下。


压倒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金钱


在小灿患病之前,他的家庭是幸福美满的,最起码在外人看来是这样。


但在小灿患病之后,父母之间的矛盾争吵逐渐增多,乃至于当着小灿的面肆无忌惮的发泄。


是他们不愿意估计小灿的感受吗?


我想不是,没有理由,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便能够理解这种心情。


但是,他们做了。甚至在小灿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因为一根鸡腿而争吵。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在这跟鸡腿之后的情感经历,而不是纠结于为什么妈妈不愿意给小灿买一根鸡腿?


面对疾病,尤其是那些危急重症之时,人都是会有着相似的情感过程:从希望到绝望,从侥幸到心灰意冷。


这是很正常的人类思维,即使身为医务人员,也不能幸免。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只是因为对疾病的不理解,更多的是来自死亡的恐惧,来自经济上的压力。


因为小灿突发急性白血病,病程中有反复出现重症肺炎等致命感染,所以医疗费用必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这往往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曾经负责抢救过一个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晚期的患者,她的故事便如同小灿一般。


患病之初,父母竭尽全力为其治疗。


但,随着病情难以控制的发展和经济上无止境的压力,父母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


父亲重组了家庭,每个月给2000块钱生活费。母亲单身,在超市打工。


这些钱除了要维持生活开销,还有拿来为其续命。


虽然社区为她办理了低保,但依旧难以改变其早已注定的结局。


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在面对这样的现实之时,除了苦苦挣扎之外,又会可能突发奇迹改变现状吗?


在被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11年之后,在母亲带着她与病魔抗争六年之后,她依旧不可阻挡的离开了。


那一天,她被送进了抢救室。


母亲淡定的拒绝了一切抢救,她需要的只是一份心电图和一纸死亡报告。


母亲没有流泪,她的泪早已流干了。


身为医者,面对生与死,我想对于患者来说死亡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新生。


身为成人,面对现实与理想,我想对于这位妈妈来说唯有活着而已。


而小灿的父母,或许正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吧。


或许,我们会埋怨他们丝毫不顾及患者的心理。


但是,我们却没有去指责他们的行为。


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去理解感受这样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