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墙半蹲真的能强化膝关节吗?
膝盖是人体复杂的关节,需要进行走路、跑步、上下楼梯等,需要强大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靠墙半蹲是一项基础的锻炼膝关节的动作,属于闭链运动和等长运动,可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损伤。靠墙半蹲的姿势是,身体靠着墙面,膝盖稍微向前然后后背向下滑到一定的角度,此时膝盖的角度不应该超过90度,以30-60度为宜,从保持15秒开始,逐渐增加到30秒,60秒,每天锻炼3-5组,坚持至少两个月,每周三到四次。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项比较安全的练习,如果有膝关节的疼痛要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肌肉力量的增长前两周的增长是因为神经的适应,例如原本神经只能支配10%,现在能支配30%了,但是肌肉的体积并没有增长,此时很多人认为我力量上去了,可以不用练了就是大错特错。肌肉体积的增长至少需要8周,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每周3-4次的锻炼。
半蹲这一动作与膝关节紧密相连。当半蹲时,下肢关节的肌肉如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等会发生等长收缩,腿部肌肉得以锻炼,多余的脂肪得以消耗,从而提升腿部肌肉的耐力,有利于膝关节稳定性的增强。若半蹲时间持续较长,关节处会出现酸、胀、热的感觉,那是因为关节腔内的滑囊分泌了大量的关节液,对关节的润滑、营养、修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同时半蹲还能训练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提高下肢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对下肢部位起到一定的锻炼、保护作用。因此,每天半蹲十分钟的确能起到修复、保健的功能,对延缓腿脚老化具有一定的功效。但其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半蹲时关节疼痛明显的人群,应慎重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后果。
每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贵在坚持,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处理事情的自律习惯,每天让自己做着同样的事情,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健身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每天进行一个动作的练习,时间长了,对身体健康就会有好的效果。
贴墙半蹲是保健我们膝关节的时候必须练得一种动作练习,主要是练习大腿的股四头肌、小腿的股二头肌和臀肌,每天做5分钟的半蹲动作会使自己腿部的肌肉更加有劲,同时在运动中可以消耗腿部的脂肪,还有在运动中对我们身体的肾脏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练习避免肾炎病发。提高人体的肾功能。对于它的好处小编在这里会做以下说明。
1、每天贴墙半蹲5分钟对瘦腰有疗效
我们在母亲的肚子里喜欢的姿势不是躺姿、也不是坐姿,相反最喜欢的是蹲姿。因为它让我们的身体可以尽情的放松。我们一些常坐办公室的人员,每天坐在椅子上,身体姿势严重受损,时间一长会出现腰部酸痛的症状,贴墙半蹲会使腰部的肌肉得到很好地放松,缓解腰部疼痛,同时随着身体做上下做肌肉收缩运动,燃烧腰部多余的脂肪,对腰部的减脂有很大的帮助。
2、每天贴墙半蹲5分钟对腿部肌肉练习有疗效
我们在做贴墙半蹲的过程中,对下肢就有了针对性的锻炼,特别是膝关节,我们在半蹲的运动中膝关节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膝关节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加强,使自己腿部的肌肉在运动的前提下,增强了力量,腿部更加有速度、有爆发力。使腿的耐力得到提高,更能长距离、长时间运动。
3、每天贴墙半蹲5分钟对肾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医生告诉我们,肾气足了精气就足,精气旺盛了身体机能就旺盛,对于身体的各大重要器官就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做一上一下的半蹲训练时,使全身的筋经全部贯通,气血得到很大的提高,增强了脾肾功能,保证肾脏的正常工作。
如何做静蹲才是正确的呢?
1、 动作要领:
背靠墙或中间放一个瑜伽球,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因为蹲得太深,会明显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也不对大腿肌肉力量产生强烈的锻炼效果。
2、 次数和时间要求:
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
3、 特殊注意:
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的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
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
注意:在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拉伸放松大腿前侧肌肉。在做完后更需要充分拉伸放松。拉伸保持30秒,左右两侧各两次。
靠墙静蹲练习方法 和要领静蹲,是我们临床中总结出来的一种适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锻炼方法,主要是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它因为采用了静止不动的锻炼方式,所以不增加关节损伤,一般不引起疼痛,所以既合理又容易坚持。另外,这种方式在哪里都可以锻炼,也不需要辅助器材,所以可行性非常高。不但可以治病,也是平时运动不多的朋友提高肌肉力量和能力的非常好的锻炼方法。适用病症:髌骨软化,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骨关节炎(尤其是下蹲能力差的患者),髌骨上下两极的疼痛性病变,下蹲力量弱或者容易疼痛的患者,平时锻炼很少的想加强大腿肌肉力量的人,关节损伤后处于早中期恢复期的患者等等。具体练习方法:
1、 动作要领: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因为蹲得太深,会明显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也不对大腿肌肉力量产生强烈的锻炼效果。重心落于足跟。膝关节在垂直方向 上不能超过足尖。背部要全部紧靠墙壁,不能弯腰驼背。
2、次数和时间要求:股四头肌,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尤其是接近膝关节的部位,会感到非常吃力,再多坚持一会儿的话就会感到肌肉充血灼热的感觉,然后就是酸疼发胀,再然后就是累得发抖,最后就是累得坚持不住只好站起来了。达到这样的状 态,就完成了一次静蹲练习。休息30秒钟,然后进行下次静蹲。如此重复进行30分钟。每天锻炼1-3次最好。3、特殊注意: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的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高半蹲主要加强膝盖上方肌肉,低半蹲加强大腿中部。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4、考核办法:如果您的膝关节在屈膝80°(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100度)左右,静蹲的持续时间一口气可以达到20分钟,就说明您的肌肉力量够用了。20分钟的标准是从运动队中摸索出来的,尽量不要随便降低要求。否则肌力不足是达不到康复效果的。
关于静蹲的方法和技巧 这 个方法或者说姿势是谁发明的已经不可考证,但是相信一定是位古人了。因为在中国武术里的“马步”,就是静蹲的姿势,武功强调“腰腿桩子”,就是强调下肢和 脊柱(尤其是腰部)的力量是功夫的基础,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这和我们现代的健身理论强调下肢肌力和所谓的核心部位(指的就是脊柱)的练习是完全一致的。看看现在的健身练习,或者康复治疗中的功能练习,有多少练习方式是借鉴或者是静蹲的演变,至少十几种。只是现在有更多的器械和设备可以使用,不再象练武功那样头上顶碗水,屁股下面的地上点着一支香,双手平伸地“扎马步”了。静蹲的姿势是这样的:
上身正直抬头挺胸,保持身体直立,两脚分开和自己肩宽一样的距离,脚尖正向前,不要“外八字”或者“内八字”。背靠墙壁站好,脚跟大约离开墙壁一脚长的距 离。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缓慢地下蹲,到大腿小腿呈90°角为止。保持这个角度,然后逐渐把脚向前移动,这时候低头看一下,膝盖和脚尖正好在一条直线 上,换句话说,就是从上往下看,膝盖正好挡住脚尖。现在的姿势就是标准的“靠墙静蹲”的姿势了。
这时股四头肌,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尤其是接近膝关节的部位,会感到非常吃力,再多坚持一会儿的话就会感到肌肉充血灼热的感觉,然后就是酸疼发胀,再然后就是累得发抖,再然后就是累得坚持不住只好站起来了。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完成了一次静蹲练习。之所以练习的时候要背靠墙壁,是希望能更好地刺激到股四头肌,因为背部在有了墙壁支撑后,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就可以不必发力帮助保持身体姿势,只要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发力将身体向上向后靠紧墙壁就可以了。
这样可以专门练习股四头肌,避免复杂动作参与的肌肉太多,不能突出练习的重点。当 然,这样的靠墙静蹲练习也有不全面的地方。首先,它是静力性练习,就是通过保持姿势不必运动关节达到练习目的的。虽然对于肌肉绝对力量和耐力的增强非常有效,但是对于不同角度下关节的控制能力的增强就会差一些。而且静蹲只是强化大腿前群的股四头肌,对于外展内收和大腿后群肌肉的练习不是重点。所以这只是下肢肌力练习的一部分,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练习就能全面提高整个下肢的肌力平。以上描述的是标准的“靠墙静蹲”动作。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把这个动作演化成多种练习方法。比如对于髌骨软化,或者髌骨软骨某一个位置有软骨的损伤,就会下蹲到一个特定角度(挤压到有损伤的部位)的时候感觉疼痛难忍,或者蹲得越低就疼得越厉害。
这时候就可以不必一定蹲到90°。靠墙站好之后,从伸直腿逐渐下蹲,到达感觉疼痛的位置之后,再稍稍高一点,也就是找到一个刚好不疼的角度。这时还是要调整 好脚的位置,同样应该膝盖和脚尖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才能保证股四头肌主要受力。这样就能既不刺激软骨的损伤部位,不加重症状,又能练习力量了。等肌力增强 之后,症状自然也就相应减轻了。
如果只是一条腿有伤病后的肌肉萎缩问题,或者是一条腿萎缩得更严重一些,可以采用“单腿静蹲”练习。就是 调整好静蹲姿势之后,把身体重心完全移动到力量更差的腿上,再抬起健康一侧腿,就可以专门加强患腿大腿前侧肌群的肌力,可以更好地纠正健侧患侧腿之间力量 的差异,避免肌力不平衡可能造成的新的损伤。当然,这要在练习过一段时间有了基础之后再尝试,不然力量太差,单腿根本不能负担体重,就没办法完成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柔韧性稍差的人,在屈膝90°静蹲的时候,会觉得跟腱的牵拉太强,就是小腿肚子后面扯着难受。这时候可以找一条3-5厘米厚的小木条,在练习静蹲的时候垫在脚后跟下面,踝关节提高一点,就可以缓解这种不适的感觉。
练习过一段时间,力量提高了之后,可以直接做静蹲,不必靠墙练习了。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还可以练习到大腿的后群和腰臀部的肌肉。如果希望增强 膝关节在运动中的控制能力,可以在0-100°范围做蹲起。除非有专业人员指导认为你应该做,否则不建议做深蹲(就是蹲到底再站起来),因为会对关节软骨 有很大压力和摩擦。
如果再想增加难度,可以不去靠墙,而是在墙和背部之间靠一个健身球,也就是靠在健身球上做“靠球静蹲”,这样就可以增 加难度。因为健身球是有弹性的,你要控制力量的大小不能单纯只是使劲向后靠,而且球还会滚动,就更要求控制用力的方向和左右腿之间力量的分配,不能让球滚 下来。想再难一点的话,就需要平衡垫了。所谓平衡垫是大概8厘米高的一个充气或者软泡沫的软垫,因为是软的而且有弹性,所以人站在上面会不能预测的向某个方向倾斜而让身体晃动。站在这样的垫子上再做静蹲,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A:静蹲的标准姿势。角度比较小(就是蹲得比较高)。B:角度比较大的静蹲(就是蹲得比较低)。可以看出来,无论蹲得高低都是保持膝关节和脚尖在一条垂线上。C:单腿静蹲。支撑身体的是需要强化肌力的腿。
D:平衡板上的静蹲。还 有更难的,需要更专业的设备。不知道中文名字翻译成什么好,在有些健身房里可以看到,大概叫做震颤板吧。是一个电动设备,象一级台阶也可能更象踏板操用的 踏板,下面有类似弹簧的装置,开动之后它会以不同的速率和幅度不停的抖动!站在上面静蹲的话就必须整个下肢甚至包括腰腹肌都收缩起来,才能控制自己保持姿 势和平衡不会掉下来。当然静蹲还可以继续演化或者和其它运动或者器械结合,进一步增加难度和强度。但是因为必须有一定的训练基础,而且每个人需要的练习方式不同,这里就不继续介绍了。
现在回头来说说静蹲练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控制高度: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下蹲角度之后,可以在脚尖处的地面上画条线做个标记。这样下一次练习的时候就能知道蹲到什么样的角度了。如果每次角度不同, 一次高一次低的,就没办法掌握练习的量了。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力量提高可以轻松完成五次之后,就把脚向前移动半步,蹲得更低一点,练习的强度就又增加了。
(2)根据需要控制时间:如果希望提高耐力,可以蹲得高一点,屈膝角度小一点,每次蹲到力竭为止。所谓力竭,就是实在没有力气了,蹲不住了。这样练习3-5次每天,每次之间的间隔是1-2分钟(至于为什么只能休息1-2分钟,在前面《肌力练习的一些原则》里具体写过了)。如果是希望提高绝对力量,增大肌肉的体积。就可以蹲低一些,在90°附近,这样就会很快达到疲劳力竭。找到一个大约只能坚持1-2分钟就力竭的角度,1-2 分钟为一次,间隔15-30秒,5-10次连续练习。要注意的是,不要认为蹲得越低强度就也大,屈膝超过100°之后力距就会减小,股四头肌受力反而变小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