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人群是冠心病高危群体,医生直指它是最凶险因素

文 / 七乐康医生
2018-05-08 16:33

冠心病其实是个简称,它在临床上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为心脏供应血氧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引发血管内腔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乃至坏死,最终呈现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显性症状。

然而冠状动脉不是无缘无故突然收窄的,它的出现需要时间和不良因素的累积。

医学研究显示,冠心病的形成通常与温湿变化、情绪波动、突发动作、大量进食、酗酒、吸烟等不良因素有关。其中以下这四种行为是最为危险的。

1、吸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物质能轻而易举地损害冠状动脉内壁,受损的血管壁随着时间推移会形成脂肪块,逐渐堵塞血管内腔。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相比,前者比后者高出2~3倍,心源性猝死发病率则是5~10倍。

吸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想要稳定病情,立即戒烟是最好的方法。

2、水分短缺,饮食无度

众所周知,如果饮水不足,血液会变稠,血液流速减慢,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同时,摄入大量高盐高脂的食物,也会导致体内水分减少,血管内壁上积聚更多的脂肪,致使粥样硬化状况更加严重。

平时多喝水,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肉、鸡肉和瘦猪肉等。避免过饱,不吃肥肉,少碰动物内脏,才是健康的饮食。

3、缺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能促使你摄入更多水分,稀释血液浓度,提高心脏供血能力,血流速度得以加快,有效冲刷血管壁,降低油脂在血管内壁停留的时间。

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年轻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竞技类运动,中老年人则适合慢速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游泳等。

4、没有午睡习惯

午睡能为心脏一整天的活动中提供一次休息的机会。条件允许的话,午睡时间一般以60分钟为最佳。起床时别一下挺起,建议先躺着做一些简单的拉伸活动,再慢慢坐起。

需要强调的是,冠心病从来都不是单一因素诱发形成的,而是综合嗜好、饮食、运动、作息、遗传、环境等多项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尽管不是所有因素都是可控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把可以防住的漏洞先堵上,为心脏营造足够健康的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