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火,肉生痰?疫情期间怎么吃最健康?
疫情期间,蝌蚪君宅在家经常看到群里有人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什么红烧肉糖醋鱼,吃了不健康……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今天蝌蚪君就来给你认真分析分析
一提起鱼,更多的人想到是鱼是“发物”,吃多了上火,开刀手术的病人更不能吃,容易造成伤口不愈合。
1
鱼真的是发物吗?
首先,现代医学上压根就没有发物的说法。中医书籍上对发物的描述是:“发物,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民间定义为发物的食物名单可谓五花八门,各地对于发物的定义都略有不同,但鱼虾一定都占有一席之地。
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是鱼肉体内水分多、含氮物质高、游离氨基酸丰富,这也就导致鱼肉比较容易腐败变质,造成大量细菌繁殖,并产生生物胺。
图自pexels
生物胺是一类低分子量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组胺、色胺、酪胺等多种物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比如在神经系统中,组胺、多巴胺是神经细胞释放的重要神经递质,参与睡眠、荷尔蒙、食欲、激素调节等很多生理活动,可当生物胺在体内积聚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会变得有毒性,并引发一系列的症状,会引起头疼、恶心、呼吸窘迫、心悸、红疹、血压升高等过敏性中毒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休克、死亡。
早些年人们在水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方面知识匮乏,也没有严格的检疫程序,水产品从海边运往内陆可能早已腐败变质、布满了大量寄生虫,这样的鱼肉送上病人的餐桌,自然会让原本虚弱的患者病上加病,甚至一命呜呼。
加上古代医疗水平也有限,搞不清状况的大夫干脆就把责任推到了鱼身上,也就有了“鱼生火”的说法。
2
肉为啥会生痰?
和鱼差不多,很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会引发过敏,这些过敏反应会导致哮喘发作,加重哮喘的症状,于是脂肪含量较高的牛羊肉就被“冤枉”地写进了“发物”的名单,成为“忌口”饮食之一。
图自pexels
只要不过敏,肉类本身并不会引发哮喘,但长期的高油高盐饮食会引发肥胖,肥胖是引起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
肥胖的哮喘患者症状更重,气道反应更高,对常规哮喘药物的治疗反应往往不佳,还存在激素抵抗,目前肥胖被认为是哮喘难以控制的一个最为危险的因素。
另外,人体内的脂肪组织会分泌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来调节人体内环境和机体炎症反应,而肥胖会让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增多,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失衡,诱发慢性炎性反应,加重呼吸道炎症,影响肺的功能。
3
萝卜白菜真的保平安吗?
萝卜白菜确实属于低致敏性食物,富含大量水分、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确实有一定的防治哮喘、保护肺功能的功效,但距离“保平安”还差得远呢。
长时间只吃萝卜白菜,非但不能保平安,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诱发更多、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周吃水产类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
图自unsplash
所以,只要鱼类、肉类食物的食用量合理,饮食结构均衡,是不会对健康人造成不利影响的。另外,手术、大病初愈的人更应该摄取足够的鱼、肉,如果严格避开所有“发物”,导致没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反而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终上所述,大鱼大肉不可怕,摄入分量是关键,单一饮食不健康,营养均衡保平安。
参考文献
1.赵中辉. 水产品贮藏中生物胺的变化及组胺形成机制的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王艳, 张建友, 刘书来, et al. 水产品生物胺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09, 28(6):17-19.
3.王尚雪, 唐华平. 肥胖哮喘发病的细胞因子机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28):72-73+77.
4.李迎晨, 张廷鑫, 孙平军, et al. 哮喘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37(1):93-94.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
作者: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