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什么情况下需要换药?换药后多久能控好血压?医生为你说清

文 / 李药师谈健康
2019-12-07 16:20

高血压换药吃后,血压多久能降下来?多久能平稳下来?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这要看您换的是什么样的降压药,又到底是什么样的血压情况。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下高血压换药的问题——

高血压为什么要换药?如果您服用一种或几种降压药,血压控制平稳良好,身体耐受性也良好,没有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今天听着这个降压药好就换这个,明天听着那类降压药好就换那个,这样换来换去,不同的降压药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对于不同个体血压的控制效果也各不相同,如果在本不需要换药的情况下频繁换药,就是乱用药,这样的乱用药带来身体健康获益几率很小,更多的只是带来健康的风险。

高血压之所以要换药或者调整用药方案,主要考虑2种情况,一是服用的降压药物出现了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比如服用普利类降压药,出现了严重的干咳现象,甚至影响了夜间睡眠的情况;比如服用地平类药物,出现了脚踝水肿或牙龈增生的情况等等,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尽早的就医调整用药了。想要做到这一点,强烈建议大家在服用某种降压药之前仔细的阅读下说明书,特别是用药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方面,一定要有所了解,很多朋友服用普利类降压药,咳嗽了几个月了,还在找各种偏方治嗓子、气管和肺,殊不知降压药一换,咳嗽立即就好了,这就是不了解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造成的困扰。

高血压需要调整用药方案的情况,是原来服用的药物血压控制良好,而现在出现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情况,高血压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态的变化,季节的冷热交替变化等情况的影响,血压原来可以稳定控制,出现血压开始不够稳定的情况一点也不奇怪,这种情况下,也应该就医诊察,及时的调整用药方案,以加强血压的稳定控制。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对血压要做定期的测量,高血压患者,家中常备电子血压计,经常的测量下血压说,特别是季节交替时,出现高血压相关不适症状时,更要及时的测量血压情况,了解自身的血压情况,才能知道自己的血压控制的怎么样,出现血压控制不住时,才能够及时的调整用药。

降压药出现不耐受的不良反应,一般是需要换药的,而降压药出现降压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原来降压效果好,而后来降压药不好时,一般则不一定非得要换药,完全可以在原来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其他降压药来加强血压的控制。联合用药是高血压药物控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不同作用机理的降压药一起使用,可以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降压效果往往比一味的加大用药剂量要更明显,而好的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会更低。

换了降压药、或者加用了其他类型的降压药,高血压多久能够控制平稳呢?一般情况下,如果是长效的降压药物,在服药的前几天,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千万不要着急,不妨吃上2周以上的时间看看,如果服用一种降压药,2周到4周时间,血压控制效果仍然不理想,那么应该在加强生活调理的前提下,考虑更换其他药物或加强联合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比较强效短效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的普通片、卡托普利片等,这些药物属于短效的降压药,如果我们换服或加服的是此类降压药,则往往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就会有明显的降压效果,这类药物虽然持续时间短,但作用往往也比较快,对于需要迅速控制血压的情况来说,比起长效药物来,要更加的适用。

因此,换服或加服降压药,血压多久能达到平稳状态,需要结合所更换的降压药用药方案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最后还要强调,降压药平稳控压的前提,是坚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控制好健康生活习惯的前提下,如果服药效果不好或身体不耐受,可以考虑调整用药方案,这种用药方案的调整,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结合药物情况,做好血压监测,确保血压的平稳达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