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脱发后,高血压又砸到 80、90 后身上了

文 / 丁香医生
2019-12-21 16:19

周兴拧开了水龙头。扑哧、扑哧、哗……自来水经过水泵的压力通过管道被输送到了 20 层楼的高度,随即喷涌而出。

晨起洗漱,30 岁的周兴有种错觉:自己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道,没准哪天压力太大了,就会爆裂。他记得小时候家里水管管道爆裂的那次,喷涌而出的清水甚至蹿到了厨房的天花板。假如他的脑血管只是崩了那么小小的一根,他刚刚走上正轨的创业公司、他的理想、抱负和对未来所有的憧憬都会化为泡影。

「我年纪轻轻就得了高血压,怎么可能呢?」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如果一个人活得足够久,终有一天会遭遇高血压。这就如歌词中所唱:「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但原本「活久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却在近几十年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更多处于人生上升阶段的中青年加入了高血压人群的大军。

2010 年,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的一项截面调查结果估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突破 3.3 亿(另一个被广为引用的数据是 2.7 亿),每 3 名成年人里就有 1 人是高血压患者。

其中 25 岁~34 岁年轻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 20.4%。这意味着,每 5 位年轻男子(25 岁~34 岁)中就有 1 位患有高血压。

2014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 18~44 岁(青年)和 45~59 岁(中年)的高血压患者数均达到了 1 亿。这意味着 60 岁以下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数(约 2 亿)已远远超过 60 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数(约 1 亿)。

中国 2 亿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庞大数字背后,隐藏着一根终将爆炸的导火索。

由于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中国人的血压无法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在几十年内井喷式爆发几乎无可避免。

冷冰冰的数字总让人觉得于己无关。在十多年甚至数十年漫长时间内,高血压「渗透」式的对肾脏、心脏、大脑等靶器官的损害,也逐渐降低了人们的重视程度。直到损害无法逆转,步入痛苦不堪的老年。血压计上飙升的毫米汞柱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惨痛的切身经历、甚至是死亡事件。血压升高 10 毫米汞柱,欧美人脑卒中的风险升高 20%,而中国人则升高 40% 甚至更多。在我国,平均每 21 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 2.9 亿,其中脑卒中患者 1300 万人,冠心病患者 1100 万人,心力衰竭者 450 万人。从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现状来看,1990 年到 2015 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现一个持续升高的趋势,而且居中国居民的首位死因。

2017 国际公共卫生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控现状」的报告提到:62% 的脑卒中死亡由高血压直接导致,49% 的心肌梗塞由高血压直接导致。而高血压可使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 20%,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分别增加 39% 和 54%。此外,随着血压的升高,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线性升高的趋势。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郑晓瑛、宋新明两位教授在《中国人口转变、经济发展与慢性病增长 》一文中指出:我们常常关注的是个体层次危险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但实际上,宏观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因素是起着根本决定性作用的上游因素。许多慢性病被称为「行为相关疾病」,其实更应被看做是「社会病」。

「这是社会高速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教授说。

「高血压年轻化」的不能承受之重,落到了我们这代年轻人身上。

年轻人遭遇老年病

软件公司测试员吴通穿着灰色跑步鞋和黑色速干衣融入了四川湿润的夜色。每周三次,晚上 8 点,吴通都会打开跑步 app、戴上耳机,在音乐声中与自己居高不下的高血压作斗争。

1993 年出生的吴通,在 2 年前的体检中被查出血压高,收缩压为 156 mmHg,舒张压为 82 mmHg。体检报告建议他:低脂低盐饮食、戒烟酒、适当运动、注意休息。

「我对高血压没什么概念,具体危害也不清楚,」吴通对此糊里糊涂,但还是不相信自己会血压高(得了高血压),于是购买了一个上臂式自动血压计,在家里进一步监控测量。

测量的结果依然不理想。血压一直在收缩压 150 mmHg、舒张压 90 mmHg 左右徘徊。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版》的定义,人体正常血压值为收缩压低于 120 mmHg、舒张压低于 80 mmHg(< 120 / 80 mmHg),当血压值 ≥ 140 / 90 mmHg 则为高血压。吴通并没有去医院进行确诊,他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想过服药治疗。

「我只是有点奇怪,毕竟我这么年轻,而且在我的认知里,高血压都是老年人或者长期酗酒的人才会患病。」

偶尔和朋友们聊天时,吴通会想起自己「奇怪」的高血压,聊上几句。朋友们大多表示惊讶,随后岔开了话题,并没有人对此感兴趣。

吴通是一位很典型的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他们在体检中偶然发觉自己血压高,因为没有症状觉得不需要去医院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就算试图治疗,也很难坚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中国居民 2015 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中青年高血压的控制情况总体差于老年高血压。中年患者(45~60 岁)中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 44.2%、38% 和 13.1%;而青年患者(18~44 岁)中,这三率只有 22.0%、16.9% 和 6.4%。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身后有很多小伙伴(也是高血压),只是大家不知道或不重视」,吴通说。

高血压因为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不易察觉,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对于人生图景刚刚展开的吴通们来说,一种没有症状、也不觉得难受的「疾病」甚至算不上是「病」了。大部分中青年患者对高血压采取了无视的态度。直到有一天突然出现症状,不得不付出时间和精力来控制血压时,又往往陷入恐慌的境地。

百度的高血压吧里,时常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开贴询问:年纪轻轻得了高血压可怎么办?一位年轻的父亲写到:「怎么办,我才 30 岁,今天去量血压 180 / 120,我很害怕,会不会中风死去啊?关键我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人生太悲催了。」

名为「中青年高血压论坛」的 QQ 群里,聚集了高血压吧里 240 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41 岁的邹坦,身份是一位执业药师,同时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同病相怜,群里常有年轻人咨询他用药的问题。「这是一个病友发牢骚和交流的群,不是专业论坛」,邹坦说。群里曾经很热闹。「那时候大家什么都说,分享情绪、分析病因,用药品种和效果,也会说谁脑溢血死了。」

慢慢地,大家渐渐习以为常,和中国数目庞大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一样,他们又散落成了孤独的个体。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2011 年,世界银行在报告《Toward a healthy and harmonious life in China: Stemming the rising tide 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中指出,「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是当今和未来影响中国人口健康、导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报告估计我国在未来 20 年中,40 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的患病人数将成倍增长。

对周兴来说,这些后果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偶尔想想,焦虑一分钟,心思又被紧张的工作裹挟走了。

「我估计创业者里高血压的年轻人会很多,投资人里没准更多。」他开玩笑似的说。严肃的一面是,高血压年轻化正改变着中国慢性病增长的面貌,并将在未来付出更多沉重的代价。

高血压的进化论

春节团聚,吴通和在北京工作的表姐聊起自己的高血压,表姐提到了高血压对肾脏、心脏、大脑等靶器官的损害,让吴通有所触动。他开始从结果反推:我为什么会得高血压呢?

他的疑问,从人类历史意识到血压的重要性时便开始了不停的追问。《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谈到高血压的历史,「在过去的很多世纪里,估算血压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诊脉,而对脉搏的力度和节奏的解释被证明有助于预测疾病和死亡。」

在古代中国,对此的说法是:「若脉充盈而紧硬,如按琴弦,则有水肿。」在 19 世纪的西方,医生们的普遍共识是,一种强或紧的脉搏是肾脏疾病的症状。

直到 19 世纪晚期血压计的发明,人们逐渐意识到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而最早用数据来显示这种新的疾病与过早死亡之间联系的,是一家人寿保险公司。

20 世纪的最初 10 年,西北互助人寿保险公司报道了为时数年的血压水平与过早死亡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收缩压越高死亡风险越大。收缩压高于 160 mmHg 的人群发生早死的概率是收缩压 140 mmHg 的人群的 2.5 倍。保险公司因此建议血压水平持续高于同龄人 15 mmHg 的保险申请应该进一步审查。

「科学界一直对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新发现的、致命的、同时也是高流行性的疾病兴趣浓厚。」《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展现了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对于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肾脏系统在动脉压力影响方面的实验,成功发现了几种类型的继发性高血压病。然而,大多数的病例,那些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致病原因仍然是个谜。

直到今天,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依然将高血压分类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而找不到确切病因的原发性高血压仍占到高血压总数的 90% 以上。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美国著名人类进化学家丹尼尔·利伯曼擅长用进化的角度来分析健康与疾病的原因。在他所著的《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中,他认为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爆发,都是人体与环境不匹配造成的失配性疾病。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不仅有了足够的食物,而且还能享受到健康长寿的生活。」但是近万年前开始的农业革命和只有 200 多年历史的工业革命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不过转眼一瞬,却改变了人类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诱发了许多健康问题。

「最为突出的就是所谓的失配性疾病:我们旧石器时代的身体不能或不足以适应某些现代行为和条件所导致的疾病。」丹尼尔·利伯曼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血压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一些与高血压呈正相关的危险因素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诸如钠盐(氯化钠)摄入量、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缺乏体力活动等。

高血压等慢性病具有共同的不良行为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活动、 烟草使用、过量饮酒等。个体不良生活方式的长期积累,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超重肥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而高盐和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在我国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身高 176 厘米的吴通,体重为 95 千克,体重指数(BMI)值超过了 30(一般来说,正常人的 BMI 值在 18.5~24 之间,吴通已经达到了肥胖的程度),口味偏咸,这都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居民钠盐摄入量一直居高不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量每日 6 克的两倍以上。中国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2010 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 10.6 克,80% 的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 WHO 的推荐量。

吴通想起上大学以后,寝室的 4 位室友很少在夜里 12 点前入睡。打游戏、吸烟、喝酒、吃夜宵,像是大学生的标配。学校门口的烧烤摊、麻辣烫到了夜里就成了最热闹的小吃街,「年轻的身体就是挥霍的资本。」

最后的十年

吴通决定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跑步、减重。如《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强调的: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肯定,所有患者都应采用,主要措施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不过量饮酒,加强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 。

吴通不可想象去医院确诊后需要服用降压药。「我不想一辈子吃药,」他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高血压年轻人群。

一项名为:「I have to live like I’m old」(我不得不像个老人那样生活)的研究调查了 40 岁以下青年人对高血压控制的认知情况,很多青年患者认为「高血压是老年病」不能理性对待自身的高血压诊断,甚至对高血压管理的宣传有抵触心理。更别说合理控制血压了。

但对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降低血压的年轻人来说,合理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才能更早受益,并且,「药不能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的高血压特需门诊,从来都是人满为患。一位血压居高不下的中年女患者表达着迫切治疗的心情:「您给我约号吧,就算大年初一,我也要来。」

「到我这里来看病的,都是有了症状,不得不治疗了,」王继光说。

这天下午,王教授一共诊疗了 18 位高血压病人,男女各占一半。其中最小年纪的 36 岁,最大年纪的 72 岁。其中 11 位是 60 岁以下的中青年患者。

王继光是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临床试验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1990 年代,在王继光还没有去欧洲深造前,他在临床很少接触到年纪较轻的高血压患者,近些年则变得很普遍。「环境变化、生活压力都是原因,这是社会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王继光说。在王继光教授所在的高血压病房里,每年约 1000 人的住院人数,年轻人能占到 200 多人。

但王教授的中青年患者们,常常试图与医生「讨价还价」。

- 我一定要一直吃药吗?

- 是的。

- 我能减药吗?

- 不能自己随意改变服药剂量或种类。

- 锻炼可以降血压吗?

-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是不可逆的,但科学合理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名 45 岁但已有 10 年高血压病史的中年男子被王继光「批评」:「你冠心病放了支架还抽烟呢?」男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一天只抽一包。」

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救命的迫切不同,年轻人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去理解、安排、甚至发挥想象力去解决这种看起来不那么急迫的疾病。

这位宽大额头、戴着黑框眼镜的 38 岁男性投资人,是首次来就诊。他在元旦后的一天下午突然感到恶心头晕,睡一觉也就好了。随后,他测量的血压值,高压常在 170~200 mmHg 之间徘徊。他问王继光:「我这个年纪血压高是不是遗传?我是搞投资的,需不需要做个基因检测?」

「那都是噱头,没有经过有效性验证,是赚投资人的钱的。」王继光的回答,包括实习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笑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王继光在门诊里,见证着更多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痛折磨。

这位亚麻色齐耳短发、戴着红色发箍的 60 岁女性患者,已经高血压 7 年了。她对自己的病情表现的非常紧张。「我头晕的要死,眼睛睁不开,晚上心脏也不舒服,肾脏也不好,有尿蛋白。哎呀,我现在该吃药了,我讲话都觉得我血压高……」

王继光的临床和研究是试图找到这些人高血压的原因,并用药进行血压控制。一部分人的高血压是可以找到确切原因的,而大部分患者则很难说清高血压的原因了。高血压对靶器官经年累月的伤害,很难说清「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了」。

一位 72 岁的老年患者被家人搀扶进诊室,他对医生恳求到:「我住院了,这次一定要救我的命。」多年的高血压让这位患者肾脏萎缩,心衰严重,即将安放心脏起搏器。他讲述着自己住进重症病房的惊险经历:「去的第一天就死了 3 个人,我的高压飙升到了 230(mmHg)。」

与他类似,一位病史 20 多年的肥胖老年女性揉着心口诉说病情。冠心病、心衰、心率失常……王继光一边记录下她的主诉,一边对她讲:「心脏的问题就是与高血压长期没控制好有很大关系。」

每个门诊日,年轻患者走出诊室,年老病人推门而入。房门的一推一关之间,就像完成了年轻高血压患者数十年的病程,看到了他与疾病相伴的晚年生活。「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控制,人生的最后十年会非常痛苦。」

作者:杨洋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to-cure-sometimes),授权丁香医生转载发布

排版:Karen

偶尔治愈

to-cure-sometimes

——

纪录人与疾病、衰老、死亡的

相处方式

偶尔治愈 | 常常帮助 | 总是安慰

参考文献

[1] 肯尼思·F·基普尔.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上海, 2007.

[2] Daniel E. Lieberman. 人体的故事:进化、健康与疾病(蔡晓峰 译)[M]. 浙江人民出版社: 杭州, 2017.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19(10):1-15.

[4]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R]. 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2015.

[5]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6):521-530.

[6] 中国卒中流行报告[R]. 中国卒中协会, 2015

[7] 郑晓瑛, 宋新明. 中国人口转变、经济发展与慢性病增长[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4):109-118.

[8] 霍勇. 重视我国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6(4):320-323.

[9]《何争教授:直击机制 破解中青年高血压治疗困境》.来源:丁香园

[10]《郭艺芳教授:中青年高血压 不可忽视的「隐匿杀手」》.来源:丁香园

[11] 刘文澜.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防治[J]. 吉林医学, 2012, 33(21):4643-4644.

[12] 李镒冲, 王丽敏, 姜勇, et al. 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5):409-413.

[13] 李立明, 饶克勤, 孔灵芝, et al.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7):478-484.

[14] Williamson W, Foster C, Reid H, et al. Will Exercise Advice Be Sufficient for Treatment of Young Adults With Prehypertension and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Hypertension, 2016, 68(1):78.

[15] Wang J, Zhang L, Wang F, et al.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J].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4, 27(11):1355.

[16] Yang L, Yan J, Tang X, et al.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Control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among Adults in Southern China, 2013[J]. Plos One, 2016, 11(1):e0146181.

[17] Johnson H M, Warner R C, Lamantia J N, et al. 「I have to live like I’m old.」 Young adults perspectives on managing hypertension: a multi-center qualitative study[J]. BMC Family Practice, 2016, 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