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子,深夜猝死,知道原因,妻子悔哭:怪我不控制,不忍忍

文 / 观察员史蒂芬
2020-04-19 08:20

临床上,身体器官不胜负荷所发生的死亡称之为“猝死”,多数案例都与人的心脏密切相关。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总人数高达50多万,40%是死于心血管疾病,约每8.5秒就有一个心血管病人死亡,是所有疾病中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病种。

35岁的李某,婚后一个月,便收到公司外派任务,要出差2个月。

这对于新婚的李某夫妇来说,是相当残酷的,然而,李某也是没有办法。

在李某出差期间,夫妻二人,只能通过视频,来一解相思之苦,往往会聊到深夜。

好不容易,熬到了李某归来的日子,妻子精心打扮了一番。

二人吃了烛光晚餐,喝了红酒,李某已十分疲惫,可妻子却不想放过他。

分别这么久,怎能不做点什么?看着美丽动人的妻子,李某也没把持住。

两个人干柴烈火,再加上酒精的作用,时间较长,可还没到结束,李某一把捂住胸口,还没说点啥,便栽倒在了床上。

这可把李某妻子吓到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拨打120急救。

最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李某还是因突发心梗猝死,离开了人世。

医生不禁叹息,过度疲劳,再加上喝酒,此时办事,容易诱发猝死。

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心脏的跳动加快,血压升高,血管的压力增大,加速血栓的形成,如这时在发生高强度的运动,造成血管痉挛,双重的刺激下,发生猝死的几率提升2倍。

在临床上,这样的事件比比皆是,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的心脏,血管的功能下降,发生危险的几率更大。

得知原因后,李某妻子跪地痛哭:“都怪我不控制,就该忍忍啊,留下我可怎么办啊......”。

猝死“有迹可循”,8大求救信号,莫忽视

1、突然心慌,心率加快,频繁发作。

2、突然胸闷,或胸闷加重,尤其是运动后更为严重。

3、突然晕厥。

4、眼前发黑,肢体麻木。

5、不明原因的疲乏,伴有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等。

6、疼痛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

7、反复胃肠道症状,也是心脏病发作的信号之一。

8、突然大量出汗,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

预防猝死,养护心脏健康,牢记“3多3少”!

1、多豆制品

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皂苷、不饱和脂肪酸等;

能够减少动脉硬化,并且显著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多补充豆类食品,如:豆腐、豆芽、黄豆等等,不仅对心脏有益,对健康也有帮助。

2、多omega-3

食物来源:秋苏籽油,秋麻仁油

omega-3脂肪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好”脂肪之一,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保护心脏,降低心脏病、抑郁症、痴呆症和关节炎的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心脏病患者,每日摄入1克omega-3。如果,曾经发生过心肌梗塞,那么按处方剂量摄入omega-3,有助于保护心脏。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幸存者,提高身体omega-3水平,心肌梗塞复发的几率更低,心脏病死亡人数更少。

另外,还有很多实验得出,omega-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3、多转舌

端坐位,闭目养神片刻后,将舌头伸出再收回,反复做36次。

伸出舌头,于左右嘴角之间摆动36次,用舌头顶口腔上部再放平,反复做36次。

这样做,能加强脏腑功能,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4、少白糖

糖,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调味品。

它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能量,但用量方面,一定要适度!

如果摄入过多糖分,不但会影响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还极有可能诱发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

建议:每人每日糖的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5、少着凉

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风度”,放弃了“温度”,穿得少,却冻得不行。

殊不知,“寒冷”对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危害极大,很容易诱发心绞痛。

这是因为,寒冷会使血流变慢,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还会增加机体耗氧量。

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进而便会增加心脏负担。

6、少过咸

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营养协会建议,每人每日摄入盐量,应保持在6克以内。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