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之前先吃一块肉,就可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是什么原理?

文 / 药剂师华子
2020-10-27 13:20

根据《全球糖尿病概览》中的数据,现在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在世界排名第一,已经超过了1.1亿人。过高的血糖,会造成人体心血管、肾脏、神经等多系统的损伤,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要严格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一、人体的肠道也参与血糖的调节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人体肠道是一个吸收器官,只负责吸收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但实际上,肠道也是一个分泌器官可以分泌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等肠肽激素,可以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血糖产生调节作用,这个作用也被称为“肠促胰素效应”

这个作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被科学家发现了。在人体进食之后,血糖升高就会促使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但是口服葡萄糖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要明显高于静脉注射的葡萄糖。也就证明了,食物对肠道的刺激,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二、在吃饭之前先吃一块肉

在《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中,有一种简单的控制餐后血糖的方法,叫做“餐前负荷法”。具体方法就是在饭前半小时,先吃一些食物来诱导小肠释放肠肽,以减缓胃的排空,提高胰岛素水平,这样在正式吃饭的时候,身体对血糖的控制就更加得心应手,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水平。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在吃饭之前的半小时,先吃一点食物“垫肚子”,就可以降低正式吃饭时的血糖水平了。先吃的食物要选择以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不升高血糖水平的食物。比如一小块瘦肉,一小把坚果、或是蔬菜沙拉、一杯无糖的牛奶或是豆浆等食物都可以达到同样的降糖作用。

三、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

“餐前负荷法”源于欧洲十几年的营养治疗临床实践,可以使消化系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让身体提前分泌胰岛素。但是这种方式只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对通过口服降糖药可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才有效果。也可以用于糖耐量异常,处于糖尿病前期者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餐前负荷法”只是让餐后血糖控制得更加平稳,不能完全代替降糖药物的作用,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仍然需要按医嘱服药。而对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1型糖尿病人,并不能对肠肽的刺激产生反应,所以“餐前负荷法”没有效果

四、应用“餐前负荷法”时的注意

“餐前负荷法”可以让餐后血糖更平稳,但并不是要增加进食总量。而是把正餐所需要吃的食物,拿出一部分提前半小时吃。所以要注意提前吃了负荷食物后,在餐时要减少相应的食物分量。而且餐前吃的食物要选择低热量的,非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

此种方法可以抑制胃的排空,在进餐时增加饱腹感,所以长期坚持,总摄食量会趋向减少,使体重减轻。糖尿病人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要保证营养均衡。建议主食最好选择全谷类的粗粮,占每天摄入能量的一半左右,副食作为另一半的摄入能量,以3份的新鲜蔬菜配1份肉类食物的比例为宜。

总结一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可以试着用“餐前负荷法”,在一天3顿饭前的半小时先吃一点非碳水类的食物,促进肠肽分泌,就可以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了。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