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95个国家的分析:一杯就好?酒精哪有什么安全剂量

文 / 医脉通肿瘤科
2018-08-24 21:02

导读

8月23日,柳叶刀(The Lancet)公布了2016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GBD)中的酒精负担调查数据:在2016年,全球有280万人死于饮酒, 50岁及以上人群酒精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

研究人员强调,这世上没有安全的饮酒量。

这份数据分析了1990~2016年来自195个国家的数据,以评估酒精消费、酒精归因死亡率和残疾调整生命年数(DALYs)。

主要结果

分析发现,饮酒是2016年死亡和DALYs的第7大危险因素,占龄标准化女性死亡的2.2%,男性死亡的6.8%。

在15~49岁的人群中,3.8%的女性死亡要归因于酒精,男性占12.2%。结核病(1.4%)、交通事故(1.2%)和自我伤害(1.1%)是与酒精有关的主要死亡原因。

而对于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人来说,癌症是导致酒精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女性占27. 1%,男性占18.9%。

总的来说,与不饮酒的人相比,每天一杯会使相关健康风险增加0.5%,每天饮酒5杯风险则增加37%。

不是说“小酌有益”吗?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称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比如饮酒可以扩张血管、饮酒可以治疗糖尿病、饮酒可以美容养颜(这点我可以作证,前几天喝酒喝多了,双下巴都吐没了)。这些报道,有些是来自临床研究,更多的是商家噱头。

事实上,此前有些研究表明中低量饮酒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然而,这些研究有样本量太小、混杂因素控制不足和计算相对风险的参考类别非最佳选择等限制。最近一些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汇集队列研究和多变量荟萃分析的高质量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饮酒对全因死亡率并无保护作用。

在这次的GBD研究数据中,我们通过图片,可以得出更直接的结论。

看图说话

这是一张酒精使用流行率的全球分布图,2016年全球有25%女性、39%男性为酒精消费者,相当于全球现有2.40亿人饮酒。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饮酒率最高,其中72%的女性和83%目前是酒精消费者。

这是一张日均饮酒量的全球分布图。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每日平均饮酒量为0.73份,男性每日饮酒量为1.7份(1份=10g纯乙醇)。

这是2016年全球女性按年龄段、地区分布的归因DALY率。

注:第一张图代表全球,后五张图分别对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用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表示:根据人均收入水平、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总生育率综合衡量各国家的发展水平,将国家分为5个发展等级:低、中低、中等、中高、高水平。

横轴下面部分代表降低酒精降低DALY率的疾病,主要是缺血性心肌病和糖尿病,但是也仅仅是在60岁以上女性,和发达水平高的地区(第二张图紫色面积最大)。

酒精归因负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肿瘤在50岁以后明显增加。在所有年龄段,饮酒带来的保护作用远小于总归负担。

男性的酒精归因负担远大于女性。不过男性的疾病负担增加到55~65岁之后,出现下降趋势。至于保护作用,只有高SDI和低SDI地区较明显,且仅限于缺血性心脏病。

这是每日饮酒量与特定疾病的相对风险曲线,只有缺血性心脏病有显著的J形曲线(男性最低风险为0.86,女性为0.82);糖尿病和缺血性中风有不显著的J形曲线。对于其他疾病,包括癌症和肺结核,这个风险曲线是单调递增的。

如此这样,那么每天只喝1小杯酒怎么样?严谨的研究人员早就猜到你会这样想,于是也根据饮酒量估算加权相对风险,发现只有零消耗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所有健康损失风险。多喝一点,风险增加一点。

该加权值已经考虑了酒精最女性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保护作用。这些保护作用都被癌症风险抵消。

我们如何应对

从上面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到,酒精消费更多的是发达国家,但随着全球发展水平增加,将会有更多人群受到酒精的危害。

饮酒及其对健康的有害影响可能成为一项日益严峻的挑战,制定强有力的酒精控制政策将至关重要,比如增加酒精消费税、减少酒精广告。毕竟在人口资源成为国家软实力、即使征收单身税也唤不醒单身狗、靠“生育基金“催婚的今天,拯救健康比造人更有效~

当然,限酒不等于禁酒,毕竟酒精跟文化和历史等多种因素相关。

总结

从这份数据庞大的严谨报告中可以得出,饮酒增加全因死亡率,尽管酒精可以带来些微的保护作用,但被其他风险中和抵消了。在50岁以后,癌症是酒精相关死亡率最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3, 2018.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1310-2

1.2018 CCO | 徐瑞华教授:液体活检的功与过

2.好消息不断!首个卵巢癌靶向药物奥拉帕利在中国获批

3.BMJ编辑的“死亡博客”:乳腺癌,你跑到我脑子里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