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曙光!胰岛素不用再打针,来口深呼吸、小胶囊就能搞定!

文 / 糖医生
2018-07-20 09:31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打胰岛素是降糖效果最确切和最显著的治疗方式,也是大部分患者最害怕的治疗方式。

打针很麻烦、对针头有恐惧、低血糖风险大……谈起胰岛素,大家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这些顾虑也影响到了糖尿病的治疗,使得一些本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虽然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应该尽早启用胰岛素治疗,也有研究发现,目前中国胰岛素起始时机非常晚,但是要真正说服患者使用胰岛素还是很难。 “依从性”是影响胰岛素起始和长期规范治疗的关键因素。

所以,科研工作者开动脑筋,研发出了“吸入式胰岛素”和“口服胰岛素”,让胰岛素不再需要注射,不再让人畏惧。

糖尿病曙光!胰岛素不用再打针,来口深呼吸、小胶囊就能搞定!

深呼吸就能降血糖——吸入式胰岛素

像哮喘患者使用的药物一样,糖尿病患者可以不用打针了。靠一个吸入式装置,喷一喷,深吸一口气,胰岛素就会随着肺泡毛细血管,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这种设想无疑可以解决一些患者对打针的恐惧。

糖尿病曙光!胰岛素不用再打针,来口深呼吸、小胶囊就能搞定!

某种吸入胰岛素的装置

效果上,略低一筹

吸入式胰岛素多是短效胰岛素,与注射用的短效胰素相比,吸入胰岛素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注射胰岛素,而作用持续时间也稍短。效果上,注射用胰岛素的降糖效果稍强于吸入胰岛素。

吸入式胰岛素分干粉型和液体型

根据吸入式胰岛素的特性,可以分为干粉型和液体型。

干粉型是粉末状,通过吸入器形成烟雾状微粒进入肺组织,装置相对简单,但是制剂更为复杂,并且容易产生过敏等免疫反应;

液体型是液体状,胰岛素液滴通过吸入器形成气雾被吸入体内,装置相对复杂,但不易发生过敏反应。

吸入式胰岛素的优缺点

  • 优点——

虽然吸入式胰岛素发挥作用的速度更快,但是并不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反而可能降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 缺点——

由于是吸入药物,所以常见的不良反应都以呼吸道反应为主,如咳嗽、咽喉疼痛,但这些不适症状多发生在使用药物的最初几天。由于这些不良反应特征,吸入式胰岛素不建议给吸烟或有哮喘病史的患者使用,以免加重原有症状。

糖尿病曙光!胰岛素不用再打针,来口深呼吸、小胶囊就能搞定!

另外,还有个“隐患”是,由于吸入方式错误或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或药物沉积在没有血流的“呼吸死腔”等问题,这些都会引起胰岛素量的实际入血量少于用量,患者的血糖将不能得到最佳的控制。

怎么样?你一定想不到,有一天,肺也成了帮助我们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器官,你是不是也已经充满期待了?别着急,还有更加鼓舞人心的消息。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口服降糖药,那胰岛素可不可以吃进去呢?

可以!

由于胰岛素是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直接口服会在胃酸及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失活,就像在豆浆中倒入醋会使得豆浆凝固(蛋白质变性)。同时,胰岛素的性质也使得它不容易被胃黏膜吸收入血,发挥作用。

所以研发口服胰岛素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包裹胰岛素的“外壳”,使得它既不容易被胃酸腐蚀,又容易被胃黏膜吸收。

啥?这么多要求,你咋不上天?

人类能上天了,符合我们需求的“外壳”也终于被研制出来了。

糖尿病曙光!胰岛素不用再打针,来口深呼吸、小胶囊就能搞定!

制成胶囊的口服胰岛素

胰岛素胶囊的“核心”是甘精胰岛素,也就是基础胰岛素,用于降全天的基础血糖。所以这种口服胰岛素主要针对餐前血糖,也就是空腹血糖较高的患者。

由于服下后被吸收还需要时间,进入血内的胰岛素也是缓慢释放,所以胰岛素胶囊并不能用于餐前紧急服用降糖。

胶囊外壳兼具保护性和易吸收性: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降低酶对于蛋白质(胰岛素)的降解;也含有促吸收剂,加快胃肠道对于药物的吸收,减少它们与消化酶和消化液的接触。所应用的材料也是经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材料,不需要再经过审核,所以上市日期指日可待。

糖尿病曙光!胰岛素不用再打针,来口深呼吸、小胶囊就能搞定!

效果和安全性有保障

目前的研究显示,胰岛素胶囊兼顾了降糖的效果和安全性,都能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同时24小时内血糖的波动不大,避免了由于血糖波动大而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风险。而且,胰岛素胶囊的低血糖风险也不大。

能有不错的降糖效果,还不用打针,低血糖风险也更低,口服胰岛素无疑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道曙光。一旦口服胰岛素问世,将会有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摆脱对打针和低血糖的恐惧,更早、更足量的使用胰岛素,血糖也将会被控制的更好。

糖友们,怎么样?为医学科研工作者们鼓掌吧!