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舒颗粒:中老年颈椎康复护理

文 / 光明网
2019-01-18 19:00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颈椎间盘会逐步发生老化和退行性改变,进而导致颈椎病。但很多中老年人会认为“老年颈椎病”是正常的,对其不加以重视。其实不然,老年人一旦患上颈椎病,经常会引发头痛、失眠、手脚麻木、走路不稳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生活无法自理。

颈椎病,为何偏爱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的颈椎病,多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状。轻则感到头、颈、肩及手臂麻木、疼痛,重则行走时出现踩棉花样感,双下肢沉重、发紧,或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

部分患者还会有恶心感,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或痛觉过敏,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这都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一时性脑血供应严重不足所致。

吞咽障碍也是老年颈椎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异物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或因颈椎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而出现的症状。

老年颈椎病,重在预防

虽然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并非不可预防。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从以下几点进行预防:

第一,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期间或工作休息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增强肌肉韧性,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颈舒颗粒:中老年颈椎康复护理

要改变不良的姿势。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正面注视,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降低颈椎退变的可能。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日常生活中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此外,对于老年颈椎病患者来说,主要的病变基础是颈椎退变增生、颈椎骨质疏松、颈椎周围各关节韧带退化僵硬。平时应以富含钙、磷、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女性群体,还要注意补充含天然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及豆制品、核桃、松仁等。

中老年颈椎病,发病需及早治疗

除日常预防外,对于已经发生的颈椎病也应及时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有些患者的颈椎病,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即可控制,而有些颈椎病则采取需要手术治疗。

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有针灸、理疗及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功能,对颈椎病的颈肩及上肢麻木、疼痛有很好的疗效。通过透热、直流电等理疗方式,也可消除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改善小关节功能。

对于中老年颈椎病患者来讲,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在家进行简单的理疗,如温热敷,根据自己的疼痛点找到需要温热敷的部位,然后将毛巾浸入热水中,拧干待毛巾不是很烫后,展开平放在疼痛部位,以缓解病痛。

专家同时提醒:由于颈椎部分关节众多,神经系统密布,需要寻找专业的医师进行治疗。且不可盲目理疗,更不可在颈椎部位胡乱按摩,以免造成“把颈椎按坏了”的情况,导致颈椎病的病情加剧。

中老年颈椎病,药物治疗不可少

除了物理疗法外,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药物治疗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解痉、镇痛、消炎、营养神经等方面。一般常用的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肌肉松弛剂和营养和调节神经系统等西药。

由于颈椎病属于慢性病,长期服用西药很容易产生耐药性,故而中药治疗颈椎病也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以颈舒颗粒为例,组方来自著名的中医丁鄂教授近40年的临床经验,对颈椎病引起的头晕、颈项僵硬和肩背手臂酸麻等具有很好的疗效,且起效快、疗程短、防复发,治疗颈椎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

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它不仅表现为骨质退化,还有肌肉的退化。所以治疗颈椎病应以舒缓颈椎部位的“肌肉”、“气血”为主。颈舒颗粒中的当归能够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帮助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病症对颈椎神经的压迫,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同时,当归还能生肌健骨,修复软组织,防止颈椎病的复发。

颈舒颗粒:中老年颈椎康复护理

《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颈舒颗粒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麻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充分证明了舒颗粒对颈椎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而且颈舒颗粒作为中药制剂,服用方便,起效快,安全性高,非常适合快节奏生活中的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虽然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但近年来也有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因此对于颈椎病的防治要从年轻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早预防。如果得了颈椎病就要及时的医治,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