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喇叭来获取心率
还记得《震锋笔记》的第一篇文章讲了一种不直接接触人体来获取心率的方法-心冲击图技术,是利用感受器来探测心脏跳动引起的人体微震动计算出心率的,这种设备还是需要与人体间接接触到,否则无法感知到这种震动。而今天介绍的是用智能扬声器(喇叭)完全不接触身体的方式来获取心率。我们来看看是如何做到的?
将智能扬声器转换为一种短距离主动声纳系统,发出18-22 kHz的声音信号(人一般听不到),并接受从人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由于心脏的跳动,会引起回声产生毫米级以下的位移,从来测量出心率并针对规则和不规则节律(RR间期)做出判断。
研究者对健康参与者和住院的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这些患者具有各种结构性和心律失常性心脏疾病,包括房颤、房扑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该系统为健康参与者计算了R-R间隔,与心电图相比,12280次心跳的平均误差为28µms,相关系数为0.929。在住院的心脏病患者,与心电图相比,5639次心跳的平均误差为30µms,相关系数为0.901。
震锋笔记
这是不是在模仿海豚啊?我们知道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然后根据反射回来的信号,判断目标的方位,其听觉最灵敏的声波频率高于20kHz。而这一Polar H10传感器系统(Polar Electro,Kempele,芬兰)采用了18-22kHz声音信号传输,成人基本上听不到(部分年轻人可以听见),也不涉及到隐私问题。短时间高频率的暴露也不会影响婴儿的听力。宠物对高达64kHz的超声波敏感度很高,40 kHz左右的声音可能会干扰它们的睡眠,也可引起猫的听觉反射性癫痫发作。但18–30 kHz的声音是否会影响动物还未知,有研究报告称18-22kHz 的信号不会引起狗的反应。
图1、(A)原始主动声纳信号的同相分量中由于呼吸和心跳引起的位移。呼吸运动(蓝色曲线)较强时,心跳(红色圆圈)较弱,信号就不稳定。(B)呼吸频率范围、心率范围和高频噪声的频率域。呼吸信号强度很高,谐波会扩散到心率频率中,仅用过滤的方法无法可靠地提取出心率频率。(C)系统中的不同算法将心脏与呼吸运动分开,从而能提取出单个心跳。
图2、声音波形包括波束成形后的同相和正交分量。由于在波束形成之后仍然存在残留的呼吸运动,心律信号在同相和正交相分量间移动。垂直虚线显示了由分割算法计算的片段,该算法结合了同相和正交相分量的数据。(A)为健康参与者,(B)是心房颤动患者。
还有一种通过面部识别不接触人体来检测心率的技术,但是会涉及到隐私。如果在医院和家庭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智能扬声器,可能为实现非接触式心律监测系统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手段。比如用于监测有传染性被隔离的患者,以及皮肤敏感(电极片)的患者和远程医疗环境。
原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