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死对头”找到了,三院士:多做4事,跟心脑血管疾病说拜拜

文 / 美食尽在眼前
2020-04-13 16:32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健康杀手,它导致全球每年逾1700万人过早死亡,这个数字至2030年甚至将达2300万,位居各种疾病之首。在中国,约有2.9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意味着每5个成人年中就有1个心脑血管有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得到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仍有50%以上的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就在血管。

一旦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可能需要长期抗战,以目前的医学发展来看,想要将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是不可能的,或者说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健康,一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医生首先要告知患者的就是健康均衡饮食,少油、少盐、少脂、少糖、多吃蔬菜水果,然后要检查长期服药,就是将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然后减缓血管狭窄的速度,稳定斑块。

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是由于给心肌供应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或闭塞,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临床上可分为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纤维化和心性猝死。脑血管病是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为脑中风,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绞痛为主要特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症状。如胸闷、心区刺痛、心绞痛、心律不齐等,严重时会发生心肌梗塞,造成心力衰竭、猝死、危及生命。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自行缓解,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心绞痛会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并造成心力衰竭和猝死。

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的某分枝闭塞、血流中断,造成该分枝所营养的心肌持久缺血、缺氧、是心脏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如果病变范围过大或抢救措施不力,会导致心脏破裂、心力衰竭、猝死等严重后果。

脑梗塞:是因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并使脑血管堵塞,致使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常见症状有头晕目眩、失眠健忘、肢体麻木、情绪不稳、记忆障碍、严重时会致使脑细胞受损或死亡,导致脑痴呆、脑中风、甚至成为植物人状态。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出血性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脑血管局部官腔变窄、变脆,并且血管堵塞,当血流行至此处时,血流所产生的冲力对血管壁产生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脑出血的后果常可导致严重的偏瘫等后遗症、植物人,甚至死亡。所以,对脑出血一要以防为主。

心脑血管"死对头"找到了,三院士:多做4事,跟心脑血管疾病说拜拜

万幸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均属于可以预防的疾病,这要从导致疾病的几大危险因素入手。

1、预防超重和肥胖

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钠摄入与脑卒中呈正相关,是人群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摄入以每天不超过50克为宜,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疾病与空气污染、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和内分泌调节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

专家提醒,应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调整生活方式,保证环保,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同时还提醒大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并定期进行体检。

3、补充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被称为天然的“降压物”,能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对人体有平血压、降血糖、血脂的作用,常泡水可改善血管环境,防治高血压和心梗。

黄酮类化合物被称为天然的“立可定”,能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对人体有平血压、降血糖、血脂的作用,常泡水可改善血管环境,防治高血压和心梗。

研究证明,细芝芒茶有稳定血压降低血脂的作用,包含的【牛蒡、苦荞、决明子、桑叶、玉米须、火麻仁、丁香、麦芽、菊花】均是“降三高”的明星中草药材。

细芝芒茶中所含丰富的硒、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酚物质和醛类,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淀,改善血管环境。

细芝芒茶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脂,增强血管弹性,有效降低肾病、高血压、脑梗等疾病的发生,达到预防血栓、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

4、低盐饮食

我国膳食指南提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1克食盐大约是一个牙膏盖的量。

从心脑血管病预防角度来说,人们的饮食还是要尽量清淡一些,逐渐减少食盐用量,直到不特意在食物中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