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布的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能给糖尿病人带来什么新变化?

文 / 长春惠健康
2020-11-30 10:2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24次会议于11月27日在苏州闭幕,这次会议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发布。

这是自2003年以来,对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第6次修正。这次指南结合了最新的国际糖尿病管理指南和临床证据,为我国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南京鼓楼医院的朱大龙教授对这次的新指南进行了解读,这次指南结合了最新的国际糖尿病管理指南和临床证据,为我国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糖尿病的发病率

自2003年的全国流调进行的糖尿病发病率调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从1980年的0.67%逐渐升高到现在的11.2%。2015-2017年对7.6万18岁以上的人群根据WHO1999年的诊断标准进行的调查,发现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病人群达到了11.2%。

我国从1980年开始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8次流行病学调查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人们生活逐渐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说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还是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但是快速增长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相对匮乏的健康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从一些慢性病的发病率体现了出来。2007年-2008年以后的发病率逐渐放缓也和糖尿病医护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公众对健康的重视有关。

相信我国的发病率随着民众对生活方式的调整,会增长,但是速度会放慢,医护人员将要面对的更严重问题可能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纳入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推荐个体化的控制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6.5%将被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这意味着糖尿病的诊断不再单独以血糖作为标准,其实我认为血糖的诊断已经足够简单,没必要非要再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仍被作为治疗的金标准,这次的新指南明确提出了糖化血红蛋白的个体化控制目标。

对那些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以以采取更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反之则应采取相对宽松的控制目标。

临床上更为宽松的目标可能达到8.5%,主要针对那些预期寿命较短,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精神疾患的病人。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

糖尿病朋友可能更为关心的是药物治疗有什么新变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认识最基础的治疗措施。

新指南对新型降糖药物的使用进行了推荐,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都可以加用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者SGLT2抑制剂。

对于合并肾脏损害或者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症就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抑制剂,如不能使用SGLT2抑制剂,可考虑加用GLP-1受体激动剂。

这次新指南的更新肯定了新型降糖药物的地位,确实,新型降糖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相对便宜的价格和进入医保让大多数能够使用起也是新型降糖药的优势。

2型糖尿病的体重管理

这次指南对超重和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的体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减轻体重的5-10%。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手术等综合手段。

提议肥胖者要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建议采取代谢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

以上是新指南和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变化。新指南从糖尿病的发病率,诊断标准、控制目标、临床路径、药物治疗、体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更适合临床,利于指导医生进行2型糖尿病的标准诊治。

#360行,行行有真知##知识分享官#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