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科普|敲黑板!如何预防大肠癌,医生有话要说!

文 / 上海仁济医院
2018-02-24 15:27

消化内科 邹天慧 陈萦晅

我们所说的大肠癌,是指结肠癌和直肠癌,目前已经是全球发病率第三高的恶性肿瘤。

2017年上海市卫计委也公布了上海市常见恶性肿瘤排行,大肠癌位列第二,而且其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

这么说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害怕,难道这个病就没法治疗了吗?

约8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年以上,所以通过肠镜发现并摘除肠息肉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如果肿瘤已经形成,根据医学上专门的手术分期,大肠癌可以分为I、II、III、IV期。

其中,I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肠癌,比如III期的5年生存率不到50%,IV期则不到20%。

因此,大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但是在中国,大多数病人就诊的时候就已经是进展期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然而,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呢?

在美国,近年来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预计2018年肠镜筛查率可达80%,可有效避免28万新发病例和20万死亡病例。调查表明,63%的结直肠癌死亡归咎于未进行筛查。

从以上这三组截然不同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大肠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但如果及时发现,或许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

所以,下面我们就要从其早期症状、危险因素以及肠镜筛查等方面来谈一谈大肠癌的早期防治。

01

早期表现

大肠癌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就算有症状,也是既不明显也不典型,很容易和痔疮等疾病相混淆。那么,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去检查呢?

大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腹胀、里急后重、不明原因的贫血或体重减轻等,均是大肠癌的预警症状,如果出现请立即就诊,尽早完成肠镜检查。

02

危险因素

①年龄:肠癌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目前推荐超过50岁的人群均应进行至少1次肠镜检查;

②饮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红肉等的过多摄入与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民间常说肠癌是一种“富贵病”;

③肥胖:缺乏运动和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肥胖的比例越来越高,也是肠癌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④遗传: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肠癌,风险会增加两到三倍之多。这类人群要特别当心,发病风险很高,建议早期去体检查肠镜。还有一类肠道疾病有明显遗传性,如家族遗传性息肉病,有高度癌变倾向。

⑤其他如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肿瘤发生。

03

肠镜筛查

推荐超过50岁的人群都应进行一次肠镜筛查,如果结果阴性,无其他症状或家族史,10年后复查肠镜即可。

如果发现息肉则内镜下治疗,根据病理的不同,比如进展性腺瘤3-6个月复查,低级别管状腺瘤1年后复查。

由于人口众多,故目前是如果有预警症状或明确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或粪便隐血阳性者则进入上述筛查流程。

我知道筛查的重要性,可是我听到肠镜就害怕,怎么办?

我想说,肠镜不可怕。

首先,要做好肠道准备。目前医院规定前一天晚上服用一包泻药+1000ml水,第二天凌晨服用2包泻药+2000ml水,多活动至解出水样清便;肠道准备十分重要,如果肠道准备得不好,内镜医生要花时间在冲洗肠道上,那样就白白增加了肠镜检查的时间和病人的痛苦。

其次,是摆好体位配合检查。人的肠道有几个生理弯曲,镜子过弯的时候正是最难过的时候,有时需要病人改变体位或是护士“托肚子”才能帮助镜子顺利通过,这时候就需要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了。

最后,如果您还是自己非常怕痛,无法承受这个检查,那么我们还是推荐您做无痛肠镜。肠镜使用的麻醉是静脉麻醉,用的是短效麻醉药,肠镜结束时病人就会醒来,相对来讲药物是非常安全的。

专家介绍

陈萦晅,仁济医院消化内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胃肠道肿瘤及其癌前疾病的防治。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西院)

专家门诊:周四下午(西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