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要到了,饭局上被劝酒这事怎么破?
端午假期就要到了。好容易碰到的假期,中国人总喜欢攒个饭局,更喜欢聚餐时向别人劝酒,不仅有祝酒歌、祝酒舞,祝酒词也是一套一套的,朗朗上口。所谓劝酒,就是使尽手段来让对方喝下更多的酒,大醉方休。大家都知道喝酒过量有害健康,但为什么这样的劝酒文化依然流行?
事实上,劝酒绝不仅仅是表达一种热情好客的礼节,通过饮酒来增进双方的交流,还有着深刻的心理功能:
第一,检验对方的服从性。
在很多工作餐环境下,“谁来提酒和喊谁饮酒”就体现了此人的权力。尤其是当一个人的权力并不稳固,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彰显个人权力时,劝酒者更加在意对方的喝酒行为。通过劝酒,劝酒者观察和判断对方的行为是否具有高度的服从性:如果对方毫不推辞,或者稍有犹豫后一口喝下,劝酒者就会觉得对方比较懂事、“能顾场面”,对其表示满意;如果对方找理由推脱,磨磨蹭蹭地不肯端杯,劝酒者就感觉对方“不太听话”,忤逆了自己的情面而面露不悦。
劝酒者掌握了喝酒的主动权,通过劝酒的仪式,公开传达一个信息:你们都要听我的!同样,被劝者通过“饮酒过量伤身”这一代价,来向劝酒者表现一种臣服。
当遇到权力争斗时,劝酒就变成了惊心动魄的斗酒了。两派的劝酒者时而威胁:“把我当朋友就喝了”(潜台词:不喝酒,我就不把你当朋友),时而压迫对方“喝他的酒,为什么不喝我的酒”(潜台词:你是不是看不起我),时而抛出利诱“喝了这杯酒,那个项目就是你的了”(潜台词:你不喝酒,就赶紧滚出局)。遇到这种场合,被劝酒者就成了一根拔河的绳子,被拽来拽去的,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第二,表达诚意的代价。
劝酒者通过不停地劝酒,来考察对方的诚意。即看对方是否能够放下戒备和体面,用当众出丑来向自己靠拢。这种心态大概只有中国人才有,嗜酒如命的民族和地域很多,但他们都是自己饮酒,不会去灌别人的酒。中国这种用酒来检验对方诚意的做法,源于社会变迁造成的一种社会的适应性行为。
由于人口流动增大,中国人际关系从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学业和工作为主,也就是说,从熟人社会发展为陌生人社会。在需要与更多的陌生人交往时,由于缺乏互信的基础,人们不得不通过快速判断的方式,来检验对方的交往诚意。
如果一个酒桌上的新人,能够放下脸面,敞开肚子喝酒,就能赢得他人的认可。酒后失态是一种小型的抵押物,表明当事人愿意将自己不光彩的后台行为暴露出来,等于是交出了自己的底牌。出丑得越厉害,旁观者越多,说明这种抵押物的价值越大,越容易让对方放心,觉得“这个人耿直,半斤酒量喝八两”。
反之,一个人在酒桌上只顾着做印象管理,浅尝辄止甚至滴酒不沾。酒席散了,依然面色如常、头脑清晰、言语流畅、步履正常,基本上无法得到他人的心理承认。在他人看来,拒酒者不信任对方,把自己隐藏起来,不相信对方在自己醉酒后可以照顾好自己。劝酒者在心里一番掂量,你还是太重颜面了,不肯拿出真心来社交,看样子你还是有所保留啊!既然你半信半疑,不肯拿我当朋友,自然也不值得我对你全心全意。
所以,深谙酒局文化的人,拼着命也要把一杯杯黄汤灌进嘴里,因为他们都明白,喝酒要付出代价,不喝酒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卫所
李则宣 黄任之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