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全身扩散,她以这样的方式坚持5年之久!—抗癌管家

文 / 抗癌管家
2018-07-03 12:42

抗癌管家提示:一个乳癌癌晚期的,全身扩散的患者。也是个母亲。一米七的身高,体重却只有80斤。采访视频里面的她,脸色腊黄,瘦的如同一片纸张。


作为一个炎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已经成为她唯一的选择,不治疗可能会很快面临生命的终结。但100次的化疗,500多页的病历没有打垮她,她依然坚持着,为的是一个母亲想陪伴儿子长大的小小心愿!


癌症 —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1. 医生说只有几个月可以活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慧,下面就叫她王妈妈吧。小编无意在看看新闻上面看到了她的故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下。她是个炎性乳腺癌晚期患者,并且已经全身扩算了。相信姐妹们都知道炎性乳腺癌是恶化程度非常高、预后非常差的一种乳腺癌。2012年底,刚生完儿子的王慧身上开始出现红疹,辗转多家医院后,确诊为炎性乳腺癌。欢迎大家搜索 抗癌管家互助群,加入抗癌管家互助群和大家多交流。当疾病如同洪水猛兽般扑来时,她彻底蒙了。健健康康地活了三十年,这种倒霉的事情“怎么就让自己摊上了”?儿子才几个月大,而医生说自己只有几个月能活。这五年来,治疗过程中难熬的疼痛,王慧都是靠着意念坚持下来的。肿瘤医院快成了她的“娘家”,几乎所有疗法都尝试过。由于全身的扩散,手术或者放疗这种局部治疗已经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所以她只能选择化疗和靶向治疗。


2. 100多次的治疗,她以一位母亲的角色在承受痛苦


在当母亲的同时,她已经患病。但对于与癌症,她更多的接受和坚强。因为她知道,她现在不是一个人,她是一个妈妈。


众所周知,化疗的副作用非常多,且非常难受。每次的化疗,她需要注射好多袋药水,耗时好几个小时,注射进体内大量的液体,让她频繁想上厕所。化疗结束,身体反应最强烈的是当晚或第二天,呕吐,吃不下饭,消瘦。


难以想象,如此痛苦的化疗,她坚持了100多次,那可以写成书的病历,那些日日夜夜呕吐失眠的日子,王妈妈是怎么熬过来的。但是,视频中的她出入病房,等医生叫号都是一脸平静淡然。


3. 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依然顽强坚持


即便上海已经入夏,视频中的她在家里依然得穿着棉衣棉裤,慢慢小心翼翼的走路。可能骨髓的抑制,让她已经完全没有抵抗力去抗击感冒这种小的疾病;化疗的副作用让她骨质疏松,生怕无意间撞到,就骨折了。


在采访中,王慧的妈妈说看着女儿每次化疗完不停的呕吐,却还是坚持吃饭,前吃后吐;很是心痛。


儿子 — 是活着的信仰


1. 成为母亲没多久,就成为癌症患者


十年前,她还是小学数学老师。五年前,她成为一个母亲,但不幸成为了一个癌症晚期患者。但她在拼命求生,因为她不想儿子的记忆力,妈妈是缺失的。

癌症出现在她的世界之前,她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跟老公感情甜蜜,夫妻俩都是老师,婚后备孕五年,终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有爱她的父母和公婆。


她没有办法向其他妈妈那样,随时照顾陪着儿子,接送他上下学,给他洗衣做饭。所以,她更加珍惜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家中有个四层高的柜子,里面放满了她为儿子准备的文具;各种样式颜色的本子、笔等等。

虽然这些都可以随买随用,但是她还是一点点地买了一柜子。她说“不知道自己那天会不在了,所以提前都给他屯好了。这样他将来也能骄傲的说,这是妈妈给我买的。”


文具之外,王慧只要感觉好一点,就会拾起老本行。给3岁多的儿子上课。从简单的加减法,到小学才会开始学的汉字。她统统想快点教给儿子。生怕自己离开的太早,陪伴的不够。


2. 你的妈妈是干什么的?去医院,打针!


视频中,可爱的小男孩看起来也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懂事很多。因为从他有自我意识开始,妈妈就一直在跟病魔做斗争。准备幼儿园入学面试的时候,王慧问:“如果别人问你,你妈妈是干什么的,你怎么说?”


“去医院,打针。”


“你不能这样说,你要说,妈妈以前是老师,现在生病了,所以一直要去医院打针,开药。”


在母亲节的时候,他特别给王妈妈织了一条围巾作为礼物。采访中,王妈妈一直坐在那带着那条围巾,看到儿子跑过来,她也非常开心的笑起来。看儿子的目光,永远是那么慈爱、眷恋。

3. 儿子说,妈妈你可不能死啊


可能对于生死,他已经想要知道更多。有的时候,他会问妈妈:“妈妈什么叫死?“ 王慧会说:”就像你现在拿一个鸡蛋,从这个楼上啪地丢下去,这个蛋就死了,它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但是它也就再也吃不到好吃的东西了,再也看不到好看的电视了。他就会说,妈妈你可不能死啊。”


抗癌的这五年,儿子一直是她最大的信仰。她希望能看着这个小小的人儿一点点长大,背着书包去上学,奢望以后在他记忆中的妈妈,可以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


母爱的延续 — 眼泪肚里咽


1. 三代人的母爱,撑起了一个家


中国人的爱,大多都是向下一代延续的。王慧对儿子有多依恋,王慧的妈妈陈瑛在女儿得病之初,就有多心痛。也不难看出,三代人的母爱,撑起了整个家。


年近70的老两口,人到暮年,头发花白,本该颐养天年。但自女儿的病以来,不但马上担负起了周一到周四帮忙照顾小外孙的任务,还要照顾生病的女儿。王慧年迈的母亲在采访中说到:“希望女儿完成自己陪伴儿子成长的愿望,能坚持一天是一天,我们只要还有一双眼睛,腿还能动,一定会帮助她。”


采访那天。陈瑛在接孙子的公交车上,因为急刹车没站稳,从车厢尾部直接摔到了车头。直到同车的人用陈瑛的手机打电话给王慧,家里才知道情况。但是王慧的身体情况不能外出,所以女婿第一时间赶去了医院,直到检查完医生说“老人没事,在家里静养”时,家人提到嗓子眼的心才落了下来。


母亲没有因为自己受伤而难受,反而自责到“我当时觉得是自己闯祸了,因为把孙子摔到了,真是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我女婿说,不然先把孩子送到奶奶家去,让我先回家休息。我说不要,快到周末了,我女儿一个星期没见孙子了,她就盼着每周五可以看到宝宝,儿子是她心里的顶梁柱。”妈妈陈瑛说这段话的时候,眼泪扑簌簌的流在满是皱纹沟壑的脸上。


2. 脑转住院,年迈的妈妈奔溃大哭


2015年春节前后,王慧被查出癌细胞向头部转移,不得不住院治疗。别人的团圆之夜,母女俩就在医院里留守,整个楼层的病房里只有她们两个人。“我从来不在她面前掉眼泪的,我就陪着她,装作很开心,心里是真的很难受,想哭,我就说妈妈给你出去买水果。”关上病房的门,一个银发满头,老态尽显的妈妈,哭得难以抑制。欢迎大家搜索 抗癌管家互助群,加入抗癌管家互助群和大家多交流。这五年,王慧的所有治疗都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这里几乎记录了她生病之后所有的状态。每一次去医院,爸爸或妈妈都坚持陪同,从家换乘3次地铁,经过21站,一共一个半小时路程。最难熬的时候,年迈的妈妈就跑到外面的荒地上大哭出来,大叫出来,发泄出来。“即使自己眼睛都要哭瞎了,但是这些年我几乎没在女儿面前掉过眼泪。”


在帮女儿排队等号的时候,背着书包的父亲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我们还能每次来陪她看病,再过五年十年,我们走不动了,没了,谁来陪她?


3. 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抗争到底


每次等到治疗的药性过了,陈瑛就会给王慧做各种好吃的补身体。在当妈的眼里,女儿的命大过天。“哪怕她是要吃金子,我也要买给她吃。我和她爸从来不敢让她一个人呆着,怕她胡思乱想,怕她觉得人财两空。谁要是反对我女儿看病,我就和她拼命。”


王慧的抗癌之路上,母亲“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抗争到底”,而王慧作为一个慕青,也希望在儿子以后的记忆中,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妈妈,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他无限的爱。


采访的最后,老母亲说了一句话,让小编潸然泪下【作为妈妈,无怨无悔!】这种延续的爱,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妈妈!

本文转自看看新闻,由抗癌管家编辑整理。

抗癌管家是专门帮助广大癌症患者提供前沿抗癌资讯的互助平台,现已开通患者交流群,欢迎大家搜索抗癌管家互助群,加入抗癌管家互助群和大家多交流。祝愿每个患者和家属都健康平安。抗癌管家-你身边的抗癌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