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病也要医人

文 / 健康解码
2017-07-17 17:18

50多岁的朱女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病前2年治疗很顺利,但最近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即使调整用药还是控制不住,几乎周周都得回门诊。经过医师仔细询问,发现朱女士家中长辈生病,她为了照顾长辈过度劳累,再加上心理上的焦虑,病情才一发不可收拾。

「类风湿性关节炎若病情控制好,没有停药或特殊状况,多半会平稳好一阵子,像朱女士这样治疗到稳定却又突然变糟的例子并不多见。」许昌仁和骨伤医院专家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体免疫疾病,生理、心理压力都可能影响病情,例如从事厨师工作的病友手关节常使用过度而容易发炎,是生理上的压力;朱女士则是同时面临身心压力,难以负荷。

「稳定的病情再恶化后,要再控制会更困难!」所以虽然朱女士努力配合治疗,但经过半年的药物积极治疗情况仍不理想,直到申请生物制剂治疗后才逐渐改善。

忧郁会影响病情,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忧郁症却常被低估,有一半的病人有忧郁倾向,甚至包括病情控制的还不错的病人!「试想一个人才到中年,原本是家庭支柱,却反过来要靠别人照顾,不但要面对病痛,心理上也会很无助。」自己就曾遇过病人在诊间情绪失控,当场泪崩,这情况已超越风湿科的专业范畴。

除了忧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还会面临许多问题,例如:代谢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感染风险......等,需要适时筛检,针对病友个别状况提供预防或治疗措施。像这样不只治疗疾病,还涵盖「类风湿性关节炎所有可能问题」的照护服务,称为多面向照护。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照护服务中,最重要的是提供药物治疗及疾病知识卫教。「风湿科的药感觉都很"毒"!」因此病人乖乖吃药的比率不到三成,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经由卫教沟通及辅导,规则服药的比率可提升到七成,所以他会主动解释用药的利弊得失,也让病人保有一点用药选择的弹性。幸运的是随着药物发展,用药选择多,当传统抗风湿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后续仍有生物制剂及小分子的免疫调节剂可供治疗。

生物制剂为针剂,但临床上怕打针的人不少,所幸目前也有小分子口服药可作替代性的疗法,效果也不比生物制剂差,提供患者更多元的选择。

药物发展突破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瓶颈,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全面照护,不难达到疾病缓解,恢复日常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