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血压指南,修改了高血压分级!您的血压是几级?医生说清

文 / 心血管王医生
2020-10-10 12:13

国际高血压学会,正式发布了2020版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新指南对高血压的分级做了部分修改,和我们每个高血压人都息息相关。

一、高血压的原有分级

1、如何分级

140-159/90-99mmHg,属于1级高血压;

160-179/100-109mmHg属于2级高血压;

≥大于180/110mmHg,属于3级高血压。

2、不吃药还是吃药后分级?

判断高血压的分级,是在没有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测量的血压,就是自己的高血压分级。

比如没吃药的时候,血压180/110mmHg,就属于3级高血压,但吃完降压药,血压降到150/90mmHg,那么您还是3级高血压。

3、高压低压不在同一级别怎么办?

如果高压和低压不在同一级别,要按更高的算,比如高压属于1级,低压属于2级,判断就是2级高血压。

4、连续两次血压不在同一级别怎么办

连续测量两次血压都不一样,而且两次血压不在同一级别,怎么计算?这时候建议,两次取平均值。也就是连续测量两次血压,两次间隔5分钟,取两次血压的平均值来判断血压分级;如果两次差别高于5mmHg,那就测量3次,取平均值。

5、在家和在医院不一样怎么办?

大部分人测量血压,在家偏低,在医院偏高,那么应该如何计算呢?一般来说在医院测量血压的判断标准是140/90mmHg,但在家测量的标准是≥135 /85mmHg就得判断高血压,≥135 /85mmHg就相当于在医院的≥140/90mmHg。

6、动态血压更为准确

如果您血压波动大,无法判断到底是几级高血压,那么相对更为准确的方法就是动态血压监测,也就是24小时监测血压,如果动态血压平均24h ≥ 130 /80mmHg就要诊断高血压;或白天 ≥ 135 / 85mmHg也可诊断高血压;夜间≥120 /70mmHg,可考虑诊断高血压。

二、新指南分级有哪些变化

1、新指南血压分级:

140-159/90-99mmHg为1级高血压

≥160/100mmHg就是2级高血压

老指南高血压分为3级,可是新指南取消了3级高血压,原来的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合并为2级高血压;只要是≥160/100mmHg,都叫2级高血压,已经没有180/110mmHg这个3级高血压。

原来3级高血压的人,现在也可以叫做2级高血压,之所以这样修改,可能说明只要是高于160/100这个标准的血压,其风险都是很高的。所以原来3级高血压的人,降为2级高血压,并不要暗自窃喜,这只是一种理论分级,说明高于160/100mmHg的高血压都比较危险,并不是把3级降为2级,就安全了。

2、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判断

只有一次医院测量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隔1~4周,进行2~3次医院测量,以确认是否有高血压。老指南是不同日三次血压均高于140/90,现在把不同日改为1-4周。这样做是告诉我们诊断高血压需要更加慎重,因为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最近睡眠不好,最近没有运动,最近吃饭不健康,最近情绪不好等等都会导致血压升高;给出更多时间,排除这些因素导致的高血压,而不是不同3日血压高于140/90mmHg就诊断高血压,这样可能有点草率。

高血压的分级有所改变,把2、3级高血压都合并为2级高血压,但面对高血压的态度没有改变,甚至这种合并是提醒更多人,更应该重视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比如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控制,才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

把3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统称为2级高血压,更是提醒≥160/100mmHg这部分高血压人,更应该重视高血压,不是降低风险,而是提醒大家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