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口腔溃疡?一般多久能治好?

文 / 肠胃攻略
2019-04-12 23:20

近年来西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却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药用抗酸剂、促动力药、叶酸、维甲酸等。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多数或全部胃黏膜炎症的活动度消失,但对肠化生及萎缩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中药治疗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受到了国内外相当的关注,中医药被广泛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并获得了不少经验。

在临床研究中采用固定方加减、基础方加减,或随证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反复口腔溃疡

李某,男,56岁,就诊时间:2009年4月18日。主诉:胃脘胀痛5年,加重10天。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5年,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黏膜中度炎症。

就诊时症状: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口干苦,唇舌反复溃疡,经年不断,舌痛,大便干结,2~4日1次,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属浊毒内蕴,熏蒸口舌。

治则:化浊解毒,生肌敛疮。

给予自拟化浊解毒方加减:藿香12g,佩兰9g,生薏仁15g,茵陈15g,白花蛇舌草15g,黄连15g,公英12g,云苓15g,白术9g,冬凌草12g,儿茶9g,元参15g,青黛3g。日1剂。

1周后胃脘胀痛明显减轻,唇舌溃疡较前表浅,无新生溃疡。按上方加减治疗一个月,胃胀基本不明显,溃疡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嘱其清淡饮食。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浊毒内蕴于里而见胃脘胀痛、嗳气等症状。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而下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汇颌唇沟承浆处。”

浊毒之邪,循经上扰,而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运用化浊解毒方清化脾胃湿浊热毒,使浊毒去,脾胃调。

每遇浊毒内蕴所致口腔溃疡,必加冬凌草、儿茶、元参、青黛等药。

1、冬凌草具有解热、降燥、润喉作用,对于口舌生疮、上焦火热均有较好治疗作用。

2、儿茶在《医学入门》有“消血、治一切疮毒”的记载,在《本草正》中说它能“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

3、元参、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作用,《岭南采药录》记载可“涤疮及痄腮”。在化浊解毒基础上加用上述药物,使多年痼疾得愈。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口腔溃疡分属不同系统疾病,但其有共同特点:其发病脏腑与脾胃有关,病因与浊毒内蕴密切,病机演变过程均可归纳为脾失健运→湿浊困脾→日久蕴毒→浊毒内蕴→临床症状各异。

注:以上方法仅供参考,详情可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和建议

微信jkzx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